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臨潁這個鄉竟然建成個黨史館,面積雖小內容豐富

十九大之後, 如何組織黨員幹部交流學習?如何凝聚黨員幹部的力量?如何激發黨員的激情?如何永葆黨員幹部的初心?如何牢記使命繼續前進?臨潁固廂鄉黨委深刻思考“五個如何”, 充分挖掘固廂既是臨潁歷史起源地, 又是臨潁縣委啟航處的優勢, 建設了固廂鄉黨員學習教育基地。

重溫歷次黨代會, 重走艱難長征路, 才深刻懂得習近平總書記說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接下來讓我們帶著這種深深的敬意, 走進--“固廂黨史館”

固廂黨史館占地面積130平方米, 展區面積220平方米。 展區劃分為三大主題, 簡要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臨潁縣黨史的主要事件,

集中展示固廂鄉党的建設及成就。

第一部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展館根據有關資料, 將此劃分為12部分, 分別是建黨初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撥亂反正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我們曾經是奴隸, 否則不會有1840到1949中華民族的百年沉淪。 我們也擁有英雄, 否則不會有1949到2050中華民族的百年復興。 這支隊伍, 從出發那天起就一直在演變, 有犧牲的, 叛變的, 腐敗的......但我們的主體從未改變, 一直在民族救亡、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堅守時代的擔當。 她是勝利者, 過去是, 今天也是, 明天能否也是, 需要我們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繼續前進。

第二部分:臨潁黨史主要事件。 臨潁縣是中國共產黨在河南開展活動最早的縣份之一, 英勇的臨潁人民,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不屈不撓、不畏艱險, 積極參加土地革命, 開始抗日救亡運動和革命解放戰爭, 為新中國的革命事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主要事件包括:進步思想的傳播、臨潁縣委的建立、革命戰爭、籌建工農紅軍、支援抗日戰爭、臨潁解放、建國初期臨潁的發展、支援抗美援朝、建設社會主義初期、改革開放初期、快速發展時期。

老縣委政府

近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新型工業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鎮化建設呈現新氣象、社會民生事業得到新改善。新時代孕育新希望,新時代要有新狀態,新的責任和使命要求我們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會議精神,不斷打造新優勢,開拓新局面,在加快“兩城一區一基地”的征程中取得新業績。

第三部分:固廂鄉党的建設及成就。固廂鄉在臨潁歷史及黨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既是臨潁縣歷史的起點,又是臨潁縣委的創建發源地。漢高祖六年(西元前201年),始設臨潁縣,治所在今固廂鄉城頂村,“臨潁縣”這一縣名最終保留至今。這裡擁有孝文化的掘地見母處、6000多年的大田遺址。

近代以來,以臨潁首任縣委書記谷遷喬烈士為代表的固廂籍英烈群體為建設新中國矗立起一座永遠的豐碑。固廂鄉3萬人民繼承先烈的紅色基因,又湧現出大批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助推固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尤其是今年以來,固廂鄉黨委堅持以組織建設、黨員管理、學習教育、主題活動為抓手,強力促進重點攻堅、集體經濟、創先爭優、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相繼承擔了縣委縣政府安排的11條新建道路、1條內河綠化、3處商業用地、2處工業用地、1處公益用地的土地收儲任務,組織承擔了1次省級、4次市級、3次縣級的現場會。

100多平方米的展館不足以展示出黨的全部歷史和臨潁黨員的奮鬥軌跡,短短鄉史,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小小浪花,代表了中國共產黨苦難輝煌的一段縮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時刻銘記那些留下名字或者沒留下名字的英雄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

除了展館外,還有兩園,分別是党代會歷程微觀園、長征故事微觀園。

“党代會歷程微觀園”在基地的東側,占地面積900平方米,鋪設一條190米的曲徑通幽曲的小路,設置了19個節點,分別介紹一大到十九大歷次黨代會內容。漫步遊園,回顧歷史,尋找初心,堅定信念,讓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中共一大參加的黨代表僅為13名,中共十九大參會代表達2300多名,黨員數從建黨初期的57人發展到現在的8900多萬。回顧苦難輝煌的96年,靠的是不屈不撓的堅韌、義無反顧的頑強、前赴後繼的犧牲,過去革命如是,新時代的改革依然如是。

