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紅色山西|他是“人民的好縣長”,24歲犧牲後,《新華日報》稱“是中華民族的重大損失!”

顧永田是江蘇省銅山縣人, 青年時期曾在徐州、上海等地求學, 1937年初加入共產黨, 受黨組織派遣參加犧盟會工作, 任犧盟特派員。

抗戰爆發後, 在太原參加“工人武裝自衛隊”。

1938年4月, 文水縣抗日政府在交城山的米家莊正式成立, 顧永田擔任縣長。 縣政府當即佈告全縣:誓率全縣人民與全國愛國同胞一道, 堅決抗戰, 戰勝萬惡的日寇, 為建立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奮鬥。

顧永田出任文水縣縣長後, 深入各村, 召集群眾集會, 宣傳各項抗日的政策、法令。 當時, 文水縣平川地區除日軍、漢奸經常出城騷擾外, 還有打著“抗日”旗號的各種各樣的組織和團體, 如“十一縣工作團”、“十一支隊”、“秀效曾支隊”等。 他們大多是地痞、大煙鬼, 群眾稱他們是“黑頭軍”。 另外, 在舊政府當過“員差”、員警的一些人也在某些土紳的支持下設關卡, 還以政府的名義發號施令, 向各村派糧派款,

群眾苦不堪言。 顧永田首先對這些“黑頭軍”進行了清理, 有的加以改編, 有的被武力解決, 有的被趕走打跑, 散兵游勇被解除了武裝, 打家劫舍、危害群眾的地痞、流氓、土匪、惡棍中的首惡分子被依法懲處, 使全縣的社會秩序得以穩定, 抗日縣政府的聲望迅速提高。

顧永田和續範亭等合影

為了發展生產, 解決群眾生活困難, 顧永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 大力興辦水利事業, 使1938年文水縣增產糧食20萬石, 全縣平均每人增加一石。 縣政府還發行“流通券”、回贖土地, 廢除舊債, 減租減息, 合理負擔, 把全縣廣大農民包括中上層人士都團結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之下。 縣政府以發行的流通券作為資金, 在全縣興修水利, 興辦教育,

發展手工業生產, 並無息貸給農民購置生產工具, 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 文水縣廣大人民群眾高興地稱讚顧永田是“人民的好縣長”。

1940年1月, 晉西北第八專區召開軍政民代表大會, 500多名代表推選顧永田為第八專區專員。 1941年2月21日, 顧永田率領工衛旅二十二團三營在交城山的田家溝與日軍作戰,

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 顧永田身先士卒, 拼殺中, 他腹部中彈, 在生命垂危之時, 他囑咐警衛員趕快將他身上的文件包拿走, 絕不能讓黨的資料和檔落入敵手, 最後壯烈犧牲, 年僅24歲。

顧永田犧牲後,

他的遺體被安葬在交城縣燕家山, 並豎立了一塊墓碑, 碑文上寫道:“巨星殞落兮, 震驚西北;傳來惡耗兮, 大地哀傷。 君為民族自由而戰死, 君為祖國生存而殘傷。 革命陣營喪失了青年領袖, 日本軍閥奪去我社會棟樑。 此仇必報兮, 誓除日寇;君之大業兮, 吾等承擔。 祝君安息兮, 呂梁山畔;一抔黃土兮, 萬古馨香。 史冊留芳兮, 忠賢宇宙;犧牲壯烈兮, 為我民族之光榮。 ”

當時,《新華日報》發表的《顧永田同志生平》中說:“他的死,不但是晉西北人民的嚴重損失,也是中華民族的重大損失!”

為永遠紀念顧永田,文水百姓將“永豐渠”更名為“永田渠”,八分區將這裡的中學命名為“永田中學”。

編輯:曉貳

當時,《新華日報》發表的《顧永田同志生平》中說:“他的死,不但是晉西北人民的嚴重損失,也是中華民族的重大損失!”

為永遠紀念顧永田,文水百姓將“永豐渠”更名為“永田渠”,八分區將這裡的中學命名為“永田中學”。

編輯:曉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