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潘新和:語文教育當繼往開來,引領詩意的言語人生

我國20世紀初開創的現代語文教育, 為滿足平民大眾生存性言語應用之需, 實現基本的文化救濟, 功不可沒。

然而, 以實利主義為哲學背景, 忽視傳統母語教育的人文傳承、精神薰陶, 忽視言語信仰、精神創造力培育, 重生存輕存在, 重閱讀輕寫作, 致使語文教育實踐一蹶不振。

語文教育亟須正本清源、改弦易轍, 期待再出發。

表現與存在:語文教育再出發——我國現代語文教育審視與前瞻

潘新和

20世紀初草創的我國現代語文教育, 一個多世紀來收效甚微、每況愈下。 其發軔伊始, “國文退化”, “搶救國文”等質疑、責難之聲便不絕於耳。

及至1942年, 改革派領軍人物葉聖陶先生終於承認:“國文教學幾乎沒有成績可說。 ”1978年, 語言學界泰斗呂叔湘先生在《人民日報》著文評論:“十年的時間, 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1995年, 語文界第二代掌門人張志公先生坦承:“中國人學自己的語文甚至比學外語還要難, 這是說不過去的事!我們這些搞語文的人是要承擔責任的。 ”

2007年, 《羊城晚報》記者採訪著名作家王蒙, 他說, “語文教學和文學解讀把孩子教傻了”, “我要是考作文, 都能交白卷”。 2007年和2008年,北京大學溫儒敏先生分別對北大中文系新生與外校學生調查:學生對中學語文教學不滿乃至反感。 2012年, 教育部普通高中課標調研組大範圍調查:學生對語文教學評價為所有學科倒數第一。

2013年2月1日《中國青年報》撰文《北大教授呼籲:救救語文教育》, 北京大學張海霞教授因絕大多數學生文稿不通, 批評:“這語文都怎麼學的?!”疾呼:“救救語文教育, 救救我們的中華文化。 ”引發了學者廣泛共鳴。

母語教育興衰, 事關國民基本素養, 科學、文化進步, 民族前途、命運, 不可等閒視之。 語文教育亟須正本清源、改弦易轍, 期待再出發。

現代語文教育發軔:夾生的轉型

清末民初語文教育倉促轉型之時, 便已埋下百年衰敗之因果。

禁八股, 廢科舉、興新學, 辛亥革命, 廢止讀經科, 打倒孔家店, 文學革命, 白話文運動, 西學東漸等, 是現代語文教育發端的政治、文化語境。 疾風驟雨式的社會、時代轉型,

學界順勢而為, 匆匆剪斷舊教育的臍帶, 急切擁抱新教育的呱呱墮地。

現代語文教育以反封建、科舉教育為旗幟, 從貴族、古典向平民、白話教育轉向。 教育目的從“為功名利祿”向“為生活”“為人生”改變。 陳獨秀、胡適們宣導古典向寫實、文言向白話轉型的文學革命, 蔡元培、黎錦熙們鼓吹“言文一致、國語統一”的教育革命, 他們對傳統文化、教育精神的反叛與決裂, 歷史功績不容置疑, 然而毋庸諱言, 不論在當時還是後來, 他們均未對傳統教育進行深思熟慮的全面、系統的檢討, 對其正面認知嚴重不足。

舊教育幾乎被全盤否定。 據劉國正主編《葉聖陶教育文集》所載, 葉聖陶說:“教育不以生活為本位而以知識為本位, 是一大毛病。

由於不以生活為本位, 所以不講當前受用……這種精神是承襲傳統的教育精神而來的。 ”“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的……舊式教育又是守著利祿主義的……”“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就是拋棄舊式教育的古典主義和利祿主義。 ”他們對知識本位、古典主義、利祿主義等一概加以排斥, 主張從求知識、功名, 轉向求應用、實利。 對此雖有異議, 但主流觀念是為人生(改善物質生活), 講求當前受用。 講傳統文化、孔孟之道, 往往被視為封建孤臣餘孽、守舊派。

教育界先進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傳統, 轉向西方獲取思想資源。 蔡元培、陳獨秀、黃炎培、陶行知、胡適、葉聖陶……不約而同地欣然接受了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工具主義”“實驗主義”“做中學”等觀點,

以“生活本位”“應付生活”“工具性”為語文教育宗旨。 有人認為, 杜威對中國哲學的影響是短暫的, 然而對中國教育的影響是深遠的, 誠哉斯言。 大約當時誰也不曾想到, 這些新教育草創期“舶”來的觀念, 竟主宰了語文界一個多世紀, 至今仍被奉為圭臬。