在瞭解完19次党代會歷程後,走進“長征故事微觀園”,該園在基地的西側,占地900平方米,鋪設了250米的彩磚小路,代表中國共產黨25000裡的長征路。走在這條小路上,你會瞭解到長征路上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幅幅斑斕的畫面。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跨越中國15個省份、翻越20多座巨大山脈、征渡30多條河流、走過世界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遭遇400多場戰鬥、每天平均急行軍50公里以上。世界上不曾有過這樣的軍隊:指揮員年齡平均不足25歲、戰鬥員平均年齡不足20歲、14歲至18歲的戰士占了40%以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位紅軍犧牲。

固廂鄉黨員學習教育基地,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搭建了平臺、黨員幹部學習教育找到了抓手、開展主題活動提供了陣地。

老縣委政府

近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新型工業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鎮化建設呈現新氣象、社會民生事業得到新改善。新時代孕育新希望,新時代要有新狀態,新的責任和使命要求我們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會議精神,不斷打造新優勢,開拓新局面,在加快“兩城一區一基地”的征程中取得新業績。

第三部分:固廂鄉党的建設及成就。固廂鄉在臨潁歷史及黨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既是臨潁縣歷史的起點,又是臨潁縣委的創建發源地。漢高祖六年(西元前201年),始設臨潁縣,治所在今固廂鄉城頂村,“臨潁縣”這一縣名最終保留至今。這裡擁有孝文化的掘地見母處、6000多年的大田遺址。

近代以來,以臨潁首任縣委書記谷遷喬烈士為代表的固廂籍英烈群體為建設新中國矗立起一座永遠的豐碑。固廂鄉3萬人民繼承先烈的紅色基因,又湧現出大批的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助推固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尤其是今年以來,固廂鄉黨委堅持以組織建設、黨員管理、學習教育、主題活動為抓手,強力促進重點攻堅、集體經濟、創先爭優、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相繼承擔了縣委縣政府安排的11條新建道路、1條內河綠化、3處商業用地、2處工業用地、1處公益用地的土地收儲任務,組織承擔了1次省級、4次市級、3次縣級的現場會。

100多平方米的展館不足以展示出黨的全部歷史和臨潁黨員的奮鬥軌跡,短短鄉史,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小小浪花,代表了中國共產黨苦難輝煌的一段縮影。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讓我們時刻銘記那些留下名字或者沒留下名字的英雄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

除了展館外,還有兩園,分別是党代會歷程微觀園、長征故事微觀園。

“党代會歷程微觀園”在基地的東側,占地面積900平方米,鋪設一條190米的曲徑通幽曲的小路,設置了19個節點,分別介紹一大到十九大歷次黨代會內容。漫步遊園,回顧歷史,尋找初心,堅定信念,讓精神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中共一大參加的黨代表僅為13名,中共十九大參會代表達2300多名,黨員數從建黨初期的57人發展到現在的8900多萬。回顧苦難輝煌的96年,靠的是不屈不撓的堅韌、義無反顧的頑強、前赴後繼的犧牲,過去革命如是,新時代的改革依然如是。

在瞭解完19次党代會歷程後,走進“長征故事微觀園”,該園在基地的西側,占地900平方米,鋪設了250米的彩磚小路,代表中國共產黨25000裡的長征路。走在這條小路上,你會瞭解到長征路上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幅幅斑斕的畫面。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險阻的遠征。跨越中國15個省份、翻越20多座巨大山脈、征渡30多條河流、走過世界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遭遇400多場戰鬥、每天平均急行軍50公里以上。世界上不曾有過這樣的軍隊:指揮員年齡平均不足25歲、戰鬥員平均年齡不足20歲、14歲至18歲的戰士占了40%以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位紅軍犧牲。

固廂鄉黨員學習教育基地,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搭建了平臺、黨員幹部學習教育找到了抓手、開展主題活動提供了陣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