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玉蘭芳菲(現代故事)

陽春三月, 鶯飛草長。 杭州西湖六公園的廊亭內, 幾個老人正坐在那兒享受著他們的悠閒時光。 一會兒, 進來了一個六十多歲的大媽。

只見她面目清朗, 精神矍鑠。 她的手中推著一輛嬰兒車, 車內坐著個胖嘟嘟、生著一對黑溜溜大眼睛的娃娃, 惹人喜愛。 閒聊的老人們一下子被這可愛的寶寶吸引住了, 好奇地問長問短。

“是男孩還是女孩?”

“多大啦?”

“是男孩。 剛剛滿13個月。 ”大媽喜滋滋地回答。

“是你的孫子還是外孫?”又有人問。

“是我孫子, ”大媽邊坐下邊自豪地說, “也是我外孫。 ”

“啊?”老人們聽不懂她的話, 一個個驚奇地看著她。

“他的母親是我兒媳, 又是我女兒;他的父親是我兒子, 又是我女婿。 你們說, 這個孩子是我孫子還是外孫?”大媽笑著說。

究竟怎麼回事?老人們越聽越糊塗了, 非要她說個明白不可。

“唉, 說來話長啊!我們的這些事都可以編一齣戲文啦。 ”大媽感歎地說。

她看著前面碧波蕩漾的西湖水, 向這些陌生的朋友們講述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執意的兒媳

大媽名叫倪秀珍, 今年64歲。 家原在上海郊縣的一個鄉村, 村裡人管她叫珍嫂。

珍嫂有個令人羡慕的家庭。 丈夫李泉根不僅農活做得好, 而且還會竹篾活, 忙時農田裡幹, 閒時編個席子、籃子什麼的拿到集市上賣, 每年的收入比起周圍人家來總要多出幾成。 更讓他們自豪的是, 他們有個爭氣的兒子。 兒子叫李明, 從小聽話、愛讀書, 小學、初中、高中, 班裡年年考第一, 是村裡第一個考上名校浙江大學的高才生。 畢業後他在杭州一家外資企業工作。 不久認識了同樣是浙江大學畢業留杭工作的寧波姑娘周玉蘭, 戀愛了兩年, 他們倆幸福地結了婚,

建立了小家庭。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就在李明和玉蘭結婚剛滿一年零一個月的時候, 一場意外的車禍奪去了李明的生命。 玉蘭傷心欲絕自不必說, 珍嫂夫婦痛失唯一的愛子, 白髮人送黑髮人, 讓他們倆如遇天塌。 好在玉蘭仍一如既往地關愛兩位長輩, 三天兩頭打電話來問長問短, 逢長假, 她必要趕來上海郊縣看望公公婆婆, 讓老兩口備感溫暖, 心上的傷痛也慢慢有所平復。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本來身體一直好好的李泉根, 突然被查出患了不治之症。 家裡的錢用光了不說, 還變賣了全部家產, 卻仍未能留住他的生命。 珍嫂哭得死去活來, 幾次想一根繩子了結了自己跟隨丈夫而去,

是村裡人好說歹說才勸住了她, 但她心灰意冷, 對生活再無半點熱情。

短短三年之間, 李家接連失去兩位男人, 留下了兩個寡婦, 只是一個在城裡, 一個在鄉下。 一個原本興旺富足的家庭, 頃刻間變得殘敗不堪、殘缺不全。 也許是喪子之後又喪夫, 對珍嫂打擊太大, 珍嫂常常產生一種莫名的頭暈症狀。 有時好好的, 但突然之間會感到天旋地轉, 眼前發黑, 站立不住, 眩暈時間雖不是很長, 但對珍嫂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很大威脅。 一次, 珍嫂暈倒時頭部恰好磕在凳子角上, 流了不少血, 幸好被鄰居發現及時救起, 不然後果難測。

村長是個熱心腸人。 他見珍嫂身邊沒有一個親人, 而又患著這種稀奇古怪的毛病, 很是為她擔心, 有心想說服珍嫂住進鄉里的敬老院。

玉蘭每次回鄉都拜託村長多多關照她婆婆, 如有什麼事及時與她聯繫, 所以村長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玉蘭。 電話裡不大說得清楚, 玉蘭與村長約定, 雙休日趕回來具體商談。

