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冬季育兒科普貼,這些錯誤你可還在犯?讓這些故事警醒你!

寒冷又漫長的冬季, 各種大衣包裹著我們, 也包裹著我們的孩子!各位爸爸媽媽在育兒的路上會發現冬天是最麻煩的。 孩子尿床了, 而冬天床單不易幹心情差!穿少了怕感冒, 多了又怕捂出熱病來!今天小寶會通過幾個故事來給大家講述冬季育兒的錯誤, 避免再次發生悲劇!

故事1:幼兒尿床導致電熱毯漏電, 終究還是離開人世

零下15度的冬天天寒地凍, 家裡沒有暖氣的家庭實在難熬。 這個家庭的小男孩毛毛才2歲, 冷得手腳都起了凍瘡。 好心的朋友給小寶寶送了一張電熱毯。 沒想到在使用的第二天就發生了悲劇。 毛毛由於已經學會夜間忍尿, 媽媽就沒有給毛毛穿紙尿褲, 毛毛這天可能身體不舒服, 突然三更半夜尿床引起電熱毯漏電, 當媽媽在清晨無意觸及毛毛的身體, 一陣麻才發現了悲劇。 當家人撕心裂肺地將毛毛送到醫院, 醫生也表示回力五天了。

分析:2歲的孩子自主排尿系統還在發育中, 即使家長以為能夠憋住尿也不可大意!

西南兒童醫院發育行為科主任顏澤明醫師指出如果當孩子5歲以後, 平均每週至少2次夜間不自主排尿, 並持續3個月以上。 就可以初步要判斷孩子是否有遺尿症傾向!

建議:由於電熱毯品質的差異, 從用電安全角度考慮, 不宜通宵使用電熱毯。 孩子尿後引起的滲漏也容易引起電熱毯的電路短路, 出現意外情況。

當人們使用電熱毯時, 即使絕緣電阻完全合格的產品, 也會有感應電壓作用於人體。 這個電流雖微小, 但對年老體弱者或心臟病患者、嬰幼兒有潛在危險, 孕婦睡電熱毯也可能導致胎兒畸形。

故事2:爺爺奶奶洗澡不當, 2歲孩子大面積燙傷!

杭州兩歲男孩在家洗澡, 爺爺奶奶為給浴室取暖, 先把熱水龍頭開到最熱檔直接往浴盆裡放水, 然後又往盆里加了壺燒開的熱水, 想通過熱的水蒸汽把浴室熏得更暖和些。 他們把脫了衣服的孫子放進衛生間裡, 讓他先在澡盆邊玩耍, 然後關上衛生間門, 去拿孫子的換洗衣服。

誰知道大約過了一兩分鐘, 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 從衛生間傳來!

爺爺奶奶趕緊沖過去一看, 孫子半個人都撲進了澡盆的熱水裡!爺爺一把抱起孩子, 只見孩子的右邊臉、脖子、前胸後背、雙上肢都被燙得通紅, 燙傷處皮膚一碰就會脫落下來。

孩子因燙傷面積過大, 滲液嚴重, 是有生命危險的。 燒傷科的醫生說:"寶寶身上多為Ⅱ度燙傷, 燙傷面積大約有35%, 當時在不停地往外滲液, 包紮的紗布都全部濕掉, 水分流失得很厲害。 如果水分一直往外滲出而沒有補充, 那麼會導致脫水性休克。長時間脫水身體裡的細胞都會受到影響!"醫院趕緊對孩子進行了補液處理,第二天再做了清創手術。

分析:小朋友好動是天性,熱水處理不到很容易燙傷的!因此冬日洗澡的時候應該特別仔細些!

建議:

1.不能離開視線

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浴室,不要讓寶寶離開你的視線範圍。只要幾秒鐘的時間,只要3釐米的水深,寶寶就可能燙傷或溺水。類似悲劇事件已經層出不窮!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2.洗澡次數

不需要每天洗澡。在冬天每週給寶寶洗2-3次就可以了。

3.不能把高水溫作為取暖手段

很多老人認為冬天洗澡水熱點,寶寶就不會著涼了。其實,洗澡的最合適水溫是38℃-40℃,夏天如此,冬天也如此。

關於水溫的把握,只需伸手試水溫,感覺水熱但不燙手即可把握準確;如果你想精確些,可以買個寶寶洗澡的水溫計,就可以測水溫也可以作為寶寶洗澡玩具。

再調強一下放水的順序:一定是先放冷水後放熱水。先放熱水的壞處一來是有燙到寶寶的風險,二來是熱水容易揮發出塑膠浴盆中的有毒物質BPA。

4.擦乾要仔細

洗澡之後給寶寶擦身時,一定要細緻的全部擦乾,特別是皮膚皺褶那裡!

