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女孩轉學到異地,男孩送糖果卻融化了,多年後才知糖上刻了六個字

那一年, 小偉14歲, 上初二。 也不知道是從哪一天開始, 小偉覺得班上一個女生蠻特別的, 她叫鄭麗, 比小偉大一歲。 鄭麗笑起來的時候,

小偉覺得, 仿佛整個世界都笑了。

小偉知道, 鄭麗的愛好是收集糖果的包裝紙。 這天, 小偉裝作跟往常一樣, 雙手插在褲兜裡, 從教室門口走向自己的座位。 其實, 小偉很緊張, 手心裡都是汗。 經過鄭麗的座位前, 小偉將左手從兜裡快速地拿了出來, 把什麼朝鄭麗桌上一扔, 說了句:“給你!”

那是一張塑膠糖紙。 正在埋頭看書的鄭麗, 一下瞪大了眼睛, 驚喜地叫道:“是大熊貓圖案, 這種圖案沒有見過耶!”坐在她後面的小偉若無其事地說:“我姑姑從北京帶回來的, 咱們這兒根本沒有!”

鄭麗拿著熊貓糖紙正面反面看了幾遍。 小偉見鄭麗愛不釋手的模樣, 心裡像照進了一道陽光, 卻故意擺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 說:“我家裡還有其他的,

只是我媽怕我壞牙, 每天只給我一顆糖吃。 ”

第二天, 小偉又帶給鄭麗一張新的糖紙, 第三天, 又是一張。 一連幾天, 鄭麗都收到小偉送她的糖紙。 可是鄭麗不知道, 這些糖紙是小偉跑遍了小縣找來的。

終於有一天, 鄭麗拿到小偉的一張糖紙, 說:“這張我早就有了呀!”小偉心裡“咯噔”一下, 假裝不耐煩地說:“我姑剛從北京帶來的, 你怎麼會有?”鄭麗說:“是真的呀!我小學五年級時就已經有了。 ”

小偉心裡七上八下的直打鼓, 還嘴硬:“可能……可能是咱們這兒從北京進的貨吧!”鄭麗詫異地說:“可是糖紙上寫著‘上海產’啊!”

“你怎麼這都不懂!”小偉的語氣很強硬, “上海那麼遠, 產的糖果到我們這裡來, 總要經過北京, 這都不懂, 哼!”鄭麗不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

小聲說:“對不起哦!”

從此, 小偉不敢再去找糖紙送鄭麗了。 時間悄悄地溜走, 這天, 小偉聽班上同學說, 鄭麗要轉學了, 還是轉到外地的學校。 聽到這個消息, 小偉腦子裡亂作一團, 一整天老師講的什麼都沒有聽進去。

晚自習時, 學校突然停電了, 教室裡漆黑一片, 學生們嘰嘰喳喳聊起天來。 小偉拿筆帽捅了捅前面鄭麗的後背, 說:“喂, 聽說你要轉學, 還是去外地?”黑暗中, 鄭麗似乎扭過頭來, 輕輕“嗯”了一聲。

原來是真的, 小偉心裡頓時湧出一陣難言的酸楚, 甕聲甕氣地說:“外地有什麼好啊?”鄭麗說:“我爸媽工作調到鄭州, 我如果不隨他們去, 就要住姑姑家了……”

接著, 小偉和鄭麗都不吭聲了。 教室裡亂了一陣後, 又亮堂起來。 一整個晚上, 小偉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眼眶總是不由自主地濕潤。

幾天後, 鄭麗對小偉說:“火車票買好了, 這個月27號的。 ”小偉沒有說話, 把臉轉向一邊, 望向遠處。

鄭麗上課一直上到26號, 26號下午放學時, 小偉走到鄭麗跟前, 說:“明天我去送你吧!”鄭麗說:“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呢, 你怎麼送呀?”小偉說:“我問過大人了, 你坐火車去鄭州, 還要踅回來從咱們縣經過, 我就在咱們縣等你……”

這時, 兩人走到了校門口, 鄭麗的爸爸正等在那。 小偉突然迅速從兜裡拿出幾顆糖果, 塞到鄭麗手裡, 說:“給, 你路上吃吧。 ”說完, 看了鄭麗一眼, 扭頭便走了。

