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死前,為什麼要吃一口燒餅?原來和一個800年的預言有關

中國幾千年歷史中, 有幾個人你不得不佩服, 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之一, 他沒有任何背景, 家裡有多窮不說, 正處年幼父母卻雙亡, 跟兄長頂著個木板連給父母安葬的地方都沒有, 直到後來淪落成了乞丐到處要飯, 受人白眼。 然而朱元璋從社會的最底層一路爬上來, 竟然爬到了這個國家的最頂峰, 在中國歷史上再也難找到這樣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朱元璋的成功也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 這個人就是劉伯溫, 當年, 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處州, 胡大海是一個愛惜人才的將領, 他聽說附近有幾個隱士很有才能, 於是派人去請, 所謂隱士, 是指神龍見首不見尾, 別人已經吃完午飯, 他還在洗臉的那種人, 未必真有本事, 但是多一個幫助總是好的, 這幾位隱士的名字分別是葉琛、章溢、劉伯溫, 從此朱元璋就和劉伯溫認識了。

朱元璋見劉伯溫有經天緯地之才,

於是重用了他, 後來劉伯溫在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歷史活動中發揮了智囊的作用, 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朝建立後, 劉伯溫建議實行的衛所制度, 加強了皇帝對軍隊的控制, 對於鞏固朱元璋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劉伯溫重視文學之於社會的能動作用, 其經世致用的文學思想對於掃蕩元季文壇纖弱之風, 為明初新一代文風之振起, 在理論上起了開道的作用。

但是再偉大的人也有死去的一天, 但是劉伯溫在臨時的時候, 提出了一個要求, 他想吃一口燒餅,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和一個800年的預言有關, 劉伯溫曾經有一個預言叫《燒餅歌》, 它預言了1368年之後的800年發生的重大事情, 劉伯溫臨時前要吃一口燒餅也是為了提醒世人, 他的預言都會實現, 讓人們做好準備。

《燒餅歌》是怎麼來的呢?在1368年的一天, 朱元璋將吃了一口的燒餅用碗蓋住, 然後問劉伯溫:“先生深明數理, 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只見劉伯溫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 曾被金龍咬一缺,

此食物也。 ”打開一看, 果然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的燒餅, 朱元璋佩服劉伯溫的本事, 於是問劉伯溫朱家的天下以後會怎麼樣, 在朱元璋給了他免死金牌後, 劉伯溫就作了《燒餅歌》, 預言了今後800年發生的重大事情。

有人評價劉伯溫和諸葛亮類似,

現在看來也確實如此, 一樣的具有極高的治世和謀略水準, 一樣的有文學才華, 一樣的教完老子教兒子, 一樣的頗通術數之學, 也一樣因為這些而被後人神化, 不同之處在于劉伯溫沒有鞠躬盡瘁的托孤史,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老朱太能活, 太子都死了他也沒死。 劉伯溫在65歲時候去世了, 後來明武宗追封他為太師, 諡號文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