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對付“熊孩子”哪吒?!

伴隨著2018新年到來, 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 還有一個恐怖的消息, 那就是——

孩子們的期末考試也快要來了!!

無論奔潰到管孩子叫“爺叔”的上海老爸;

還是一輔導作業就秒變“潑婦”的優雅白領。

(輔導作業的路上, 我們都成了段子手)

看著“別人家”孩子的故事, 再看看自己身邊的“熊孩子”, 深呼吸三秒, 放下高高舉起的手, 歎口氣——

算了, 誰讓他(她)是親生的呢?

不過, “熊孩子”這個物種古已有之。 今天, 我們就來說說歷史上著名的熊孩子——哪吒三太子!

70、80後看著動畫片《哪吒鬧海》長大的同志們, 一定不能同意我把哪吒定義為“熊孩子”。 畢竟, 在這輩人心中, 哪吒是“小英雄”。

不過, 我還是要說:事實上, 哪吒真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熊孩子——還是個恐怖的熊孩子。 當然, 是就許仲琳《封神演義》文本而言。

動畫片《哪吒鬧海》我們都很熟悉了, 概括一下, 動畫片中哪吒幹了幾件事:

在東海邊洗澡引發海嘯;

打死巡海夜叉李艮及龍王三太子, 並將三太子敖丙剝皮抽筋;

在南天門胖揍前去告狀的龍王敖廣(《演義》寫作“敖光”);

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 哪吒剔骨還父、割肉還母;

太乙真人幫助哪吒蓮花化生, 重生後的哪吒跑去東海把龍宮砸了個稀巴爛。

雖然殺人、鬥毆、搞強拆, 一件壞事沒拉下, 但動畫片卻給哪吒的所做作為賦予了毋庸置疑的合理性——

打死馴海夜叉及三太子是因為他們強搶童男童女, 哪吒為了保護自己的小夥伴。

揍龍王、拆龍宮, 是因為先有龍王三年不行雨, 導致陳塘關大旱, 後來又水淹陳塘關, 陷無辜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總之, 哪吒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具有無比正義性。 此刻, 我的腦海中閃過劉胡蘭、王二小、草原英雄小姐妹、賴甯……

但是, 實際上呢?很遺憾, 上面提到的這些壞事, 龍王一件沒幹過, 他簡直比竇娥還要冤。

那麼,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到底幹了些什麼呢?(動畫片哪吒鬧海》主要取材于《封神演義》, 卻成功將熊孩子“洗白”)

《封神演義》中哪吒鬧海的故事主要集中在第12回到14回, 相當集中。

首先, 哪吒出身就不平凡, 是個妥妥的“官二代”。 老爹李靖乃陳塘關總兵, 而且“自幼訪道修真”, 在仙界也有一群師兄師妹, 頗有勢力。

哪吒母親懷胎三年零六個月, 生下個肉球, 剖開跳出個哪吒, 自帶法寶——乾坤圈、混天綾, 甩嘴裡只含了塊“通靈寶玉”的賈寶玉十八條馬路。

哪吒還有個了不得的師傅——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這不僅是個有本事的師父、還是個相當護短的師父。 在哪吒“熊”化的道路上起了重要推手作用, 我們後面會講到。

說到這裡, 降生之初的哪吒還是個頗有來歷的可愛寶寶。 不過, 他的成長環境, 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熊孩子”養成的所有要素:家境富裕、身為幼子, 家丁丫鬟環伺。

母親懷胎不易, 格外寵溺, 書中寫的是“彼此恩愛不舍”。 而父親李靖因為時值成湯末年, 天下大亂, “把守關隘, 操演三軍, 訓練士卒”, 無暇管教兒子。 以至於後來龍王找上門來討說法, 李靖還信心滿滿地說“三子七歲, 大門不出”。

在這樣環境下長到七歲的哪吒, 自然是一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脾氣。 因為天熱跑去東海邊洗澡, 混天綾攪動水晶宮嚴格來說並沒有他什麼責任, 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條小小的紗巾有這麼大威力。 (不過這裡必須指出的是, 書中並沒有三年大旱, 更不存在強搶童女, 人家龍王一家恪守本分, 按時行雲布雨, 沒招誰沒惹誰。 )

巡海夜叉李艮上來視察, 口氣是有點不客氣(話又說回來, 這年頭, 做城管的有幾個客氣的?)

