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 德才平庸的李治為何能繼承皇位

李承乾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長子, 聰明機靈, 八歲時即被立為太子, 可惜的是右腿有殘疾。 隨著弟弟李泰一天天長大, 太宗對李泰也甚是喜愛, 李承乾害怕儲君之位不保。

於是, 李承乾派人偽稱是李泰府中的官屬, 向太宗呈遞“親啟密奏”, 指控李泰種種罪惡。 不料太宗發現其中有詐, 不僅沒有相信所列罪狀, 還下令捉拿告密之人, 要徹查誣告的事情。 告密計畫落空後, 李承乾又派親信紇幹承基暗殺李泰, 結果沒有得手。 於是, 李承乾暗中聯絡政治上失意的叔父李元昌和大臣侯君集等人, 陰謀改動政變,

迫使太宗退位。

643年, 唐太宗第五子齊王李祐謀反, 叛亂平定後, 在審問謀逆案時, 牽連到李承乾的親信紇幹承基。 紇幹承基供出了李承乾密度改動政變的計畫。 唐太宗聽後大為震驚, 後李承乾被廢為遮人, 不久死去。

太子李承乾被廢後, 最有資格被立為太子的是長孫皇后的另外兩個兒子, 一個是魏王李泰, 一個是晉王李治。 兩者相比, 李泰條件優越很多。

李泰是長孫皇后的次子, 比李治大九歲, 也是太宗比較滿意的一個。 他聰明絕倫但恃才不恭, 一般官員不放在眼裡, 也不爭取舅父重臣長孫無忌的支持。 長孫無忌知道他這個聰明的外甥一旦做了皇帝, 依靠重用的絕對不會是他這個舅父。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三子, 太宗的第九子, 性格懦弱, 才智很一般, 不論是從才學、年齡還是父子感情看, 均處劣勢。 可是, 身為舅父的重臣長孫無忌卻大力支持李治。

唐太宗希望自己死後, 貞觀政治依然能堅持下去, 那麼就得依靠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的輔佐。 在反復思考之後, 不得不捨棄李泰, 立李治為太子。

唐太宗在立了李治為太子後思想仍在動搖, 一度向長孫無忌提出改立三子吳王李恪, 長孫無忌沒有同意, 太宗不能沒有堅持。 李恪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 史載李恪具有賢明帝王的資質, 深得太宗喜愛和器重, 因為太宗認為這個兒子很像自己。 不過李恪是個聰明人, 知道自己身上不僅流著李唐王室的血, 也存在著前朝皇家血統, 勢必與皇帝的寶座失之交臂, 決意清心寡欲,遠離長安這個的中心,在江南做他的吳王。

649年,唐太宗53歲時病逝,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李治繼承皇位第四年,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和妻子高陽公主試圖謀反被朝廷發現,長孫無忌借題發揮,不僅殺了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等人,還把荊王李元景和吳王李恪也一併處死了,理由是讓那些希望李恪當皇帝的人徹底死了這份心。

綜合分析來看,李治能繼承皇位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晚年的唐太宗性情變得優柔寡斷,在政局上求穩。李治資質平平,雖然難做出大的成就,但相信有長孫無忌等重臣輔佐,定不會出什麼亂子。二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權臣左右朝局。

決意清心寡欲,遠離長安這個的中心,在江南做他的吳王。

649年,唐太宗53歲時病逝,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李治繼承皇位第四年,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和妻子高陽公主試圖謀反被朝廷發現,長孫無忌借題發揮,不僅殺了房遺愛和高陽公主等人,還把荊王李元景和吳王李恪也一併處死了,理由是讓那些希望李恪當皇帝的人徹底死了這份心。

綜合分析來看,李治能繼承皇位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晚年的唐太宗性情變得優柔寡斷,在政局上求穩。李治資質平平,雖然難做出大的成就,但相信有長孫無忌等重臣輔佐,定不會出什麼亂子。二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權臣左右朝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