故事3:嬰兒因捂熱高燒不退,最後器官衰竭離開人世

劉軍家住新洲區,一個月前喜得貴子,全家上下因為小傢伙的到來高興不已。可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

可是,11月27日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以往孩子都會獨自睡在小床上,可現在著涼了,最近夜間溫度又比較低,當晚劉軍夫婦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到了睡覺時間,小傢伙不僅沒有睡意,還哭鬧不止,滿身大汗。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一夜都沒有醒。

第二天早上起來,家人發現孩子精神不太好,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以為捂捂燒就退了。可到了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而且怎麼都叫不醒,呼吸微弱,家人趕緊抱著孩子往醫院趕。

11月28日晚11點多,劉軍抱著兒子來到武漢市兒童醫院急診室。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檢查發現,孩子神志清楚,但是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高度懷疑是患有嬰兒捂熱綜合征。隨後的檢驗結果也印證了這一判斷,孩子由於大量出汗又沒有補水已有脫水症狀,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

由於孩子太小,捂熱時間過長,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彌漫性出血,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開了人世。

分析:新生兒由於呼吸、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育健全,自身體溫調節能力有限,對外界環境適應力差,持續的高熱會導致孩子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導致孩子缺氧。長期處於悶熱、高熱的情況下,大量出汗失水,嚴重者容易出現腦細胞缺血壞死,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輕則留下後遺症,重則導致死亡。

建議:捂熱綜合征多發生於1周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剛降生不久的新生兒。10月到次年3月發病率較高,通常情況下家長給孩子蓋被過嚴過厚,居室內溫度過高或給孩子包裹過多過緊時,均有可能導致此急症的發生。

寶寶正確的穿衣標準:孩子穿衣件數和大人一致或者比大人少一件。

提倡母嬰分被睡眠,儘量不要母嬰同時蓋一床被或者讓嬰幼兒睡在母親的腋下,這很容易形成高熱和缺氧的環境。

不要讓孩子蒙被入睡,更不能讓他含著乳頭入睡,以防影響孩子的呼吸,這樣容易引起缺氧和窒息。

故事4:一覺醒來老公和女兒都沒了呼吸,冬天要特別當心!

出事房子位於4樓,兩室一廳,有一家三口租住,清晨5點半左右,女主人張某報了警,"我老公叫不醒了,你們快來看看。"

一家三口睡在左邊的臥室內,取暖機還開著。李某倒趴在床上,女兒朝天睡,身上蓋著被子。經法醫確認,父女二人已死亡。

張某看起來神情恍惚,她說,"我前一天晚上9點下班後,女兒已經睡了,老公洗完澡也鑽進被窩,後來我也洗澡睡覺了。"

根據張某提供的時間,17日晚上9點李某還在洗澡,但法醫推斷,李某死亡時間應該還要早,而張某神情恍惚,其中有何蹊蹺?

經過民警的調查走訪,16號晚上悲劇就已經發生了。根據專業人士判斷得出初步結論:三人在空間相對較小且密閉的環境中,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在室內,父女兩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分析:他們租房內,燃氣熱水器放置在廚房,但門窗緊閉,李某洗澡時,燃氣熱水器使用時所需的氧氣取自室內,燃燒後產生的廢氣也排在室內,他們又開著空調,通風狀況不好,使用者就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窒息現象。

"張某洗澡時,一氧化碳一直在排,當時已睡覺的李某和女兒吸入的一氧化碳比較多。等她洗完出來,熱水器不用了,吸入量相對要少,撿回了一條命。"民警說

建議:寒冷的冬季也不應將門窗完全封閉,尤其是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用燃氣設備做飯、或者炭火取暖時,千萬別把門窗關太嚴,特別是廚房和衛生間的門窗,儘量保持室內通風。

一旦出現頭暈、乏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中毒症狀,應立即開窗通風,將病人轉移至空氣新鮮處,鬆開病人的衣領、褲帶,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救治。

冬季育兒路上誤區多,家長不可大意要仔細!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的閱讀能夠幫助到你們!

好消息:兒童健康成長交流群——寶寶成長吧成立了!當您看到這裡的時候表示您很重視孩子的健康。本群的建立只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您有任何關於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疑問或者良好的經驗都可進來,比如孩子為什麼班級裡個子最矮的,我有方法讓孩子不肥胖等。均可添加作者(loveforevergood)回復“頭條”即可!

那麼會導致脫水性休克。長時間脫水身體裡的細胞都會受到影響!"醫院趕緊對孩子進行了補液處理,第二天再做了清創手術。

分析:小朋友好動是天性,熱水處理不到很容易燙傷的!因此冬日洗澡的時候應該特別仔細些!

建議:

1.不能離開視線

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把寶寶單獨留在浴室,不要讓寶寶離開你的視線範圍。只要幾秒鐘的時間,只要3釐米的水深,寶寶就可能燙傷或溺水。類似悲劇事件已經層出不窮!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2.洗澡次數

不需要每天洗澡。在冬天每週給寶寶洗2-3次就可以了。

3.不能把高水溫作為取暖手段

很多老人認為冬天洗澡水熱點,寶寶就不會著涼了。其實,洗澡的最合適水溫是38℃-40℃,夏天如此,冬天也如此。

關於水溫的把握,只需伸手試水溫,感覺水熱但不燙手即可把握準確;如果你想精確些,可以買個寶寶洗澡的水溫計,就可以測水溫也可以作為寶寶洗澡玩具。

再調強一下放水的順序:一定是先放冷水後放熱水。先放熱水的壞處一來是有燙到寶寶的風險,二來是熱水容易揮發出塑膠浴盆中的有毒物質BPA。

4.擦乾要仔細

洗澡之後給寶寶擦身時,一定要細緻的全部擦乾,特別是皮膚皺褶那裡!

