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安石期市鎮—獅子岩由來的美麗神話傳說

石期市鎮是幸運的, 早在一千年前, 以一個獅子岩吸引了一代賢相、千古名臣寇准的視線, 開始了它的歷史文化之旅。 清光緒《東安縣誌》載:獅子岩乃“驛路所經,

有三洞, 第一洞左有石如磬, 第二洞右有石如碓, 第三洞有穴如月, 皆異境也。 古有朱陵寺, 宋謫相寇准有詩”。

在石期市鎮郊湘江右岸上, 有一座怪石嶙峋的石頭山, 山上古木森森, 隱約可見一方寶刹, 這就是獅子嶺和建于唐宋時代的朱陵寺(早就已經沒有寺了)。 從山的對岸烏沙洲看這座山, 活象一頭雄獅張開血盆大口, 虎視眈眈地蹲在河邊。 那血盆大口就是名聞遐邇的千古名勝獅子岩。 岩口右邊的臨淵絕壁上, 有明萬曆年間東安縣令朱應辰的題額:“獅子岩”。

傳說舜帝從東安的金鳳山(今舜皇山)乘竹筏去了九嶷, 他的坐騎雄獅見主人久久不歸就去尋找。 走到石期驛站天黑了, 就歇在湘江邊。 大約半夜時分, 對岸烏沙洲的羊群騷動起來, 間或還有羊的哀鳴。 雄獅睜眼一看, 原來是一隻猛虎在叼羊。 養羊人是一老漢, 眼睜睜地看著老虎將羊叼去。 雄獅觀察了幾夜, 夜夜都有虎來。 眼看著老漢的羊群一天天減少, 雄獅就大吼一聲, 躍躍欲出, 老虎嚇壞了,

再也沒敢來。 第八天清晨, 雄獅正想繼續趕路, 九嶷那邊傳來舜帝已崩的噩耗, 雄獅覺得再去已沒什麼意思, 不如留在這裡為百姓護羊。 久而久之, 就化成石頭山。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 身為參知政事(副宰相)後封萊國公的寇准被讒罷相, 到道州(今湖南道縣)當刺史。

他能詩善文, 在遊賞獅子岩和朱陵寺時, 即興賦詩一首盛讚這裡“山深微有徑, 樹老半無枝。 望遠雲常瞑, 淡空日易移”。 自寇公以後, 遊人不絕于道, 至今洞內還有古人題刻多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