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學用到人性上會怎麼樣?源自於內心的自私

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事, 就不應該對別人做;

對於自己喜歡的事, 應該也要適應施予別人。

當我們對別人, 做自己喜歡的事, 別人因此而感到快樂、平安和福報, 這就是行善; 如果我們將自己不喜歡的事加在別人身上, 別人有感覺到痛苦、煩惱、病痛、災難等等, 這就是作惡。

行善積德不是沒有回報, 也許今代人積德, 後代人才德福, 不論長短不論高度不論硬度, 得到的東西都是不知不覺中得到。

如果你行點德積一點善, 就索取回報, 那與作惡有何不同呢?

作惡多端, 今天你得意忘形, 明天見到棺材就落淚, 今生沒有報應,

必報後代身上。

善與惡的分別, 不在於外在形象的好壞, 也不是因為外在供養或佈施物的體積大小, 而大多數是決定於內心的動機。

內心的不安從何而來呢?

是因為我們的念頭傾向於負面。

有時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曾有過這樣的念頭。

簡單講, 人的思想有兩種, 一種會帶給你快樂, 一種帶來傷痕累累的“善”和“惡”的念頭。

人都期望別人對自己很好, 對自己忠誠, 不要欺騙自己, 卻常常通過強壓和奪取的方法, 來降伏不喜歡的一切, 如工作中的爭鬥、生活中的不如意, 生意上的失利等等。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用力打壓的越厲害, 傷己的反作用力越強大。

人類被自己過度傲慢、自負的情緒欺騙了, 傲慢到以為能征服地球,

甚至征服宇宙, 老是想用征服者的心態去面對大自然。 比如登山:“我征服了珠穆朗瑪峰!”你確信這山你能征服嗎?你只不過是曾從那兒跨過而已, 怎麼敢說征服?很多人喜歡用征服者或掠奪者的心態對待人事物, 不懂得用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這樣吃苦的只能是自己。

——————源自於內心的自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