那個週六傍晚, 周玉蘭匆匆趕到了這個曾經的婆家, 只見家徒四壁, 婆婆憔悴不堪, 心裡不禁一陣酸楚。 村長和幾位長者已在。 看樣子, 他們已和珍嫂談過話了。

村長告訴玉蘭, 她婆婆已同意去敬老院。 至於家中的一點田地, 村裡會妥善處理。 那三間房屋, 村裡也會幫助照看好。 現在就想聽聽玉蘭的意見。

玉蘭很感激村裡對她婆婆的關心、幫助, 也感激村長考慮周到, 工作細緻。 但她對她婆婆去敬老院不同意。

“因為, 一, 我剛才先去了鄉敬老院瞭解情況, 那兒雖然有服務人員,也有醫護人員,但整體來說,條件和環境不是很理想,而且那裡七八十歲的老人居多,我媽還年輕,才剛剛滿60歲,顯然不太適合去那裡;二,那裡接收的一般都是沒有親人的孤寡老人,但婆婆不是,她還有我;第三,我知道,我媽內心並不喜歡去敬老院。在三年前一次聊天時我親耳聽媽說過。所以——”玉蘭看著珍嫂,言辭懇切地說,“媽,我決定帶您去杭州,和我在一起生活。”

“不,不,”珍嫂一聽玉蘭這麼說,連連反對,“你一個人已經夠苦的了,我不能再連累你。”珍嫂有一句話沒說出來,她心裡很清楚:兒子已死去多年了,這兒媳實際上已不再是自己的兒媳了,以後她還要做別人的兒媳,我怎能一直拴住玉蘭不放呢?

“跟玉蘭去杭州,當然是最好的。但……”村長說,“玉蘭,恐怕你會有所不便。”

“不,不,我不去杭州,我還是去敬老院。”珍嫂態度堅決。

“媽,我求您了,跟我去杭州吧!”玉蘭一下子跪在珍嫂面前,哭道,“李明在世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心願,將來接爸爸媽媽來杭州養老。雖然李明現在不在了,但我還在呀!媽,如果您覺得我不再是您的兒媳,那麼,就讓我做您的女兒好嗎?母親與女兒還有什麼見外的呀!媽,難道您要我做一個不孝的女兒嗎?媽!……”

“玉蘭,我的好孩子!你起來,媽答應你。”珍嫂淚流滿面,與玉蘭擁抱在一起。

“珍嫂,你就放心地去杭州吧,這裡有我們呢。”村長及在座的都頻頻點頭,眼睛裡淚光閃閃。

蹊蹺的電話

玉蘭的家在杭州東河旁的長風公寓樓內。這房子還是她與李明結婚時買的,首付12萬,剩下的30萬由銀行貸款,他們小夫妻倆分期支付。李明一走,每月付房款的任務落在玉蘭一人肩上。好在玉蘭在銷售部工作,除基本工資外還有提成,所以經濟壓力還不是十分大。這房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總面積雖才五十多平方米,但光線充足,環境幽靜,站在前面的陽臺上,可望見東河邊垂柳依依,青磚鋪就的小路曲折蜿蜒。而前面百米遠處,是一所白牆紅瓦十分漂亮的小學,隱隱傳來陣陣讀書聲或歌唱聲,讓人感到勃勃生氣。

因珍嫂的到來,玉蘭將房間重新作了調整。她把前面帶陽臺的一間讓給了婆婆,而自己搬到了後面原用作書房的那間。珍嫂過意不去,搶著要住後間,但玉蘭不由分說安置好了一切,說:“媽,你看,這前房間有陽臺,有電視機,活動餘地也大。您整天在家裡,這樣方便多了,而我,反正只是晚上在家,用不著的。這叫合理分配,物盡其用。”珍嫂拗不過玉蘭,只得同意。

玉蘭要上班,怕婆母一人在家有什麼意外,她征得社區物業管理委員會同意,請人在家安裝了一個報警器。在家中只要一按按鈕,大門口的保安就能聽到鈴聲,就能知道她家有情況。而玉蘭同時將自家的門鑰匙以及她的手機號碼留在了保安室。為消除婆母寂寞,玉蘭增訂了好幾份報紙和雜誌,還買來了毛衣針和五顏六色的毛線,供婆母編織消遣。逢休息日,玉蘭就帶婆母去西湖邊、公園裡遊玩。另外,她還做了一張卡片,讓婆母一人出門時隨身帶上,上面寫有與玉蘭的聯繫方式。

珍嫂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雖說開始時有一點不習慣,但慢慢地她也適應了。玉蘭第一天下班時帶回來的菜,她第二天洗洗弄弄,中午她自己一個人隨便吃一點,晚上則做好一頓可口的飯菜等著玉蘭回來。家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搞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閒置時間,看看報紙雜誌,看看電視,打打毛線,或到陽臺上看看風景,聽聽歌聲。她覺得,生活是如此充實、美好。她想,神仙的日子也不過如此吧?而玉蘭每天回來看著整潔的家,吃著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也是很享受,與婆母有說有笑,她說:“媽,您一來,我這個家才像個家,本來跟狗窩沒什麼兩樣!”不知不覺中,珍嫂打心底裡把玉蘭當成了自己的女兒。

但慢慢地,珍嫂又覺得少了點什麼。這天晚上吃飯時,珍嫂說:“玉蘭,阿明不在已這麼多年了,你該再找一個合自己心意的人才是啊。眼看著你年紀也一年比一年大了,我也急著想抱外孫了!”