夜叉分水,大叫曰:“那孩子將甚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

縱觀這句話,“大叫”可能是有些虛張聲勢,但也存在夜叉本身嗓門大的因素,你總不能要求身高八尺的夜叉對著你唱“親親我的寶貝”。至於之後詢問,更沒有什麼毛病,例行公事而已,沒帶侮辱性字眼。

然而,我們的哪吒三太子顯然是“外貌協會”的,看見夜叉“面如藍靛,發似朱砂,巨口獠牙”就不樂意了,張口就是人身攻擊:

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不錯,夜叉確實不是人類,但縱觀整部《封神演義》,妖魔鬼怪多了去了,好好說話,不帶這麼侮辱人的。我只能說,小孩子太沒教養。

於是,夜叉也毛了,一言不合就開打。哪吒三下五除二解決了夜叉。事情發展到這裡,哪吒頂多算個“過失殺人”,而且的確是夜叉先動的斧頭。

但是,哪吒殺完人後的表現,就足以讓人覺得恐怖了。面對腦漿迸裂的夜叉李艮:

哪吒笑曰:“把我的乾坤圈都汙了。”複到石上坐下,洗那圈子。

注意,這裡一個“笑”字。一個七歲的孩子,邊上躺著具面目猙獰的死屍,他竟然還“笑”得出來,還有心情洗項圈,真讓人懷疑這孩子是不是第一次殺人了。

哪吒為什麼能夠把殺人這麼不當一回事?是因為年幼不懂事嗎?顯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爺背後有人。我們看下去就知道了。

接下來,龍王三太子出場,詢問是誰打死了夜叉。注意看哪吒的回答:

我乃陳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注意哪吒回答中的第二句: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之前已經交代了自己父親是陳塘關李靖,這一句似乎有些重複。但這句恰恰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鎮之主”這四個字,就是哪吒要強調的:這陳塘關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爹的,當然也是小爺我的,所以——我打死了他也無妨。這氣勢,分明就是“我爹是李剛”的商代版。

接下來,哪吒打死敖丙並抽筋,就屬於故意殺人(龍)了。不過殺完人(龍)之後,哪吒依舊沒事人一樣回到家中該吃吃、該喝喝。直到龍王找上門來,揚言要上天庭告狀,李靖夫婦一籌莫展。哪吒才輕描淡寫地說:

我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此寶系師父所賜,料敖光怎的敵得我。我如今往乾元山上問我師尊,必有主意。

合著,還不僅僅是“我爸是李剛”,哪吒還有更硬的後臺,那就是太乙真人。而這位仙風道骨的真人,和哪吒一樣行使的是強盜邏輯。聽了哪吒的哭訴,真人自思曰:

雖然哪吒無知,誤傷敖丙,這是天數。今敖光雖是龍中之王……為此一小事干瀆天庭,真是不諳事體。

意思就是哪吒殺人並沒有錯。敖光死了兒子是小事,因為兒子被殺去告狀是小題大做、是不懂事。

之後,太乙真人在哪吒“前胸畫了一道符籙,吩咐哪吒‘你到寶德門,如此如此……’”。後面我們知道,太乙真人畫的是“隱身符”,方便哪吒胖揍龍王。而吩咐哪吒的是,除了告訴他:“儘管打,沒事兒”外,還告訴了哪吒:你將來是薑子牙賬下先行官,要幹大事兒的,所以犯點小錯沒關係,領導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替你兜著的。“就連你(龍王)這老蠢物打死了也不妨事。”

有這樣護短的“好師傅”,哪吒想不“熊”也難。

打完龍王,哪吒哼著小曲回到家裡,又接著闖了一禍——震天箭一箭射死了石磯娘娘的碧雲童子。這一段《哪吒鬧海》裡沒有,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和鬧海事件關係不大;另一種可能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連導演都不知道怎麼為哪吒開脫了。

人家碧雲童子好好拿著個花籃采藥,死於非命。石磯娘娘自然要討個說法。李靖帶著哪吒去賠禮。結果哪吒想著“打人不過先下手,此間是他巢穴,反而不便”。就手一乾坤圈,把和他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彩雲童子也打翻在地。黑社會也不帶這麼不講江湖規矩的。

在《封神演義》中,石磯娘娘的本事要比龍王大,哪吒搞不定,就叫來了太乙真人做幫手。太乙真人依舊一番巴拉巴拉:“哪吒是靈珠子轉世啦,是伐紂興周先行官啦”。總之,哪吒無論殺了誰,都是“天數”,你們不讓他殺,就是“不諳事體”。結果,太乙真人用九龍神火罩燒死了石磯。

