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營商環境:與大國地位還不相配

“十九大之後的中國經濟, 核心是要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近日在中國新聞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17年會上作出如上表述。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 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他表示, 分析十九大之後的中國經濟必須理解新常態, 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理解新發展理念。

當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 正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新時期要求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這為降低中小企業成本、改善營商環境創造了有利條件。 ”徐忠指出, 中國要實現高品質發展, 就要為企業創造更便利的營商環境, 要降低企業生產要素成本、經營成本。

他表示, 世界銀行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 中國的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排78位元, 創業營商便利排名93,

建設許可排名172, 稅收排名130, 這顯然跟大國的地位是不相稱的。

但也應看到, 從2013年度到2016年度, 中國營商環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 其中, 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上升31位。

“在吸引外資轉型升級階段, 中國投資環境不斷完善, 對外商保持較強的吸引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此前的發佈會上指出, 中國正在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 大幅提高外商投資便利化程度。

中新社發 張和平 攝

今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 改革開放要加大力度, 在經濟體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 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 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從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可以看到, 這次會議是問題導向性的”, 徐忠說, 中國在重點領域的改革還將持續深化。

十九大報告指出, 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這不僅是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

還蘊含了市場、微觀主體和政府調控之間的聯繫。

徐忠強調, 十九大大之後的中國經濟, 核心是要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來看這些問題。

因此, 必須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真正為市場主體創造一個有利於其從高速增長邁向高品質發展階段、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環境。

作者:國是直通車

編輯:郭淩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