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國一鄰國 自稱明朝皇室後人 如今仍說中國話 信奉孔子關公

緬甸有一個地區, 叫“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 行政級別和我國的一個省差不多, 果敢地區面積大約2700平方公里, 人口僅僅25萬左右。 可是這裡的很多人民自稱是明朝皇室後人,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果敢是撣族語, 翻譯成漢語就是9戶人家的意思。 在雅虎網站的解釋是 “居住在緬甸金三角的一支來自中國的少數民族”。 明朝中期, 國力強盛, 大名王朝周邊的各個國家紛紛表示要做明朝的小弟, 成為明朝的藩屬國。 當時位於果敢地區的土著人也同樣要求成為明朝的藩屬國。 明朝政府採取“以夷治夷”的方式, 也就是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方式。 明王朝在此設立了6個宣撫司、宣慰司。

明朝滅亡後, 朱氏子孫在大臣的幫助下成立了南明朝廷, 繼續同清軍做抵抗。 由於實力懸殊, 南明軍隊不斷潰敗, 最終大敗, 南明政權放棄昆明, 經保山、騰沖退入緬甸。 到了1662年, 吳三桂率領軍隊進入緬甸, 逼迫緬甸國王交出了永曆帝及其母子妻妾等一群人, 永曆帝朱由榔于同年6月被吳三桂絞死于雲南昆明。

朱由榔雖然死了, 但是他的部下及其他明朝宗親大部分人都留在了緬甸北部地方, 也就是果敢地區。 當地的土著人明顯鬥不過外來的移民者, 所以土著人漸漸退入野人山深處, 一個華人社團崛起于緬北高原, 繁衍至數十萬之多, 其後果敢土司和萊莫土司均延承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官僚體系。

清朝統治中原後, 果敢地區的政權機構的官職, 依然用明朝武官的官職來命名, 如守備、千總、把總之類。 老百姓的服裝仍然是明朝時的漢裝, 信奉的是文聖孔子和武聖關公, 由於他們是明朝皇族和士大夫的後人, 故一定保留了相當明朝官話。 如今果敢地區的很多人仍舊說漢語, 用人民幣, 連通訊也用的是中國移動,

電用的是南方電網提供的電, 走在這裡, 很難想像到這裡竟然是外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