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邁凱倫最快賽道車:即便我車門是玻璃的,你也看不到我穿著什麼

我知道你很有錢。

花 100 萬美元買賓利, 你可以買到全部來自一棵樹的木材飾板所烘托的奢華享受;花 100 多萬美元買定制房車, 你可以買到容納全家人共同出行的寬廣空間;花 100 萬美元買特斯拉,

你可以買到一個車隊, 一會排成 N 型, 一會排成 B 型。

花 100 萬美元買邁凱倫·塞納, 你只能得到一個恨不得啥也不裝的車架子。

但誰讓人家是最善於製造經典的超跑品牌中最新的 Ultimate(終極)系列車型呢。

我就是喜歡你認為我醜, 還只能看我屁股的樣子

從一開始, 邁凱倫·塞納的任務就是要造出來一台最高賽道性能的邁凱倫。

這個目標無可妥協, 即便你覺得它醜也在所不惜。

空氣動力學是車身上每一根線條的筆觸依據, 如果你覺得怪異, 那只能說自然本就是這樣無情。

緊湊的座艙, 前移的尾翼, 都與傳統旗艦跑車的舒展與修長背道而馳, 誰讓你想要跑的更快呢?

前部燈組被擠在猙獰的前臉末端, 你一眼往上去看到最多的, 是複雜的進氣道設計, 至於為什麼很多部分都被漆上藍色, 是因為這些部分都是動態可變的葉片,

會根據速度狀態的不同進行調整。

側面被各種複雜的棱線和空氣通道所佔領,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空氣伸出援手, 把一切熱量都扇走, 再把整車按在地面。

邁凱倫·塞納的小秘密, 不仔細看是發現不來了。

這是首台採用中央鎖止機構輪轂的邁凱倫,這種輪胎更換方式類似於 F1,除了讓車輛在賽道中使用時能夠更好地得到維護之外,還可以降低輪轂部件的重量。

甚至,車輛的尾翼都是懸吊在支架之上的,好處是尾翼的下表面更為平滑,有助於實現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說到尾翼,車輛的尾部是視覺災難的重災區,繁雜的線條讓你第一時間連尾燈在哪可能都分辨不出來,更不用說那像社會大哥仰首抽煙般的三個排氣管了,怎麼著,不想看你也得看,因為你基本是沒有機會超過去的,不過相信絕大多數車也是看不到兩眼的。

而整車最具話題性的,莫過於門側可以選裝的玻璃面板了,兩塊由康寧玻璃組成的鏤空可以讓司機在過彎或者漂移的時候,輕鬆地看到賽道彎心在哪裡。

已經有無數猥瑣男,在各種猥瑣文章中想像過通過這塊玻璃欣賞副駕妹子裙下風光的場景。

不好意思,這車跑的太快,您可能真看不清。

姑娘對不起,你的包得自己抱著了

兩扇蝴蝶門合上之後,坐在車裡的你會感到吃驚。

吃驚的原因是,老子花了這麼多錢,你就給我看點這個?

遍佈車身的碳纖維材質,是你能看到、聞到和觸摸到的幾乎唯一一樣材質。

正前方的儀錶盤極其克制,或許邁凱倫認為你只需要去踩下油門就好,關注速度有什麼價值呢?

對了,為了給你一點豪華感,這一條液晶螢幕,在點火的時候會緩緩彈起來。

中控台雖然也趕上了當前大液晶屏的快車,但怎麼看怎麼像是拿一個安卓平板臨時裝上來湊數的。

正真會讓你愉悅的,是座椅右側和頭頂上的兩處控制台。

檔位元和駕駛模式的選擇在腿邊一字排開,這一塊面板是與座椅綁定的,目的非常簡單,無論你如何調整座椅,這個控制台與手的距離始終如一。

頭頂上的控制台,靈感來自民航客機,忘了說了,發動機啟停按鈕在頭頂之上,第一次用這車千萬別亂了方寸。

整車唯一的“行李空間”,是賽車座椅之後的僅有的一小塊儲物格,官方資料說是夠兩個車手塞下兩個頭盔和兩件賽車服。

姑娘對不起,你的包得你自己抱著了。

內飾僅有的選裝件,是人與發動機之間的玻璃隔板(不選裝的話就只能看到一塊碳纖維板了),但是我相信所有車主都會選裝的。

買這個車的人,一定會覺得發動機比姑娘好看。

討論這車的動力,記住兩個 800 就行了

年輕人喜歡的身材,一定是極度幹練而又富有力量的。

就像邁凱倫·塞納這樣。

討論它的發動機,只需要記住兩個 800 就夠了:最高輸出功率 800 馬力,峰值扭矩 800 N.m。

而這個資料與之前神車 P1 的那套混動系統不同,它是完全依靠一台汽油機完成的,雖然還是 4.0L V8 雙渦輪增壓,但與之前 720s 上那台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細思極恐,這是邁凱倫史上最狂暴的燃油發動機。