27號天氣晴朗, 鄭麗隨著爸爸媽媽上了火車, 火車很快開動了。 鄭麗拿出小偉昨天送的糖果, 放在桌子上把玩。 那是六種不同的糖果,

鄭麗看著糖果, 就會想到小偉。

看著想著, 突然, 鄭麗似乎聽到有人喊她的名字, 是小偉的聲音!鄭麗呆了一呆, 朝窗外望去, 竟然看到小偉站在火車道外面的田地裡, 正扯著嗓子大喊鄭麗的名字。

原來, 小偉打聽到了鄭麗的發車時間, 算了火車經過的時間, 來到一處火車經過的田地等鄭麗。 看到有火車駛來, 小偉就放聲大叫。

“小偉, 我在這裡, 我在這裡!”鄭麗也喊了起來, 把腦袋和胳膊伸出窗外, 拼命朝小偉揮手。 小偉慌忙奔跑著追來, 一邊追一邊喊:“鄭麗, 我給你的糖, 你吃了嗎?”

鄭麗心想:我怎麼捨得吃呢?吃完就沒有了呀!這時, 小偉雖然努力追趕, 仍然離火車越來越遠, 鄭麗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她忘了手裡還握著糖果, 等她想起來,剝開糖紙一看,六顆糖果被攥成一團,已經快融化了。

鄭麗轉學後,小偉仍舊保留著收集糖紙的習慣。他見到新鮮的糖紙,便拿回家裡,替鄭麗保存起來,心裡想著等下次見面送給她。可是,鄭麗一直沒有回來。

轉眼,小偉上高二了。這天下午,小偉去書店買資料,無意間一扭頭,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小偉的心狂跳起來:這背影實在太像鄭麗了,真的會是她嗎?這時,那個女孩回過頭來,看到小偉,她驚喜道:“小偉,是你嗎?”原來真的是鄭麗回來了。

兩人到外面找了一個露天冷飲攤坐了下來。鄭麗說,她回來半年了,回來後整天忙功課,初中的同學都沒有聯繫到,也沒有時間去聯絡。

小偉聽著,心裡有許多話想說,最終卻都沒有說,只是問:“你現在還收集糖紙嗎?”鄭麗苦笑了一下:“學習這麼緊張,我爸要我考北京的大學呢,哪還有時間去想這個!”

小偉說:“我這裡有一大把糖紙,你要不要?”鄭麗瞪大了眼睛,說:“好呀,你給我吧。”

小偉笑道:“你想得美呢!我攢了那麼多年,一下給你不是太虧了嗎?我要一張張給你,每給一張,就讓你請一次客!”小偉也在成長,開始學起了幽默。

“那好!”鄭麗也笑道,“請客的事情我先記帳,等我大學畢業掙錢了,一次次還清你。”小偉說:“你家住哪裡,我每天去送你一張。”鄭麗說了家裡的街道和門牌號。小偉一聽,叫起來:“我去上學,正好要經過你家呢!”

鄭麗說:“那你上學時,放一張糖紙到我家門前的茉莉花盆裡吧。”那時候,林志穎的歌《十七歲的雨季》正紅,很多孩子學著歌裡唱的那樣,在自家門前擺上一盆茉莉花。

從這以後,小偉每天早上便多繞一條街,經過鄭麗的門前。小偉說是“正好經過”,其實要多走二十分鐘的路程呢!

鄭麗特意在茉莉花盆裡放了一塊鵝卵石,小偉便將糖紙壓在鵝卵石下麵。將糖紙放好後,小偉總會朝鄭麗家的大門看一會,心裡想,鄭麗就在家裡吧,她起床了嗎?

一個多月後,小偉放糖紙時,見鵝卵石下有一張紙條,是鄭麗給他的留言:“小偉,你暴露啦!鄰居王伯每天晨練,他告訴我爸有個小子總在我家門前鬼鬼祟祟,我爸要抓人了!”

小偉留紙條給鄭麗:“那我不來了,咱們北京見吧,我也要報考北京的大學。記著,北京見!”

小偉在班上的成績只是中等,自從留了那張紙條,他便開始拼命學習。到了高三,小偉終於上升到了班級前五名。高考揭榜,小偉順利地考進了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而鄭麗,也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同一所大學。

兩人一起買了去北京的火車票。火車上,兩人說話不多,只是常常望著對方,然後就莫名其妙地笑了。小偉問鄭麗:“那年你去鄭州,我送你的糖,你吃了嗎?”

鄭麗說:“吃了呀!”小偉問:“那你……怎麼想的?”鄭麗說:“什麼怎麼想,很感動啊,糖都化了,可粘牙呢!”