故事3:嬰兒因捂熱高燒不退,最後器官衰竭離開人世

劉軍家住新洲區,一個月前喜得貴子,全家上下因為小傢伙的到來高興不已。可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

可是,11月27日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以往孩子都會獨自睡在小床上,可現在著涼了,最近夜間溫度又比較低,當晚劉軍夫婦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到了睡覺時間,小傢伙不僅沒有睡意,還哭鬧不止,滿身大汗。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一夜都沒有醒。

第二天早上起來,家人發現孩子精神不太好,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以為捂捂燒就退了。可到了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而且怎麼都叫不醒,呼吸微弱,家人趕緊抱著孩子往醫院趕。

11月28日晚11點多,劉軍抱著兒子來到武漢市兒童醫院急診室。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檢查發現,孩子神志清楚,但是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高度懷疑是患有嬰兒捂熱綜合征。隨後的檢驗結果也印證了這一判斷,孩子由於大量出汗又沒有補水已有脫水症狀,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

由於孩子太小,捂熱時間過長,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彌漫性出血,最終搶救無效,不幸離開了人世。

分析:新生兒由於呼吸、體溫調節中樞還未發育健全,自身體溫調節能力有限,對外界環境適應力差,持續的高熱會導致孩子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導致孩子缺氧。長期處於悶熱、高熱的情況下,大量出汗失水,嚴重者容易出現腦細胞缺血壞死,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害,輕則留下後遺症,重則導致死亡。

建議:捂熱綜合征多發生於1周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剛降生不久的新生兒。10月到次年3月發病率較高,通常情況下家長給孩子蓋被過嚴過厚,居室內溫度過高或給孩子包裹過多過緊時,均有可能導致此急症的發生。

寶寶正確的穿衣標準:孩子穿衣件數和大人一致或者比大人少一件。

提倡母嬰分被睡眠,儘量不要母嬰同時蓋一床被或者讓嬰幼兒睡在母親的腋下,這很容易形成高熱和缺氧的環境。

不要讓孩子蒙被入睡,更不能讓他含著乳頭入睡,以防影響孩子的呼吸,這樣容易引起缺氧和窒息。

故事4:一覺醒來老公和女兒都沒了呼吸,冬天要特別當心!

出事房子位於4樓,兩室一廳,有一家三口租住,清晨5點半左右,女主人張某報了警,"我老公叫不醒了,你們快來看看。"

一家三口睡在左邊的臥室內,取暖機還開著。李某倒趴在床上,女兒朝天睡,身上蓋著被子。經法醫確認,父女二人已死亡。

張某看起來神情恍惚,她說,"我前一天晚上9點下班後,女兒已經睡了,老公洗完澡也鑽進被窩,後來我也洗澡睡覺了。"

根據張某提供的時間,17日晚上9點李某還在洗澡,但法醫推斷,李某死亡時間應該還要早,而張某神情恍惚,其中有何蹊蹺?

經過民警的調查走訪,16號晚上悲劇就已經發生了。根據專業人士判斷得出初步結論:三人在空間相對較小且密閉的環境中,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在室內,父女兩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分析:他們租房內,燃氣熱水器放置在廚房,但門窗緊閉,李某洗澡時,燃氣熱水器使用時所需的氧氣取自室內,燃燒後產生的廢氣也排在室內,他們又開著空調,通風狀況不好,使用者就容易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和缺氧窒息現象。

"張某洗澡時,一氧化碳一直在排,當時已睡覺的李某和女兒吸入的一氧化碳比較多。等她洗完出來,熱水器不用了,吸入量相對要少,撿回了一條命。"民警說

建議:寒冷的冬季也不應將門窗完全封閉,尤其是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用燃氣設備做飯、或者炭火取暖時,千萬別把門窗關太嚴,特別是廚房和衛生間的門窗,儘量保持室內通風。

一旦出現頭暈、乏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中毒症狀,應立即開窗通風,將病人轉移至空氣新鮮處,鬆開病人的衣領、褲帶,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撥打120急救電話送醫救治。

冬季育兒路上誤區多,家長不可大意要仔細!希望通過這篇文章的閱讀能夠幫助到你們!

好消息:兒童健康成長交流群——寶寶成長吧成立了!當您看到這裡的時候表示您很重視孩子的健康。本群的建立只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您有任何關於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疑問或者良好的經驗都可進來,比如孩子為什麼班級裡個子最矮的,我有方法讓孩子不肥胖等。均可添加作者(loveforevergood)回復“頭條”即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