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國最早的國產汽車,後被日軍掠走,成就豐田家底

說到汽車, 近些年中國品牌汽車在市場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 但是歷史上的咱們中國品牌也不差呢!!要知道, 當年咱們第一台國產車下線的時候, 豐田還在玩織布機呢!說到這第一台國產車, 可能不是1956年下線的解放牌卡車, 民生牌卡車, 這台車的誕生比起解放牌, 還要早25年之久哦。 而提到這第一台國產車, 就不得不說到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張學良。

和如今大多數“富二代”一樣, 少帥也十分喜歡汽車。 要知道當年的中國普通老百姓可是吃不飽穿不暖, 而少帥卻不愁吃穿, 還到處開著汽車閒逛。 早些年摩托車剛傳入中國時, 他便喜歡上了這個“洋玩意”, 自己在天津的洋行買了一輛美國哈雷牌摩托車, 不僅在市內騎行, 還跨省“遠行”。 據說有一回, 少帥一個人騎摩托車往返天津和北京, 由於路途勞累和長時間的風寒而患上了重感冒, 住進了北京協和醫院。

後來, 又迷上了汽車, 令人頭疼的是, 常常因維修、配件這些事情的困擾使之無法開動而成了一個擺設。 少帥因此心裡早有建立中國自己的汽車製造業的想法。

1928年12月29日, 少帥宣佈東北易幟。 內戰一停, 武器需求量隨之減少, 奉天迫擊炮廠廠長李宜春等人建議化兵為工, 利用廠裡現有的設備生產民用品, 並提出首先製造載重汽車, 這建議正合了少帥多年來的心願。

當時, 我國製造汽車是沒有任何經驗的, 李宜春等人如何開始呢?答案就是仿製。 他們先從美國買來了瑞雷號載貨汽車零部件, 然後在廠內自行組成車。 如此反複試裝, 他們初步掌握了汽車設計和製造技術。 我們知道製造汽車是一項系統工程, 涉及資金、人員、技術等方方面面。 李宜春在反復試驗的同時, 張學良也沒閑著, 他下撥了80萬元, 並聘請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 這些人員經過不斷的研究, 終於在1931年6月75型載貨汽車問世, 成為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 如前所講, 民生汽車的零部件都是自行設計生產的,

除了發動機、電器裝置從國外進口外, 這在當時實屬不易。

也正因於此, 75型載貨汽車問世引起了很大反響, 國人紛紛奔相走告, 人人歡欣鼓舞。 作為我國第一輛車, 75型無疑是成功的。 如果照此路子下去, 我國的汽車工業或可一路發展。 但不期想,

東北後來爆發了“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丟失東北, 民生工廠被佔領, 40餘量未組裝成車的零部件, 均被侵華日軍掠奪一空, 75型載貨汽車量產計畫功虧一簣。

民生工廠所有這些零部件和半成品落入日本軍方後, 被組裝成31C型卡車, 後來又被一家紡織機械公司接手, 從此這家公司進軍汽車領域。三年後,這家紡織機械公司搖身一變為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當然,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從此這家公司進軍汽車領域。三年後,這家紡織機械公司搖身一變為豐田汽車工業株式會社。當然,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