“應付生活”本體論:信仰缺失

現代語文教育本體論是“應付生活”, 與此相應的功能論是“工具性”:“……養成善於運用國文這一種工具來應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這一認知深深烙下杜威印記。 這裡的“生活”, 主要指日常、社會生活;應付生活, 即滿足“謀生應世”之需(不包括滿足人的言語本性、精神生活、自我實現需求等)。 在20世紀初文盲充斥、民不聊生的時代, 其合理性不容置疑, 缺失也顯而易見:忽視人文、終極關懷——言語生命、精神思想的培育,重“生存”輕“存在”,重“當下受用”輕“文化涵養”等(這由蔡元培先生1912年甫一就任教育總長便廢止“讀經科”可見一斑)。語文教育失卻文化、精神血脈,困頓萎靡,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在“應付生活”本體論下,國文界將傳統教育的精華與糟粕一鍋燴了,在批判利祿主義的同時,對古典主義不進行具體分析便貿然否定。葉聖陶先生說:“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的:讀古人的書,意在把書中的內容裝進頭腦裡去,不問它對現實生活適合不適合,有用處沒有用處;學古人的文章,一再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調模仿到家,不問它對於抒發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沒有效果。”這是對古典主義有失公允的闡釋,沒有看到讀經、史、詩詞、古文等對人生、人格的滋養,是其題中之義、精髓所在。只看到“不講當前受用”,忽視其“大用”:文化薰陶、立德養氣、精神承傳,以及培養內聖外王、立言者等,忽視其人文情懷、言語信仰的養育作用。殊不知,古典主義教育,單單一句“不學《詩》,無以言”,就足以點亮學子心燈,燭照人生、溫暖終身。其作用勝過為“應付生活”“工具性”說上千言萬語。這是時代局限使然,是學界的共識,並非葉聖陶先生個人偏見。

“應付生活論”“工具論”,其本質是實利主義。強調語文“器用”性,以獲取直接功利效益為行為準則。把語言(語文)理解為應付生活(物質、社會生活)的工具,以技能化、應用化訓練,取代古典主義教育,貶抑其生命性、人文性、精神性。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不器。”——“應付生活論”“工具論”注重言語應用,使民眾獲得文化實惠,提高謀生能力,改善生存處境,有其進步意義,但是,其重“技”輕“德”、重“利”輕“義”重“器”輕“道”之弊端,終將日益顯現,隨著時間推移,勢必走向其反科舉、反八股初衷的反面,殊途同歸,淪陷於舊教育“利祿主義”泥沼。今天應試教育的囂張跋扈,比起科舉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高考改變命運”的口號、“考公務員熱”等包含的逐利動機,便是實利主義教育哲學結出的苦果。始于反科舉、為人生,終於為應試、為功利,是價值理性批判缺失的必然。

“應付生活論”“工具論”講求“當前受用”,視語文為實用、應用技能。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先生等此類言論甚多。張志公先生談中學生語文程度的三條要求:一是“能讀一般應用的書籍報刊”;二是“能寫一般應用的文章”;三是能運用基本的工具書。談寫作目的時說:“為什麼要培養學生寫的能力……為了日常生活要用。”語文教育自然須求應用,但尤須培育言語精神、思想、人格,應以言語價值觀培育為首務。實利當頭,有“技”無“道”、有“文”無“人”,精神淪落是必然的。

“閱讀本位”教學範式:目的錯置

在“應付生活”本體論下,主流教學範式是“閱讀本位”。語文課等於閱讀課,停留於“讀懂”“理解”。其錯誤是將閱讀這一手段當作目的,使真正的目的——寫作(言語“表現與存在”)邊緣化、空洞化。目的錯置,勢必導致教學失效。

“閱讀本位”範式,以葉聖陶先生“三論”為基礎。一是“根”論:“單說寫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比較難捉摸的閱讀程度。”二是“基礎”論:“實際上寫作基於閱讀。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三是“獨立能力、目的”論:“語文課程教學生閱讀課本,通過閱讀課本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和寫作是對等的兩回事,各有各的目的,這是很清楚的。”“閱讀本位”範式最重要的理論支撐是“獨立能力、目的”論。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先生,不但將閱讀作為與寫作並列的獨立的能力、目的,還在一定程度上將前兩論推翻了:“有人把閱讀看作練習作文的手段,這也不很妥當;閱讀固然有助於作文,但是練習閱讀還有它本身的目的和要求。”以上三論,尤其是閱讀獨立能力、目的論,是“閱讀本位”教學範式的理論基礎。

