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以經濟學視角看《芳華》:為什麼林丁丁要拒絕善良的劉峰?

《支點》記者 何輝

有人說, 《芳華》越是大賣, 就有越多人討厭林丁丁。

為什麼討厭林丁丁?因為一個在所有人眼裡只會做好事的善良人劉峰向她表白時,

她不僅拒絕了, 還將他激情的擁抱向組織告發為“耍流氓”。 這一事件成為劉峰人生的轉捩點, 生活甚至還有些落魄。

林丁丁成了千夫所指, 虛榮、無情無義、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說什麼的都有。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 或許對劉峰與林丁丁之間的關係有另一種理解。

先看林丁丁。 她是文工團的獨唱演員。 電影中對她的身份沒有過多交待, 但從情節的發展可以得到如下線索:她來自上海, 又是搞文藝的, “有種上海女子天生自帶的嬌嗲”, 家庭條件想必不錯。

像林丁丁這樣來自大城市的文藝女青年, 自然少不了追求者。 她的追求者至少有三個, 一是攝影幹事, 一是內科醫生, 再一個就是來自窮縣、有著苦難童年的劉峰。

經濟學告訴我們, 林丁丁之於三個追求者之間, 是典型的“買方市場”。

如何讓自己在眾多競爭者之間脫穎而出, 從而獲得“買方”青睞呢?被尊稱為“競爭戰略之父”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認為, 成功的差異化戰略, 能幫助競爭者獲得買方額外“垂青”的機會。

事實上, 劉峰也的確實施了差異化戰略。 劉峰有一種本事, 是電影裡所有人都不具備的, 那就是無私奉獻——食堂煮破沒人吃的餃子, 他總是主動打來吃;為幫戰友省下結婚的錢, 自己動手打了一對沙發;將非常難得上大學進修的機會拱手讓給戰友;就連食堂的豬跑了, 別人第一時間都找他幫忙。

從競爭的角度來看, 劉峰的純樸與善良, 無人能及, 擁有十分難得的核心競爭力。

但如此優秀的劉峰, 為何沒能打動林丁丁的芳心呢?

這也是很多企業的困擾, 自己擁有多項獨特技術, 為何沒有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很多人都說諾基亞不懂得創新, 事實上, 早在2000年, 諾基亞就設計出了一款只有一個按鍵的觸屏智慧手機, 具備收發電子郵件和玩遊戲的功能。 而蘋果, 在7年後才推出第一款iPhone。 起了個大早的諾基亞, 為何沒能給自己帶來更多好運?

邁克爾·波特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想獲得買方額外“垂青”的機會, 企業必須在兩個方面努力, 一是降低買方成本;二是提升買方的滿意度。

買方成本對於個人來說, 不僅指的是財力, 還包括時間成本以及諸如洩氣、鬱悶、努力等情緒引發的成本;提升買方的滿意度,

就是雷軍一直所推崇的“超出用戶預期”, 比如手機拍照功能更強大、運行速度更快等, 就會令手機的用戶有更高的滿意度。

問題在於, 林丁丁的需求到底是什麼?誰能幫她降低“鬱悶”等情緒成本?

天意弄人, 劉峰所喜歡的林丁丁, 偏偏做著“給一個首長做兒媳”的夢。 如同諾基亞早期推出的智慧手機沒能讓用戶喜歡一樣, 劉峰所擁有的助人為樂的品質, 既不能幫林丁丁排解鬱悶, 也沒能給她帶來“超預期”滿意度。

好人總有好報。 儘管劉峰被林丁丁所拒, 但他的善良卻捕獲了影片女一號何小萍的芳心。 何小萍一生坎坷, 以為到了文工團就不會受人欺負, 但現實卻事與願違。 恰是這樣到處受欺負的女孩, 只有從劉峰的善良中才能感受到溫暖。

善良, 正是何小萍所需求的, 也是她所渴望的。 正如影片臺詞說的那樣:“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 最能識得善良, 也最能珍視善良。 ”最終, 劉峰與何小萍走到了一起。

當然, 經濟學的視角, 多少有些冷冰冰, 因為經濟學研究的前提, 都是“理性的人”, 但事實上, 在感情面前, 又有多少人是理性的呢?

也無須指責林丁丁的愛慕虛榮, 因為馮小剛在電影的最後交待了林丁丁的近況。 當時光流逝、芳華飄零時, 林丁丁不僅以離婚收場, 還變成了人們談笑中的“油膩中年婦女”——這算是給善良的人一絲安慰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