“媽,我已……”玉蘭的臉一下紅了,“我現在正在談呢。他是省級機關的一名幹部,和我同年,剛離異的。”

“哦,這好啊!”珍嫂一聽喜出望外,“那可得抓緊點呀!”

這一天,珍嫂正在洗菜,忽聽家中的電話響個不停,便去接聽:“你找玉蘭的吧?她去上班啦。”

“你是誰?你是周玉蘭的什麼人?”對方是個女的,似乎很好奇地問。

“我是玉蘭的——娘。”珍嫂回道。

“哦,是玉蘭的母親呀!”對方很是親切的樣子,“我說呢,玉蘭以前的婆婆怎麼會跟玉蘭住一起呢?最多也就幾天時間,不會住長的。不然,這倒真成了老拖油瓶了!”

“這——”珍嫂聽到這麼尖刻的話,心裡一怔,一時不知說什麼好。以前舊社會裡母親改嫁時拖兒帶女的被叫做“拖油瓶”,若玉蘭再嫁時拖著個婆婆,還真有點像“拖油瓶”了。

“玉蘭媽媽,”對方還在咋咋呼呼,“你知道嗎,玉蘭主動要求從銷售部調到後勤部,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這樣做,不僅收入少了,而且本來就要升銷售部經理的,現在也要泡湯了。難道她只是為了不用再出差而能每天回到家嗎?玉蘭媽媽,你說值不值?”

“哦,”珍嫂不置可否地答道,“你是——”

“我是玉蘭的好姐妹。”對方擱了電話。

放下電話,珍嫂感到心裡一陣痛,緊接著覺得天旋地轉起來。自從來到玉蘭的家,頭暈病只發過一次。那次玉蘭在家,扶她沙發上躺了一陣,很快就恢復了。今天又感到了暈眩,她本想去按鈴,但一想,可以不打擾別人還是儘量不去打擾,於是自己扶著沙發半躺了下來。還好,過了一會兒,慢慢恢復了過來。

“媽,您是不是不舒服?”玉蘭下班回來,見婆母臉色不好,飯也只吃了一點點,有些疑問。

“沒有。可能是我剛才吃了一個蘋果,肚子不餓的緣故。”珍嫂不想讓玉蘭為自己多操心。

這個女人打這個電話來什麼意思呢?玉蘭是不是調了工作?調工作是不是為了我?一連串的疑問一直在珍嫂的心頭盤旋。可奇怪的是,接下來的五天,天天有電話打進來,但一聽到珍嫂問“你找誰”,對方什麼也不說就掛了電話。

那天玉蘭下班回來,破天荒地拿出一瓶白酒,說要與娘好好慶祝慶祝。珍嫂從未見玉蘭喝過酒,就是在與兒子結婚的宴席上也是滴酒不沾的,今天怎麼突然喝起酒來了?珍嫂自然不會喝酒,但見玉蘭一杯接一杯地往嘴裡送,嚇壞了。聯想到這幾天這些奇怪的電話,她再也忍不住了。

“玉蘭,你是我的女兒,你跟娘說實話,你是不是為了能天天回來照顧我,放棄了經理的機會,而調去做後勤工作?”

“媽,您想哪裡去了!”玉蘭已有幾分醉意,“經理有什麼好當的?我才不要呢。去後勤部,可以工作和家庭兼顧,不去才是傻瓜呢。哎,媽,您怎麼知道的?”玉蘭突然覺得很奇怪。

於是,珍嫂把那天自稱是玉蘭好姐妹的電話,以及這幾天只顧打來卻又無人說話的蹊蹺電話的事,一一說了出來。

“肯定是她!”玉蘭又一杯酒喝了下去,“幸好今天我炒了他!”