閱讀從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種獨立的能力、目的。閱讀只是手段,其目的是多元的:修身養性、求知求能、休閒娛樂、炫耀學識、精神創造……如果非要說閱讀的理解、讀懂也是能力、目的不可的話,那只能算是以上能力、目的之下的二級、三級能力、目的。在語文教育中,閱讀目的只能是指向寫作(“表現與存在”)。誠如“課標”所言:“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以上其他與寫作相關的閱讀目的,均須為寫作這一“總目的”服務,才具有語文教育效能。

由於寫作素養、難度高於閱讀,如閱讀是非產出性的,寫作是產出性的;閱讀是吸收他人情意,寫作是表達自己的情意;閱讀是二度創造,寫作是一度創造;閱讀是再造性想像,寫作是創造性想像等,閱讀與寫作的過程、規律、方法等不一樣,“閱讀本位”教學未能提供培育寫作素養之需,對言語創造鞭長莫及。“寫作本位”則可以含蘊培育閱讀素養之需;會讀未必會寫,會寫一定會讀。因此,以寫作為語文課程的終極目的與具體目標,核心與龍頭,以處於上位的“寫作本位”(完整的表述是表現—存在本位)教學範式,取代處於下位的“閱讀本位”教學範式,勢必可以覆蓋、統領讀、聽、說教學。這是由閱讀、寫作的內在因果、矛盾關係所決定的。

“言語生命動力學”語文學:我寫故我在

“應付生活”本體論之所以深入人心、長盛不衰,是因為它迎合了人的“生存”需求、趨利動機。雖有其正當性,但並非語文學習真正的元動力。存在性動機缺失,是根本的缺失。

“應付生活”需要言語;不為“應付生活”也需要言語。因為,言語是人的生命本性、特性,人的生命堪稱“言語生命”。“言語生命”動力,是語文學習最重要、強盛、恒久的元動力、內驅力。從言語動力學、發生學意義上說,人是因其言語本性——人是言語、寫作的動物——而言說的。因此,語文教育當是喚醒、激發人的言語、精神創造本性的教育。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闡明動物性與人性的差異時說:“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機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這些機能脫離人的其他活動領域並成為最後的和唯一的終極目的,那它們就是動物的機能。”“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進行。”“……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應付生活”的言語需求,便是基於馬克思所說的“動物的機能”,是在“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的生產。“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進行的生產,才是真正的人的生產。不為“應付生活”之需的言語、精神活動,才是人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真正的人的言語創造活動。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明白,言語活動是人之本性的體現;“立言”,可超越現世,使人精神永生。《春秋榖梁傳·僖公二十二年》:“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其身既沒,其言尚存。”這體現的就是“存在”的“言語生命”“精神生命”意識。言說,使人之為人;立言,是人生命存在、精神不滅的證明。在語文教育中還有什麼言語動機比這更值得關注?

西方哲人對人是符號、言語、文化的動物,同樣津津樂道。

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說:“……而在各種動物中,獨有人類具備言語的機能。”美國人類學家懷特在《文化科學》中說:“全部人類行為起源於符號的使用,正是語言符號才使我們的類人猿祖先轉變為人並成為人類。”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在《詩·語言·思》中說:“有人說,人是靠本性而擁有語言。這把握了人與動植物的區別,人是能言說的生命存在。”德國文化哲學創始人凱西爾在《人論》中說:“符號化的思維和符號化的行為是人類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徵,並且人類文化的全部發展都依賴於這些條件,這一點是無可爭辯的。”法國語言學家海然熱在《語言人:論語言學對人文科學的貢獻》中說:“語言能力決定性地完成了一個新物種的區分。”他們共同表明,言語是人的物種特性,人因為有了語言、言語、寫作,而有了理性、思想、文化,而遠離動物,成其為人。

因此,人的生命可稱為“言語生命”;“言語生命”支撐起了“精神生命”,超越現世,使人“不朽”。言語、寫作,使人成為唯一擁有第二生命——“精神生命”的動物(人類的精英則以“精神生命”為第一生命)。從終極意義上說,人是為言語本性、精神不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言說、寫作的。這就是超越“應付生活”,指向“存在”的“言語生命動力學”語文學認知。