同時,這台發動機還應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幹式油底殼潤滑、平面曲軸、低慣性的輕量化內部元件、雙渦旋渦輪增壓器和電子控制廢氣系統等,都是使馬力如油般被壓榨而出的功臣。

而這輛車的重量只有 1198 千克,意味著每噸車重就有 600 多匹馬力作為堅強的驅動後盾。

在 7 速雙離合變速器的配合下,一切動作都在瞬即之間完成,快到方向盤上都沒有任何多餘的按鈕操作,畢竟你根本沒時間去看一眼。

全新的 RACC 二代(Race Active Chassis Control II)液壓懸掛系統,可以讓本已貼地飛行的車尾再下沉 5 釐米,甚至讓部分輪胎已經陷入車身之中,邁凱倫的提醒可不是玩笑:本模式僅限在非常平順的賽道上使用。

官方資料還沒公佈,但有外媒表示,2.6 秒的 0-100 km/h 加速和 320km/h 的極速,只能算是它的及格線。

對了,這台車可以合法上路,你可以省掉自己買輛卡車拖頭的錢。

如果有車媒告訴你這車已經被搶售一空,那它曾經是騙你

有很多偉人,雖然已經故去,但是名譽卻與自己生命所系的鋼鐵之軀同在。

一如法拉利·恩佐,一如邁凱倫·塞納。

曾經有不少車叫塞納,豐田有一款(Sienna),雪鐵龍也有一款(Xsara)。

但他們的英文都不是,也不配叫 Senna。

愛爾頓·塞納(Aryton Senna)以一己之力讓賽車成為了巴西除足球之外的另一項國民運動,他在 1988、1990 和 1991 年三度奪取 F1 世界冠軍。曾有人評價,“想要在賽道上擊垮塞納的人必須重新發明賽車運動”。

他在生前曾說:“作為一個 F1 車手,你可能會在某個瞬間從這個世界上永遠地消失。你會發現自己實在如宇宙中的塵埃一般微不足道。捫心自問:這一切究竟值得嗎?是否還應該繼續下去?我不止一次地這樣追問自己,答案對我來說非常明瞭:邁出第一步時,我早已接受了如此安排,並進而成為了主宰。”

一語成讖,1994 年 5 月 1 日 14 點 18 分,塞納的賽車在 F1 聖馬利諾大獎賽的比賽中,以時速 300 公里沖向了混凝土護牆,死神在瞬間降臨,一代傳奇就此折翼。

對於賽車史上如此的傳奇,邁凱倫敢於啟用塞納這樣的名號,除了讓塞納的侄子參與開發的噱頭之外,車輛的品質必須萬里挑一。

於是很多車媒宣告此車發佈即售罄,直到上周。

邁凱倫官方在邁凱倫官方粉絲見面會上,宣佈拍賣最後一台塞納,大家才知道原來這車還沒“賣光”。

而最終的一台車以 200 萬英鎊的價格被拍下,這筆錢非常具備人情味,將全部用於資助巴西的貧困兒童。

但對於這種經典車型來說,這個價格一定是它拍賣史上最低的一次。

但是我等凡人也不必煩憂,這還是有很多商機不是。

比如我就發現了一個:我要去做邁凱倫·塞納車門玻璃的保護貼膜去了。

這是首台採用中央鎖止機構輪轂的邁凱倫,這種輪胎更換方式類似於 F1,除了讓車輛在賽道中使用時能夠更好地得到維護之外,還可以降低輪轂部件的重量。

甚至,車輛的尾翼都是懸吊在支架之上的,好處是尾翼的下表面更為平滑,有助於實現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說到尾翼,車輛的尾部是視覺災難的重災區,繁雜的線條讓你第一時間連尾燈在哪可能都分辨不出來,更不用說那像社會大哥仰首抽煙般的三個排氣管了,怎麼著,不想看你也得看,因為你基本是沒有機會超過去的,不過相信絕大多數車也是看不到兩眼的。

而整車最具話題性的,莫過於門側可以選裝的玻璃面板了,兩塊由康寧玻璃組成的鏤空可以讓司機在過彎或者漂移的時候,輕鬆地看到賽道彎心在哪裡。

已經有無數猥瑣男,在各種猥瑣文章中想像過通過這塊玻璃欣賞副駕妹子裙下風光的場景。

不好意思,這車跑的太快,您可能真看不清。

姑娘對不起,你的包得自己抱著了

兩扇蝴蝶門合上之後,坐在車裡的你會感到吃驚。

吃驚的原因是,老子花了這麼多錢,你就給我看點這個?

遍佈車身的碳纖維材質,是你能看到、聞到和觸摸到的幾乎唯一一樣材質。

正前方的儀錶盤極其克制,或許邁凱倫認為你只需要去踩下油門就好,關注速度有什麼價值呢?

