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宋奸臣丁謂是怎麼倒臺的?扳倒他的王曾使上了諜戰片才有的手段

丁謂算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奸臣和權臣, 他在位時候排除異己, 欺上瞞下做了不少壞事, 溜須宰相說的就是此人。 不過丁謂的倒臺是頗有戲劇性, 充滿了鬥智鬥勇, 放在今天都可拍成一部諜戰片了。

話說北宋自宋真宗死後, 有一段時間章獻劉太后和年幼的宋仁宗一起坐朝聽證。 當時丁謂主持朝政, 權勢極大, 出現了權勢震主的現象, 而太后和宋仁宗都被蒙蔽毫不知情。

宋朝其實出的奸臣也不少

丁謂有位副手名叫王曾, 此人對丁謂百般討好, 諂媚無比, 受到了很多人的鄙視。 王曾有個奇怪的現象, 那就是每次和丁謂聊天的時候, 都是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 時不時還會擠出幾滴眼淚, 丁謂問他原因他也不說為什麼, 一直在吊人家胃口。

王曾是北宋名相, 狀元出身

有一次, 丁謂實在忍不住了, 逮住王曾一定要問出個子丑寅卯出來。 王曾沉默了許久, 只得開口:“這事說出來挺不好意思的。 其實我自小家境貧寒, 和姐姐相依為命長大, 感情很深。 我的姐姐後來生了個不肖之子, 在軍隊當一個低賤的小卒子(北宋軍人的地位很低), 受了不少棍棒之苦。 我姐姐每次都要提起這個外甥, 想讓我幫幫他。

”說完, 王曾的眼淚又流了出來。

丁謂聽後也覺得王曾挺不容易的, 說道:“既然如此, 那你為何不請求太后和皇上把你外甥的軍籍除掉呢?”

王曾歎道:“我在京城為官, 卻有一個如此下賤的外甥, 說出來豈不是侮辱了朝廷, 我羞於開口啊!”

丁謂安慰他說:“此乃人之常情, 你不用感到羞愧, 還是找機會早點和太后和皇上說吧。 ”

自此以後, 丁謂就時時提醒王曾找機會向上求情, 而王曾每次都鼻涕眼淚一把抓地拒絕說:“我還是羞於開口啊。 ”有好幾次, 丁謂甚至把時間都安排好了, 就等著王曾稟報, 可都被推掉了。

如此經過數次, 丁謂也急了, 有一天他直接就罵王曾:“你外甥現在天天受苦, 這事怎麼能緩呢?你今天必須把這事說了, 我在宮門外等你。

”王曾看這次推不掉了, 只得在散朝後獨自留了下來。 結果出人意料的是, 王曾這一留竟然留了很長時間, 連太后和皇帝吃飯的時間都耽擱了。

那王曾為什麼留這麼久呢?原來他稟報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家事, 而是把丁謂盜權奸私的一樁樁惡行全向劉太后和宋仁宗說了。 王曾最後說道:“丁謂此人陰險狡詐, 人又聰明, 這樣下去, 將會出現大變的。 太后和陛下如果還不當機處置, 到時候不但我們這些臣子性命難保, 恐怕就連江山社稷也要改姓了。 ”劉太后聽了王曾的彙報, 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被丁謂蒙蔽著, 當場大怒, 立刻下決定要處置丁謂。

劉太后

再說那邊的丁謂, 他在宮門外等了好久, 見王曾一直不出來, 這才反應過來了, 死命地跺腳道:“這下完蛋了, 這下完蛋了, 一切都來不及了!”他到此時方才明白王曾早就計畫好了一切, 什麼外甥什麼姐姐都是假的, 早就把對付自己的計畫制定好了。 王曾一邊用計蒙蔽自己, 一邊在積蓄力量等待機會, 這次算是徹底被他賣了。

而王曾彙報完後出來後看到丁謂站在門外,立刻更改了對丁謂一貫阿諛奉承的態度,橫眉冷對,怒眼相向,連揖也不作,直接揚長而去。

溜須宰相說的就是丁謂

看見王曾離去,丁謂也是無奈地回去了。到家後的他自感上頭將要降罪,回去後立刻向馮拯等人求助說:“諸位一定要救救我,我丁謂全家老小的性命就全靠諸位了。”他的感覺還真靈,太后本來打算誅殺丁謂的,而馮拯受人之托後一直在幫丁謂開拓,後來還是王曾定下了處置計畫。最終的結局是丁謂先被貶出京城到西京(洛陽)為官,後馬上又被貶到崖州(海南三亞),最後死在了外地。

秦史公評論說:如果丁謂一開始就防備王曾,他怎麼會有如此大禍呢?可見王曾的權謀之術在丁謂之上呢!不過多行不義必自斃,丁謂為臣不端,受到這樣的報應也是應該的。

歷史真有趣!

而王曾彙報完後出來後看到丁謂站在門外,立刻更改了對丁謂一貫阿諛奉承的態度,橫眉冷對,怒眼相向,連揖也不作,直接揚長而去。

溜須宰相說的就是丁謂

看見王曾離去,丁謂也是無奈地回去了。到家後的他自感上頭將要降罪,回去後立刻向馮拯等人求助說:“諸位一定要救救我,我丁謂全家老小的性命就全靠諸位了。”他的感覺還真靈,太后本來打算誅殺丁謂的,而馮拯受人之托後一直在幫丁謂開拓,後來還是王曾定下了處置計畫。最終的結局是丁謂先被貶出京城到西京(洛陽)為官,後馬上又被貶到崖州(海南三亞),最後死在了外地。

秦史公評論說:如果丁謂一開始就防備王曾,他怎麼會有如此大禍呢?可見王曾的權謀之術在丁謂之上呢!不過多行不義必自斃,丁謂為臣不端,受到這樣的報應也是應該的。

歷史真有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