言說,是人的精神生命“原欲”;言語表現,是人的自我確證。人類言語、精神活動,文明、文化創造的本原動力,便基於此。凱西爾在《人論》中說:“人不可能逃避他自己的成就,而只能接受他自己的生活狀況……人是在不斷地與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應付事物本身。”與其說語文是“應付生活”,不如說是“應付人之言語、精神本性”,我寫故我在。

基於“我寫故我在”的本體論、動力學認知,生存性動機、閱讀本位範式,將遜位於存在性動機、寫作本位範式;閱讀不應成為目的,言語表現、寫作、精神創造才是閱讀、語文學習的目的。人是通過言語表現、寫作,以彰顯言語、精神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語文課程不只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不只是掌握一種“應付生活”的實用“工具”,應是培育“立言者”(言語人、精神人、創造人)——言語上的自我實現者。在這一本體論基礎上建構的才是有人類情懷、終極關懷,有信念、信仰的語文教育。

繼往開來:引領詩意的言語人生

我國20世紀初開創的現代語文教育,為滿足平民大眾生存性言語應用之需,實現基本的文化救濟,功不可沒。然而,以實利主義為哲學背景,以“應付生活”本體論、“工具性”功能論、“閱讀本位”教學範式為學科進行低標準、偏頗的定位,忽視傳統母語教育的人文傳承、精神薰陶,忽視言語信仰、精神創造力培育,重“生存”輕“存在”,重“閱讀”(為讀而讀)輕“寫作”,致使語文教育實踐一蹶不振、江河日下。

在21世紀物質、精神文明與科技、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以人的“存在”需求涵蓋、超越“生存”需求,以“立言”之精神高標,涵蓋日常生活之言語應用,乃大勢所趨。今天以至未來的語文教育,當以“表現—存在”為宗旨,以言語表現服務人生、建構精神家園,彰顯人的生命意義、存在價值。課程性質是為培養立言者奠基,其低標為培養寫作一言說者。課程目的是以成全、成就立言者為教育信念、信仰;以引領言語人生、詩意人生為終極關懷。課程任務是以培育言語、精神生命意識為主線,貫穿言語素養(動機素養、知情意素養、體式素養、行為素養、創制力素養等)的涵養過程。教學原則是以寫(表現與存在)為本,為寫擇讀(聽、說),以寫促讀,由讀悟寫,讀以致寫。學生將從言語表現中獲得人之為人的尊嚴感、存在感,體驗言語、精神生命的魅力、美妙與幸福。

如此,匍匐一個多世紀的語文學科必將巍然屹立,光耀百代。

(作者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學傳承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缺失也顯而易見:忽視人文、終極關懷——言語生命、精神思想的培育,重“生存”輕“存在”,重“當下受用”輕“文化涵養”等(這由蔡元培先生1912年甫一就任教育總長便廢止“讀經科”可見一斑)。語文教育失卻文化、精神血脈,困頓萎靡,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在“應付生活”本體論下,國文界將傳統教育的精華與糟粕一鍋燴了,在批判利祿主義的同時,對古典主義不進行具體分析便貿然否定。葉聖陶先生說:“舊式教育是守著古典主義的:讀古人的書,意在把書中的內容裝進頭腦裡去,不問它對現實生活適合不適合,有用處沒有用處;學古人的文章,一再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調模仿到家,不問它對於抒發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沒有效果。”這是對古典主義有失公允的闡釋,沒有看到讀經、史、詩詞、古文等對人生、人格的滋養,是其題中之義、精髓所在。只看到“不講當前受用”,忽視其“大用”:文化薰陶、立德養氣、精神承傳,以及培養內聖外王、立言者等,忽視其人文情懷、言語信仰的養育作用。殊不知,古典主義教育,單單一句“不學《詩》,無以言”,就足以點亮學子心燈,燭照人生、溫暖終身。其作用勝過為“應付生活”“工具性”說上千言萬語。這是時代局限使然,是學界的共識,並非葉聖陶先生個人偏見。

“應付生活論”“工具論”,其本質是實利主義。強調語文“器用”性,以獲取直接功利效益為行為準則。把語言(語文)理解為應付生活(物質、社會生活)的工具,以技能化、應用化訓練,取代古典主義教育,貶抑其生命性、人文性、精神性。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不器。”——“應付生活論”“工具論”注重言語應用,使民眾獲得文化實惠,提高謀生能力,改善生存處境,有其進步意義,但是,其重“技”輕“德”、重“利”輕“義”重“器”輕“道”之弊端,終將日益顯現,隨著時間推移,勢必走向其反科舉、反八股初衷的反面,殊途同歸,淪陷於舊教育“利祿主義”泥沼。今天應試教育的囂張跋扈,比起科舉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高考改變命運”的口號、“考公務員熱”等包含的逐利動機,便是實利主義教育哲學結出的苦果。始于反科舉、為人生,終於為應試、為功利,是價值理性批判缺失的必然。

