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時代的中國國企,這麼幹

中國國企改革重點難點問題取得突破, 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全部批復, 中國國企改革政策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國務院國資委改革辦巡視員尹義省近日在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17年會上作出如上表述。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推動國企作出更大貢獻, ”他指出, 新時代國企應做到六個“要”: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 要切實提高發展品質效益, 要加快轉換機制增強企業活力, 要持續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 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要全面加強党的領導党的建設。

國務院國資委改革辦巡視員尹義省。 崔楠 攝

以下是演講實錄: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佈局, 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各級國資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國有企業改革在各領域各環節全面深化,

呈現嶄新局面, 取得豐碩成果。 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國有企業改革全面深化, 重點難點問題取得重大突破。

國企改革政策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十項改革試點”深入推進。 公司制改制全面提速, 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已全部批復完畢。 87家中央企業建立了董事會, 其中83家外部董事占多數, 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完善。 混和所有制改革積極穩妥實施, 已在重點領域確定了3批50家試點企業。 中央企業中已開展混和所有制改革的企業戶數占比達68.9%。

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成效顯著。 截至11月底, 中央企業累計減少法人戶數7656戶, 減少比例達14.67%。

加快化解過剩產能, 中央企業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 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523萬噸, 均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推進處僵治困工作, 2017年中央企業累計完成276戶僵屍企業和428戶特困企業處置治理任務。 重組整合有序推進, 十八大以來共完成18組34家中央企業重組, 中央企業由116戶調整至98戶, 各省級國資委出資企業開展了171組重組整合, 國有資本佈局結構不斷優化, 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了積極引領和帶動作用。

二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 國有企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央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截至2016年底累計投入研發經費1.7萬億元, 相當於全國研發經費的四分之一, 累計獲得國家科技獎勵424項,

約占同類獎項總數三分之一。

積極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截至2017年10月底, 中央企業牽頭搭建各類雙創平臺970個, 帶動社會就業超過600萬人,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國產大型客機C919 、港珠澳大橋、藍鯨1號深海鑽井平臺、北斗系統、特高壓、高鐵等一批重大創新工程取得突破。

中新社發 任海霞 攝

三是國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 監督針對性有效進一步增強。

以管資本為主加快推進職能轉變, 國務院國資委大幅度優化調整內設機構。 完善制度體系, 加強出資人監管。 改進和加強外派監事會監督, 深入企業開展實地督查, 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形成監督閉環, 對有關中央企業重大資產損失開展專項調查和責任認定, 嚴肅問責追責, 在國資監管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監督保障。

四是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全面加強, 黨建各項工作深入推進。

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 82家中央企業和30個省級國資委建立黨建考核機制, 管黨治黨責任進一步壓實。 積極探索党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統一起來的途徑和方式,全部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和3900多家二級和三級子企業,和80%的省級國資委出資企業已完成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公司章程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推進,完成對中央企業巡視全覆蓋。國有企業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增強,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有效形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改革的不斷深入有力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企穩回升。2017年1-11月,全國國資監管企業營業收入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利潤總額2.5萬億元,同比增長22.4%。其中,中央企業營業收入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利潤總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創近五年同期最好水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級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企在新時代作出更大貢獻。

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以管資本為主進一步推進職能轉變,要把該管的科學管理、決不缺位,不該管的要依法放權,決不越位。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市場主體。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市場化運作專業平臺作用。加強國有資產監督,創新監督方式手段,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中新社發 任海霞 攝

要切實提高發展品質效益。國有企業要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力軍。要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率先實現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穩妥推進國際化經營,提高配置國際資源的能力,打造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要加快轉換機制增強企業活力。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切實落實董事會職權,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以好的機制吸引人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積極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分層分類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要持續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聚焦發展實體經濟,突出主業、做強主業。深入推進提質增效瘦身健體,繼續推進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大力壓縮過剩產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推進“處僵治困”工作。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大重組整合力度,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有企業在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國有企業加快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方面發揮新的突破,在創新中拓展企業發展新空間。

要全面加強党的領導党的建設。堅持党的領導、加強党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積極探索把加強党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堅定不移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落實管黨治黨的責任把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推進,把党的領導、党的建設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國有企業一定可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星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國是直通車

編輯:郭淩潔

積極探索党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統一起來的途徑和方式,全部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和3900多家二級和三級子企業,和80%的省級國資委出資企業已完成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公司章程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推進,完成對中央企業巡視全覆蓋。國有企業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增強,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有效形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改革的不斷深入有力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企穩回升。2017年1-11月,全國國資監管企業營業收入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利潤總額2.5萬億元,同比增長22.4%。其中,中央企業營業收入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4.3%;利潤總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17.2%,增速創近五年同期最好水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級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企在新時代作出更大貢獻。

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以管資本為主進一步推進職能轉變,要把該管的科學管理、決不缺位,不該管的要依法放權,決不越位。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市場主體。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市場化運作專業平臺作用。加強國有資產監督,創新監督方式手段,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中新社發 任海霞 攝

要切實提高發展品質效益。國有企業要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生力軍。要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率先實現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穩妥推進國際化經營,提高配置國際資源的能力,打造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要加快轉換機制增強企業活力。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切實落實董事會職權,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以好的機制吸引人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積極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分層分類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要持續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聚焦發展實體經濟,突出主業、做強主業。深入推進提質增效瘦身健體,繼續推進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大力壓縮過剩產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推進“處僵治困”工作。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加大重組整合力度,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有企業在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品質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國有企業加快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方面發揮新的突破,在創新中拓展企業發展新空間。

要全面加強党的領導党的建設。堅持党的領導、加強党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積極探索把加強党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堅定不移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落實管黨治黨的責任把全面從嚴治党向縱深推進,把党的領導、党的建設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國有企業一定可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星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國是直通車

編輯:郭淩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