哪吒在太乙真人的授意下,回到陳塘關剔骨還父。注意,這裡並沒有什麼水淹陳塘。仙家也有仙家的規矩,何況在《封神》和《西遊》裡,龍王是混得很糟糕的一家子。涇河龍王下雨錯了點數還被魏征斬了,你借四海龍王幾個膽子他也不敢亂髮大水。

哪吒之所以要剔骨還父,一方面是從師父那裡得到了重生的承諾,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和李靖這個凡夫俗胎、膽小怕事的父親“劃清界限”。所以你可以看到後來李靖拆了哪吒的廟之後,哪吒追殺起這個曾經的“父親”毫無心裡壓力,簡直就和對付敖光、石磯沒有區別。

看到這裡,你也許要說了,“熊”成這樣,後來怎麼“改邪歸正”了呢?

很簡單。遇到對頭了。

哪吒先是遇到了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廣法天尊是太乙真人的師兄,這下子連師父都保不住自己了。書中寫到:

天尊回頭,看見哪吒來的近了,袖中取一物,名曰:“遁龍樁”,又名“七寶金蓮”,望空丟起。只見風生四野,雲霧迷空,播土揚塵,落來有聲,把哪吒昏沉沉不知南北,黑慘慘怎認東西,頸項套一個金圈,兩隻腿兩個金圈,靠著黃鄧鄧金柱子站著。哪吒及睜眼看時,把身子動不得了。天尊曰:“好孽障!撒的好野!”喚金吒:“把扁拐取來!”金吒忙取扁拐,至天尊面前稟曰:“扁拐在此。”天尊曰:“替我打!”金吒領師命,持扁拐把哪吒一頓扁拐,打的三昧真火七竅齊噴。天尊曰:“且住了。”同金吒進洞去了。

這一番打得大快人心,這是哪吒第一次遇到剋星。後來廣法天尊走了,哪吒還不服,繼續追趕李靖要把這一頓打“找回來”。結果又來了燃燈道人,給了李靖一座金塔,囑咐他“如哪吒不服,你便將此塔祭起來燒他。”“熊孩子”哪吒總算徹底消停了。

所以說,對付熊孩子沒有別的方法,打一頓就好了。一頓不行?那就打兩頓。

夜叉分水,大叫曰:“那孩子將甚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

縱觀這句話,“大叫”可能是有些虛張聲勢,但也存在夜叉本身嗓門大的因素,你總不能要求身高八尺的夜叉對著你唱“親親我的寶貝”。至於之後詢問,更沒有什麼毛病,例行公事而已,沒帶侮辱性字眼。

然而,我們的哪吒三太子顯然是“外貌協會”的,看見夜叉“面如藍靛,發似朱砂,巨口獠牙”就不樂意了,張口就是人身攻擊:

你那畜生是個甚東西,也說話?

不錯,夜叉確實不是人類,但縱觀整部《封神演義》,妖魔鬼怪多了去了,好好說話,不帶這麼侮辱人的。我只能說,小孩子太沒教養。

於是,夜叉也毛了,一言不合就開打。哪吒三下五除二解決了夜叉。事情發展到這裡,哪吒頂多算個“過失殺人”,而且的確是夜叉先動的斧頭。

但是,哪吒殺完人後的表現,就足以讓人覺得恐怖了。面對腦漿迸裂的夜叉李艮:

哪吒笑曰:“把我的乾坤圈都汙了。”複到石上坐下,洗那圈子。

注意,這裡一個“笑”字。一個七歲的孩子,邊上躺著具面目猙獰的死屍,他竟然還“笑”得出來,還有心情洗項圈,真讓人懷疑這孩子是不是第一次殺人了。

哪吒為什麼能夠把殺人這麼不當一回事?是因為年幼不懂事嗎?顯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爺背後有人。我們看下去就知道了。

接下來,龍王三太子出場,詢問是誰打死了夜叉。注意看哪吒的回答:

我乃陳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與他無干,他來罵我,我打死了他,也無妨。

注意哪吒回答中的第二句: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之前已經交代了自己父親是陳塘關李靖,這一句似乎有些重複。但這句恰恰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鎮之主”這四個字,就是哪吒要強調的:這陳塘關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爹的,當然也是小爺我的,所以——我打死了他也無妨。這氣勢,分明就是“我爹是李剛”的商代版。

接下來,哪吒打死敖丙並抽筋,就屬於故意殺人(龍)了。不過殺完人(龍)之後,哪吒依舊沒事人一樣回到家中該吃吃、該喝喝。直到龍王找上門來,揚言要上天庭告狀,李靖夫婦一籌莫展。哪吒才輕描淡寫地說:

