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溥儀被趕出宮時攜帶數十箱珍寶,結果全部被敗光,果然是敗家皇帝

1912年, 溥儀宣佈退位, 從此標誌著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束, 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溥儀也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皇帝。

但是, 為了讓退位的過程和平演化, 民國政府也答應了很多優待清室的條件, 承諾每年支付清室費用400萬兩銀元, 新幣發行後, 改為400萬元, 民國政府同意溥儀暫居紫禁城, 史稱“遜清小朝廷”。

圖片

所以, 溥儀雖然不是皇帝了, 還是有著皇帝的待遇, 伺候的太監宮女, 皇后妃子, 一應俱全, 而且還不用像以前的皇帝那樣夙興夜寐的處理政事, 所以生活也過得頗是滋潤。

但是, 歷史的潮流, 不可阻擋, 帝制已經消失了, 溥儀這個紫禁城裡的皇帝, 也終究是做不久的, 1924年,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無視優待條件, 派鹿鐘麟帶兵入紫禁城, 逼溥儀離宮。 溥儀倉皇之間, 為了保住性命, 只能選擇離宮。

俗話說,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即便溥儀被趕下了皇位, 但是他的身家, 相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 還是很多的, 畢竟也曾經是個皇帝嘛。 出公告那天, 溥儀帶走了許多珍寶古玩、字畫玉器之類的, 據統計這些東西總共有三四十個箱子, 都裝得滿滿的, 裡面全是奇珍異寶, 價值連城。

圖片

溥儀帶走的數十箱珍寶, 很多都是唐宋時期的名畫, 有王羲之、王獻之的真跡, 還有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手稿等, 甚至有傳言說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也是被溥儀帶走的, 這些字畫古玩珍品, 隨便拿出去賣, 價格都是數十萬銀元的, 換算成現代的價格, 應該是數千萬人民幣了。

如果溥儀帶著這筆錢, 老老實實的過起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應該生活也挺滋潤的。 但是溥儀根本不甘心, 就這樣成為一個普通人。 剛出宮的時候, 去了醇親王府, 後來又受了日本人的蠱惑, 認為可以奪回皇位。 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去了天津, 在天津住了七年。

圖片

溥儀在天津的時候, 依然維持著皇帝的排場, 逢年過節的, 生活開支的, 都不肯將就, 還要時不時的賞賜下人, 漸漸的有些捉襟見肘。 於是溥儀決定變賣自己帶出來的珍寶。

溥儀的珍寶, 自然都是價值連城的, 因此當他放出消息後, 天津的古玩商都很躍躍欲試, 但是, 他們也很奸詐。 聯合起來, 給了溥儀一個很低的價格, 對於溥儀拿出來的價值連城的寶物,

他們都表示只願意出六萬塊。 可能溥儀真的是當皇帝大手大腳慣了吧, 也就這樣忽視了自己手裡珍寶的價值, 以六萬的價格賣了一箱。

圖片

後來, 日本人又安排溥儀去長春, 說讓他做偽滿洲國的皇帝。 單是皇帝這個名號, 就足夠讓溥儀心動了啊, 於是他又去了長春,為了顯示自己皇帝的威嚴,還時常賞賜珍寶給日本軍官,於是又消耗了不少寶物。

後來,日本投降,溥儀被蘇聯逮捕,也不斷用珍寶收買士兵守衛。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嘛,溥儀在這個過程裡,不斷的散盡自己的珍寶。

於是,當初出宮的時候,還帶著大量珍寶的溥儀,就這樣不知不覺間,散盡家財了。只留下一個印章,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叫“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叫“乾隆田黃三連璽”,是由三枚印章組成。

圖片

這件寶物不僅值錢,而且很有意義,所以溥儀一直貼身而藏,所以沒被弄丟,最後他把這個唯一剩下的寶物,捐獻給中國博物館了。

於是他又去了長春,為了顯示自己皇帝的威嚴,還時常賞賜珍寶給日本軍官,於是又消耗了不少寶物。

後來,日本投降,溥儀被蘇聯逮捕,也不斷用珍寶收買士兵守衛。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嘛,溥儀在這個過程裡,不斷的散盡自己的珍寶。

於是,當初出宮的時候,還帶著大量珍寶的溥儀,就這樣不知不覺間,散盡家財了。只留下一個印章,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叫“乾隆田黃三連印”,也叫“乾隆田黃三連璽”,是由三枚印章組成。

圖片

這件寶物不僅值錢,而且很有意義,所以溥儀一直貼身而藏,所以沒被弄丟,最後他把這個唯一剩下的寶物,捐獻給中國博物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