“應付生活論”“工具論”講求“當前受用”,視語文為實用、應用技能。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先生等此類言論甚多。張志公先生談中學生語文程度的三條要求:一是“能讀一般應用的書籍報刊”;二是“能寫一般應用的文章”;三是能運用基本的工具書。談寫作目的時說:“為什麼要培養學生寫的能力……為了日常生活要用。”語文教育自然須求應用,但尤須培育言語精神、思想、人格,應以言語價值觀培育為首務。實利當頭,有“技”無“道”、有“文”無“人”,精神淪落是必然的。

“閱讀本位”教學範式:目的錯置

在“應付生活”本體論下,主流教學範式是“閱讀本位”。語文課等於閱讀課,停留於“讀懂”“理解”。其錯誤是將閱讀這一手段當作目的,使真正的目的——寫作(言語“表現與存在”)邊緣化、空洞化。目的錯置,勢必導致教學失效。

“閱讀本位”範式,以葉聖陶先生“三論”為基礎。一是“根”論:“單說寫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比較難捉摸的閱讀程度。”二是“基礎”論:“實際上寫作基於閱讀。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三是“獨立能力、目的”論:“語文課程教學生閱讀課本,通過閱讀課本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和寫作是對等的兩回事,各有各的目的,這是很清楚的。”“閱讀本位”範式最重要的理論支撐是“獨立能力、目的”論。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先生,不但將閱讀作為與寫作並列的獨立的能力、目的,還在一定程度上將前兩論推翻了:“有人把閱讀看作練習作文的手段,這也不很妥當;閱讀固然有助於作文,但是練習閱讀還有它本身的目的和要求。”以上三論,尤其是閱讀獨立能力、目的論,是“閱讀本位”教學範式的理論基礎。

閱讀從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種獨立的能力、目的。閱讀只是手段,其目的是多元的:修身養性、求知求能、休閒娛樂、炫耀學識、精神創造……如果非要說閱讀的理解、讀懂也是能力、目的不可的話,那只能算是以上能力、目的之下的二級、三級能力、目的。在語文教育中,閱讀目的只能是指向寫作(“表現與存在”)。誠如“課標”所言:“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以上其他與寫作相關的閱讀目的,均須為寫作這一“總目的”服務,才具有語文教育效能。

由於寫作素養、難度高於閱讀,如閱讀是非產出性的,寫作是產出性的;閱讀是吸收他人情意,寫作是表達自己的情意;閱讀是二度創造,寫作是一度創造;閱讀是再造性想像,寫作是創造性想像等,閱讀與寫作的過程、規律、方法等不一樣,“閱讀本位”教學未能提供培育寫作素養之需,對言語創造鞭長莫及。“寫作本位”則可以含蘊培育閱讀素養之需;會讀未必會寫,會寫一定會讀。因此,以寫作為語文課程的終極目的與具體目標,核心與龍頭,以處於上位的“寫作本位”(完整的表述是表現—存在本位)教學範式,取代處於下位的“閱讀本位”教學範式,勢必可以覆蓋、統領讀、聽、說教學。這是由閱讀、寫作的內在因果、矛盾關係所決定的。

“言語生命動力學”語文學:我寫故我在

“應付生活”本體論之所以深入人心、長盛不衰,是因為它迎合了人的“生存”需求、趨利動機。雖有其正當性,但並非語文學習真正的元動力。存在性動機缺失,是根本的缺失。

“應付生活”需要言語;不為“應付生活”也需要言語。因為,言語是人的生命本性、特性,人的生命堪稱“言語生命”。“言語生命”動力,是語文學習最重要、強盛、恒久的元動力、內驅力。從言語動力學、發生學意義上說,人是因其言語本性——人是言語、寫作的動物——而言說的。因此,語文教育當是喚醒、激發人的言語、精神創造本性的教育。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闡明動物性與人性的差異時說:“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機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這些機能脫離人的其他活動領域並成為最後的和唯一的終極目的,那它們就是動物的機能。”“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進行。”“……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應付生活”的言語需求,便是基於馬克思所說的“動物的機能”,是在“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的生產。“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進行的生產,才是真正的人的生產。不為“應付生活”之需的言語、精神活動,才是人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真正的人的言語創造活動。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明白,言語活動是人之本性的體現;“立言”,可超越現世,使人精神永生。《春秋榖梁傳·僖公二十二年》:“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其身既沒,其言尚存。”這體現的就是“存在”的“言語生命”“精神生命”意識。言說,使人之為人;立言,是人生命存在、精神不滅的證明。在語文教育中還有什麼言語動機比這更值得關注?

