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種子和土壤的關係:子宮內膜過薄,對受精卵著床有什麼影響?

不孕不育是兩個概念, 不孕是指不能懷孕, 而不育是指懷上了但是不能保住。 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不能擁有小孩。

受精卵和子宮內膜的關係, 就好像“種子”和“土壤”, 只有兩者都好, 才能成功懷孕。 如果把好的“種子”丟在只有薄薄一層土的地裡, 那也長不出“莊稼”。 今天要說的就是“薄型子宮內膜”引發的不孕。

自然受孕至少需要子宮內膜厚度達到6mm, 受精卵才能成功完成著床。

有關薄型子宮內膜這一稱謂在業內尚未達成統一共識, 更多建議是將內膜厚度不足以完成受精卵著床的內膜厚度稱為“薄型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的最小厚度約在5~8mm之間, 除去卵泡期末期, 對妊娠有影響的子宮內膜最小厚度約為7mm, 所以對於排卵前子宮內膜厚度不足7mm, 就要考慮是否存在“薄型子宮內膜”的可能。

子宮內膜太薄會大大增加受精卵著床失敗的概率。

影響子宮內膜變薄的因素:

1、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子宮內膜的會漸漸變薄。 原因是子宮內膜的雌激素隨著年齡慢慢減少, 內膜腺體掉網增加, 導致內膜上的供血減少。

2、多次進行宮腔操作

多次進行人工流產以及宮腔手術會破壞子宮內膜, 會造成宮腔粘黏、子宮內膜變薄等。

3、子宮內膜結核

生殖系統結核導致損傷子宮內膜使內膜纖維瘢痕形成及修復障礙, 影響妊娠也是臨床常見的子宮內膜薄原因。 當然, 隨著經濟水準和衛生條件日益改善, 這類結核在大城市內還是比較少見。

4、促排藥物

氯米芬是多囊卵巢綜合征誘發排卵一線用藥, 但由於其對雌激素的拮抗作用和相對較長半衰期, 常致促排卵週期中子宮內膜偏薄問題。 氯米芬使子宮內膜上雌激素受體減少, 從而降低子宮內膜厚度。

5、基因異常

臨床上相當一部分患者表現為不明原因子宮內膜反應不良, 其宮腔鏡檢查宮腔形態正常, 無瘢痕粘連及結核病變病灶, 僅表現為內膜菲薄。

有學者從基因水準研究發現某些基因的異常表達或多態性在薄型子宮內膜的發病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

可以見得“薄型子宮內膜”對懷孕的影響有多大, 受精卵不能著床, 那也就無法懷孕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女性一定要愛護自己, 注意私處衛生, 定期做婦科體檢, 注意避孕。 如果出現“薄型子宮內膜”的情況,

一定要儘早治療。

-END-

歡迎轉載分享

喜歡記得點贊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