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的出土,為孫權殺關羽逼退蜀軍提供了最新證明

我國的湖南長沙市是個處處有文化的歷史名城, 在這裡, 建築工地常常會挖出各種各樣的文物, 往往成為考古工作的發源地。

1996年11月, 長沙市五一廣場走馬樓街平和堂商廈的工地上正一片忙碌。 這裡將建起一座外商投資的商廈, 走馬樓街50號也在施工範圍內。

17日, 工地附近一面牆壁往外滲水, 工地負責人決定在旁邊挖一個蓄水池, 把水先泄到那裡。 晚上的時候, 在這裡搞發掘調查的考古人員路過工地, 當他們巡視到挖了一半的蓄水池時, 不由得大吃一驚, 只見挖出的淤泥中, 竟然露出了一些竹片, 這不是古代的竹簡嗎?

大家趕緊仔細查看, 在那些竹簡上認出了嘉禾三年的記錄, 這可是三國時期孫吳孫權的年號。 繼續考察, 考古人員發現這是一口古井。 工地現場不能再施工了, 得趕緊讓位給考古隊進行搶救式發掘。

經過一系列搶救發掘, 發現這口古井底部有一個長0.93、寬0.9、高0.58米的方形木井圈, 周圍還有用木板做成的井壁, 看起來應該是一個專門儲藏東西的倉庫。

直到現在, 走馬樓出土的三國吳簡才清理完畢, 清理出來的簡牘大約有14萬片, 遠遠超過了我國以前出土的所有簡牘之和, 是我國文獻檔案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被稱為繼殷商甲骨文、敦煌寶庫文書、居延漢簡、故宮明清檔案之後“中國古代文獻的第五次重大發現”。

經過對這些竹簡內容以及形式的研究, 專家們一致認為它們很有可能是孫武當地政府的文書檔案, 應該是戰亂時期不知何故掩埋下去的, 在經過了1700多年, 又從地下回到了人間。

大家都知道,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混戰, 三國鼎立後也是連年征戰。 在戰爭中, 許多資料都被丟棄或焚毀, 這為後人研究歷史增加了諸多困難。 幸而有陳壽作的《三國志》, 但該書對吳國的記述較單薄。

從目前整理出來的資料中可以看出, 這批竹簡記載的事件多發生在黃龍元年(229年)到嘉禾六年(238年)之間, 也就是孫權掌管江東時代的鼎盛時期。

這些長短不一、寬窄各異的簡牘上, 記載了當時吳國長沙郡下屬各縣的賦稅、戶籍、司法等情況, 為研究江東孫吳政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會風俗、經濟地理等情況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這些史料的年代說明了在西元229年以後, 蜀軍已經退出了長沙, 湖南地區已歸孫吳政權所有, 為史書所記載的孫吳殺掉關羽而逼退蜀軍之事提供了最新的證明。

走馬樓地區出土的竹簡, 大大超過了《三國志-吳書》上的記載, 補充了《三國志》及其注的缺失, 為我們研究孫吳的歷史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歷史資料。 隨著學者對三國吳簡的釋讀工作進一步開展,學術界對三國歷史的研究也將越來越深入,說不定,我們以後還要因此改寫已經出版的三國史書呢。

本文參考文獻:《中華考古事典》

隨著學者對三國吳簡的釋讀工作進一步開展,學術界對三國歷史的研究也將越來越深入,說不定,我們以後還要因此改寫已經出版的三國史書呢。

本文參考文獻:《中華考古事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