西方哲人對人是符號、言語、文化的動物,同樣津津樂道。

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說:“……而在各種動物中,獨有人類具備言語的機能。”美國人類學家懷特在《文化科學》中說:“全部人類行為起源於符號的使用,正是語言符號才使我們的類人猿祖先轉變為人並成為人類。”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在《詩·語言·思》中說:“有人說,人是靠本性而擁有語言。這把握了人與動植物的區別,人是能言說的生命存在。”德國文化哲學創始人凱西爾在《人論》中說:“符號化的思維和符號化的行為是人類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徵,並且人類文化的全部發展都依賴於這些條件,這一點是無可爭辯的。”法國語言學家海然熱在《語言人:論語言學對人文科學的貢獻》中說:“語言能力決定性地完成了一個新物種的區分。”他們共同表明,言語是人的物種特性,人因為有了語言、言語、寫作,而有了理性、思想、文化,而遠離動物,成其為人。

因此,人的生命可稱為“言語生命”;“言語生命”支撐起了“精神生命”,超越現世,使人“不朽”。言語、寫作,使人成為唯一擁有第二生命——“精神生命”的動物(人類的精英則以“精神生命”為第一生命)。從終極意義上說,人是為言語本性、精神不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言說、寫作的。這就是超越“應付生活”,指向“存在”的“言語生命動力學”語文學認知。

言說,是人的精神生命“原欲”;言語表現,是人的自我確證。人類言語、精神活動,文明、文化創造的本原動力,便基於此。凱西爾在《人論》中說:“人不可能逃避他自己的成就,而只能接受他自己的生活狀況……人是在不斷地與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應付事物本身。”與其說語文是“應付生活”,不如說是“應付人之言語、精神本性”,我寫故我在。

基於“我寫故我在”的本體論、動力學認知,生存性動機、閱讀本位範式,將遜位於存在性動機、寫作本位範式;閱讀不應成為目的,言語表現、寫作、精神創造才是閱讀、語文學習的目的。人是通過言語表現、寫作,以彰顯言語、精神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語文課程不只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不只是掌握一種“應付生活”的實用“工具”,應是培育“立言者”(言語人、精神人、創造人)——言語上的自我實現者。在這一本體論基礎上建構的才是有人類情懷、終極關懷,有信念、信仰的語文教育。

繼往開來:引領詩意的言語人生

我國20世紀初開創的現代語文教育,為滿足平民大眾生存性言語應用之需,實現基本的文化救濟,功不可沒。然而,以實利主義為哲學背景,以“應付生活”本體論、“工具性”功能論、“閱讀本位”教學範式為學科進行低標準、偏頗的定位,忽視傳統母語教育的人文傳承、精神薰陶,忽視言語信仰、精神創造力培育,重“生存”輕“存在”,重“閱讀”(為讀而讀)輕“寫作”,致使語文教育實踐一蹶不振、江河日下。

在21世紀物質、精神文明與科技、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以人的“存在”需求涵蓋、超越“生存”需求,以“立言”之精神高標,涵蓋日常生活之言語應用,乃大勢所趨。今天以至未來的語文教育,當以“表現—存在”為宗旨,以言語表現服務人生、建構精神家園,彰顯人的生命意義、存在價值。課程性質是為培養立言者奠基,其低標為培養寫作一言說者。課程目的是以成全、成就立言者為教育信念、信仰;以引領言語人生、詩意人生為終極關懷。課程任務是以培育言語、精神生命意識為主線,貫穿言語素養(動機素養、知情意素養、體式素養、行為素養、創制力素養等)的涵養過程。教學原則是以寫(表現與存在)為本,為寫擇讀(聽、說),以寫促讀,由讀悟寫,讀以致寫。學生將從言語表現中獲得人之為人的尊嚴感、存在感,體驗言語、精神生命的魅力、美妙與幸福。

如此,匍匐一個多世紀的語文學科必將巍然屹立,光耀百代。

(作者系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華文學傳承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