“糖都化了……”小偉怔住了。

鄭麗看著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輕聲說:“那時候,挺想有個……有個要好的同學跟我說,不要走,然後我就不走了,哪怕住在姑姑家……”

小偉歎了口氣,想一想,又“撲哧”笑了。小偉沒有說,那次,自己用針在每顆糖果上都刻了一個字,六顆糖果六個字,合起來便是:你不要走了吧。

糖融化了,鄭麗沒看到。想來青春就是這樣,有缺憾也有無悔……

等她想起來,剝開糖紙一看,六顆糖果被攥成一團,已經快融化了。

鄭麗轉學後,小偉仍舊保留著收集糖紙的習慣。他見到新鮮的糖紙,便拿回家裡,替鄭麗保存起來,心裡想著等下次見面送給她。可是,鄭麗一直沒有回來。

轉眼,小偉上高二了。這天下午,小偉去書店買資料,無意間一扭頭,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小偉的心狂跳起來:這背影實在太像鄭麗了,真的會是她嗎?這時,那個女孩回過頭來,看到小偉,她驚喜道:“小偉,是你嗎?”原來真的是鄭麗回來了。

兩人到外面找了一個露天冷飲攤坐了下來。鄭麗說,她回來半年了,回來後整天忙功課,初中的同學都沒有聯繫到,也沒有時間去聯絡。

小偉聽著,心裡有許多話想說,最終卻都沒有說,只是問:“你現在還收集糖紙嗎?”鄭麗苦笑了一下:“學習這麼緊張,我爸要我考北京的大學呢,哪還有時間去想這個!”

小偉說:“我這裡有一大把糖紙,你要不要?”鄭麗瞪大了眼睛,說:“好呀,你給我吧。”

小偉笑道:“你想得美呢!我攢了那麼多年,一下給你不是太虧了嗎?我要一張張給你,每給一張,就讓你請一次客!”小偉也在成長,開始學起了幽默。

“那好!”鄭麗也笑道,“請客的事情我先記帳,等我大學畢業掙錢了,一次次還清你。”小偉說:“你家住哪裡,我每天去送你一張。”鄭麗說了家裡的街道和門牌號。小偉一聽,叫起來:“我去上學,正好要經過你家呢!”

鄭麗說:“那你上學時,放一張糖紙到我家門前的茉莉花盆裡吧。”那時候,林志穎的歌《十七歲的雨季》正紅,很多孩子學著歌裡唱的那樣,在自家門前擺上一盆茉莉花。

從這以後,小偉每天早上便多繞一條街,經過鄭麗的門前。小偉說是“正好經過”,其實要多走二十分鐘的路程呢!

鄭麗特意在茉莉花盆裡放了一塊鵝卵石,小偉便將糖紙壓在鵝卵石下麵。將糖紙放好後,小偉總會朝鄭麗家的大門看一會,心裡想,鄭麗就在家裡吧,她起床了嗎?

一個多月後,小偉放糖紙時,見鵝卵石下有一張紙條,是鄭麗給他的留言:“小偉,你暴露啦!鄰居王伯每天晨練,他告訴我爸有個小子總在我家門前鬼鬼祟祟,我爸要抓人了!”

小偉留紙條給鄭麗:“那我不來了,咱們北京見吧,我也要報考北京的大學。記著,北京見!”

小偉在班上的成績只是中等,自從留了那張紙條,他便開始拼命學習。到了高三,小偉終於上升到了班級前五名。高考揭榜,小偉順利地考進了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而鄭麗,也如願以償地考上了同一所大學。

兩人一起買了去北京的火車票。火車上,兩人說話不多,只是常常望著對方,然後就莫名其妙地笑了。小偉問鄭麗:“那年你去鄭州,我送你的糖,你吃了嗎?”

鄭麗說:“吃了呀!”小偉問:“那你……怎麼想的?”鄭麗說:“什麼怎麼想,很感動啊,糖都化了,可粘牙呢!”

“糖都化了……”小偉怔住了。

鄭麗看著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輕聲說:“那時候,挺想有個……有個要好的同學跟我說,不要走,然後我就不走了,哪怕住在姑姑家……”

小偉歎了口氣,想一想,又“撲哧”笑了。小偉沒有說,那次,自己用針在每顆糖果上都刻了一個字,六顆糖果六個字,合起來便是:你不要走了吧。

糖融化了,鄭麗沒看到。想來青春就是這樣,有缺憾也有無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