對了,為了給你一點豪華感,這一條液晶螢幕,在點火的時候會緩緩彈起來。

中控台雖然也趕上了當前大液晶屏的快車,但怎麼看怎麼像是拿一個安卓平板臨時裝上來湊數的。

正真會讓你愉悅的,是座椅右側和頭頂上的兩處控制台。

檔位元和駕駛模式的選擇在腿邊一字排開,這一塊面板是與座椅綁定的,目的非常簡單,無論你如何調整座椅,這個控制台與手的距離始終如一。

頭頂上的控制台,靈感來自民航客機,忘了說了,發動機啟停按鈕在頭頂之上,第一次用這車千萬別亂了方寸。

整車唯一的“行李空間”,是賽車座椅之後的僅有的一小塊儲物格,官方資料說是夠兩個車手塞下兩個頭盔和兩件賽車服。

姑娘對不起,你的包得你自己抱著了。

內飾僅有的選裝件,是人與發動機之間的玻璃隔板(不選裝的話就只能看到一塊碳纖維板了),但是我相信所有車主都會選裝的。

買這個車的人,一定會覺得發動機比姑娘好看。

討論這車的動力,記住兩個 800 就行了

年輕人喜歡的身材,一定是極度幹練而又富有力量的。

就像邁凱倫·塞納這樣。

討論它的發動機,只需要記住兩個 800 就夠了:最高輸出功率 800 馬力,峰值扭矩 800 N.m。

而這個資料與之前神車 P1 的那套混動系統不同,它是完全依靠一台汽油機完成的,雖然還是 4.0L V8 雙渦輪增壓,但與之前 720s 上那台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細思極恐,這是邁凱倫史上最狂暴的燃油發動機。

同時,這台發動機還應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幹式油底殼潤滑、平面曲軸、低慣性的輕量化內部元件、雙渦旋渦輪增壓器和電子控制廢氣系統等,都是使馬力如油般被壓榨而出的功臣。

而這輛車的重量只有 1198 千克,意味著每噸車重就有 600 多匹馬力作為堅強的驅動後盾。

在 7 速雙離合變速器的配合下,一切動作都在瞬即之間完成,快到方向盤上都沒有任何多餘的按鈕操作,畢竟你根本沒時間去看一眼。

全新的 RACC 二代(Race Active Chassis Control II)液壓懸掛系統,可以讓本已貼地飛行的車尾再下沉 5 釐米,甚至讓部分輪胎已經陷入車身之中,邁凱倫的提醒可不是玩笑:本模式僅限在非常平順的賽道上使用。

官方資料還沒公佈,但有外媒表示,2.6 秒的 0-100 km/h 加速和 320km/h 的極速,只能算是它的及格線。

對了,這台車可以合法上路,你可以省掉自己買輛卡車拖頭的錢。

如果有車媒告訴你這車已經被搶售一空,那它曾經是騙你

有很多偉人,雖然已經故去,但是名譽卻與自己生命所系的鋼鐵之軀同在。

一如法拉利·恩佐,一如邁凱倫·塞納。

曾經有不少車叫塞納,豐田有一款(Sienna),雪鐵龍也有一款(Xsara)。

但他們的英文都不是,也不配叫 Senna。

愛爾頓·塞納(Aryton Senna)以一己之力讓賽車成為了巴西除足球之外的另一項國民運動,他在 1988、1990 和 1991 年三度奪取 F1 世界冠軍。曾有人評價,“想要在賽道上擊垮塞納的人必須重新發明賽車運動”。

他在生前曾說:“作為一個 F1 車手,你可能會在某個瞬間從這個世界上永遠地消失。你會發現自己實在如宇宙中的塵埃一般微不足道。捫心自問:這一切究竟值得嗎?是否還應該繼續下去?我不止一次地這樣追問自己,答案對我來說非常明瞭:邁出第一步時,我早已接受了如此安排,並進而成為了主宰。”

一語成讖,1994 年 5 月 1 日 14 點 18 分,塞納的賽車在 F1 聖馬利諾大獎賽的比賽中,以時速 300 公里沖向了混凝土護牆,死神在瞬間降臨,一代傳奇就此折翼。

對於賽車史上如此的傳奇,邁凱倫敢於啟用塞納這樣的名號,除了讓塞納的侄子參與開發的噱頭之外,車輛的品質必須萬里挑一。

於是很多車媒宣告此車發佈即售罄,直到上周。

邁凱倫官方在邁凱倫官方粉絲見面會上,宣佈拍賣最後一台塞納,大家才知道原來這車還沒“賣光”。

而最終的一台車以 200 萬英鎊的價格被拍下,這筆錢非常具備人情味,將全部用於資助巴西的貧困兒童。

但對於這種經典車型來說,這個價格一定是它拍賣史上最低的一次。

但是我等凡人也不必煩憂,這還是有很多商機不是。

比如我就發現了一個:我要去做邁凱倫·塞納車門玻璃的保護貼膜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