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王維的一首詩,化複雜為單純,語言雖然平淡但卻意味悠長

王維久離家鄉, 有一次突然遇到一個來自家鄉的故人, 讓詩人想起了家鄉, 所以作了這首詩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這首小詩和《山中送別》一樣直白, 樸質。 仿佛就是把大白話搬進了詩中。 這首詩開始說一個久在異鄉的人, 忽然遇到一個來自家鄉的友人, 這時候就不止是“他鄉遇故知”的那份驚喜和感動了, 其中還包含著對友人帶來故鄉音訊的殷切期待。 友人從遙遠的故鄉而來, 理應知道故鄉的人事變化。 這絕對是沒有道理的!仿佛若不帶來故鄉的消息, 就有愧友人的期待似的。 但在這無理設問中, 透露了久在外地的詩人想要瞭解家鄉情況的迫切心情。 這樣一句大白話, 我們卻可以從中讀出一幅友人相見的活波畫面, 動人的鄉思就滲透在這份急切之中了!

長久飄零在外, 故鄉的點滴情事都會牽引離人的心緒, 在遊子心中, 有太多的問題縈繞在心頭, 可話到嘴邊, 又不知道如何說起, 只道出一句“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但實際上這還不是發問, 故鄉的變化友人是很難一下就講清楚的, 所以還要有一個話頭, 才可以逐漸鋪灑開去。

我們來看看詩人的發問“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按理說, 凡是和故鄉有關的人事都在離人的發問之中, 比如親人, 兒時的玩伴等, 但詩人唯獨選取了窗前的那一株寒梅, 想知道友人出發的時候, 寒梅是否已經開放。

或許, 這一株寒梅曾經凝結著詩人許多美好的回憶,

也許他只是在萬千思緒中理不出頭緒, 脫口發問。 若是有心發問, 則這一株寒梅是凝集了詩人太多往日情懷的載體, 如果只是衝開而出, 則也是詩人思鄉情濃的最自然, 最真摯的表現。

這首詩樸質到就像一張白紙, 讀者可以張開自己想像的翅膀, 去隨意撲騰, 點染, 描繪出一幅我們自己心中的畫面。 但我們知道, 它的底色永遠是潔白無暇的。

好了, 文章就寫到這裡了, 喜歡就點贊, 有不同看法可以寫在評論區, 下一篇給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內容, 喜歡詩詞的朋友可以關注“最美詩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