我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此寶系師父所賜,料敖光怎的敵得我。我如今往乾元山上問我師尊,必有主意。

合著,還不僅僅是“我爸是李剛”,哪吒還有更硬的後臺,那就是太乙真人。而這位仙風道骨的真人,和哪吒一樣行使的是強盜邏輯。聽了哪吒的哭訴,真人自思曰:

雖然哪吒無知,誤傷敖丙,這是天數。今敖光雖是龍中之王……為此一小事干瀆天庭,真是不諳事體。

意思就是哪吒殺人並沒有錯。敖光死了兒子是小事,因為兒子被殺去告狀是小題大做、是不懂事。

之後,太乙真人在哪吒“前胸畫了一道符籙,吩咐哪吒‘你到寶德門,如此如此……’”。後面我們知道,太乙真人畫的是“隱身符”,方便哪吒胖揍龍王。而吩咐哪吒的是,除了告訴他:“儘管打,沒事兒”外,還告訴了哪吒:你將來是薑子牙賬下先行官,要幹大事兒的,所以犯點小錯沒關係,領導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替你兜著的。“就連你(龍王)這老蠢物打死了也不妨事。”

有這樣護短的“好師傅”,哪吒想不“熊”也難。

打完龍王,哪吒哼著小曲回到家裡,又接著闖了一禍——震天箭一箭射死了石磯娘娘的碧雲童子。這一段《哪吒鬧海》裡沒有,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和鬧海事件關係不大;另一種可能是因為在這件事情上連導演都不知道怎麼為哪吒開脫了。

人家碧雲童子好好拿著個花籃采藥,死於非命。石磯娘娘自然要討個說法。李靖帶著哪吒去賠禮。結果哪吒想著“打人不過先下手,此間是他巢穴,反而不便”。就手一乾坤圈,把和他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彩雲童子也打翻在地。黑社會也不帶這麼不講江湖規矩的。

在《封神演義》中,石磯娘娘的本事要比龍王大,哪吒搞不定,就叫來了太乙真人做幫手。太乙真人依舊一番巴拉巴拉:“哪吒是靈珠子轉世啦,是伐紂興周先行官啦”。總之,哪吒無論殺了誰,都是“天數”,你們不讓他殺,就是“不諳事體”。結果,太乙真人用九龍神火罩燒死了石磯。

哪吒在太乙真人的授意下,回到陳塘關剔骨還父。注意,這裡並沒有什麼水淹陳塘。仙家也有仙家的規矩,何況在《封神》和《西遊》裡,龍王是混得很糟糕的一家子。涇河龍王下雨錯了點數還被魏征斬了,你借四海龍王幾個膽子他也不敢亂髮大水。

哪吒之所以要剔骨還父,一方面是從師父那裡得到了重生的承諾,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和李靖這個凡夫俗胎、膽小怕事的父親“劃清界限”。所以你可以看到後來李靖拆了哪吒的廟之後,哪吒追殺起這個曾經的“父親”毫無心裡壓力,簡直就和對付敖光、石磯沒有區別。

看到這裡,你也許要說了,“熊”成這樣,後來怎麼“改邪歸正”了呢?

很簡單。遇到對頭了。

哪吒先是遇到了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廣法天尊是太乙真人的師兄,這下子連師父都保不住自己了。書中寫到:

天尊回頭,看見哪吒來的近了,袖中取一物,名曰:“遁龍樁”,又名“七寶金蓮”,望空丟起。只見風生四野,雲霧迷空,播土揚塵,落來有聲,把哪吒昏沉沉不知南北,黑慘慘怎認東西,頸項套一個金圈,兩隻腿兩個金圈,靠著黃鄧鄧金柱子站著。哪吒及睜眼看時,把身子動不得了。天尊曰:“好孽障!撒的好野!”喚金吒:“把扁拐取來!”金吒忙取扁拐,至天尊面前稟曰:“扁拐在此。”天尊曰:“替我打!”金吒領師命,持扁拐把哪吒一頓扁拐,打的三昧真火七竅齊噴。天尊曰:“且住了。”同金吒進洞去了。

這一番打得大快人心,這是哪吒第一次遇到剋星。後來廣法天尊走了,哪吒還不服,繼續追趕李靖要把這一頓打“找回來”。結果又來了燃燈道人,給了李靖一座金塔,囑咐他“如哪吒不服,你便將此塔祭起來燒他。”“熊孩子”哪吒總算徹底消停了。

所以說,對付熊孩子沒有別的方法,打一頓就好了。一頓不行?那就打兩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