“炒了——他?什麼炒了?”珍嫂聽不懂玉蘭說什麼。

“就是那個男——朋友。他一聽我請調工作,就不舒服,一聽說您在我——這兒,就有——意見。與這種人,還、還有什麼好說的?我,我就與他拜拜了……”

啊,原來是玉蘭與男朋友分手了!怪不得她今天的情緒特別反常。

原來,玉蘭談的這個男朋友是玉蘭的一位同事介紹的。這位同事是玉蘭男朋友的表姐。當她知道玉蘭為了照顧以前的婆婆,不僅把她接到了杭州,而且不惜犧牲自己前途,請調工作,便將這些事一一告訴了她表弟。她表弟難以接受玉蘭帶有一個前夫的婆婆,於是讓表姐打電話給玉蘭的這位婆母。那天他表姐明知玉蘭家接電話的就是玉蘭的婆母,卻假意把她當成是玉蘭的母親,而把這些話說給她聽,意在把她趕走。以後連續幾天又打電話過來,就是為了看看玉蘭的婆母走了沒有,離開玉蘭家了沒有。見她還在,她的表弟——玉蘭的男朋友就約了玉蘭,明確把這事提了出來,說他愛玉蘭,但要玉蘭在他與她的婆母之間做個選擇。玉蘭當然傷心,但她還是毫不猶豫選擇了留下婆母。

這些細節,珍嫂是後來才知道的,但當天玉蘭半醉時的一番話,她也聽明白了七八分。這一天晚上,珍嫂一夜沒合眼。

熱心的老闆

珍嫂悠悠醒來,卻發現自己躺在一家醫院裡。

我這是怎麼啦?

珍嫂終於想起來了:早上,玉蘭離家去上班後不久,自己就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出門了,臨走,給玉蘭留下了一張字條——

玉蘭,我不能再拖累你了。我走了,回鄉下去了。你不要再找我。

珍嫂關上門下得樓來,便感到有點頭暈眼花站立不穩,她硬撐著朝汽車站的方向走去。誰知走著走著,突然眼前一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是誰把我送到這兒來了?珍嫂見這是一個觀察室,一個護士正在低頭做著什麼記錄,便想從床上起來。

“別動,別動!還得觀察一些時間。”護士見她醒了,忙過來阻止,“方老闆付錢去了,馬上就回來!”

“方老闆?哪個方老闆?”珍嫂有點雲裡霧裡。

“你不認識方老闆啊?”護士說,“就是離我們醫院很近的那家點心店的老闆呀!是他把您送到這兒來的。”

兩人正說著,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走了進來。他見珍嫂醒了,很是高興,說:“我猜想您這病與我奶奶的病很相似,一會兒就會醒的。”

“你是……?”珍嫂問。

“他就是方非方老闆呀!”護士搶著回答。

“謝謝你!”珍嫂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好心人,只見他與自己兒子一樣,都是差不多1米75的個頭,但特別結實,眼睛大大的十分有神,話未出口臉上先就有了笑意,讓人一見就覺得親切和善。

“你剛才給我付了多少錢?我得還你。”珍嫂見護士走出去了,又翻身起來想從貼身的衣袋裡摸錢包。

“別,別,醫生交代要再觀察半小時。”方非按住了她,“只是一點點費用,您不要在意,不用還。哦,對了,您的一個行李包還在我的店內,等一會兒我先把您接到店內,拿了行李,再送您到——哎,您家在哪裡?我該把您送到哪裡?”

珍嫂沒有回答,兩行淚水在珍嫂的臉上默默地流淌了下來。

“大媽,您……”方非一下子不知該說什麼好。

珍嫂從口袋裡摸出了鑰匙,說:“我女兒的家就在東河邊的長風公寓,可是……”

珍嫂含淚把兒子幾年前遇車禍,後來丈夫又患上不治之症,好好的一個家弄得支離破碎,兒媳玉蘭因擔心孤獨無依又患上無名頭暈病的婆母而把她接來杭州,未曾想到她的到來又使得玉蘭丟了好工作並丟了男朋友的事,原原本本說給這位好心人聽。最後,她說:“我怎能再害玉蘭呢?她還年輕,她生活的路還長著哪……”

“那您準備到哪裡去?”方非沉默了好長時間,低沉地問。

“我還是回我的鄉下去,去敬老院打發餘生。”珍嫂說。

“這樣的話,玉蘭肯嗎?她就不來找您了嗎?那玉蘭的好工作豈不白丟了?再說,依我看,她的那位男朋友既然容不得一個老人,那就不是一個優秀的男人,不值得留戀,分手反而是好事,沒什麼可遺憾的。”方非說。

“但是,我太對不起玉蘭了呀!她本來是完全可以對我不顧不管的。她自己的親生父母都還健在,都還在寧波。她為了我,卻……”珍嫂哭道。

“您別這麼想……”方非想了想,堅定地說,“如果您不嫌棄,我也願做您的兒子,願意和玉蘭一起來給您養老。”

“啊,我這是不是在夢裡?”珍嫂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真的。如您願意,我願做您的兒子,讓您兒女雙全。”

“好兒子!”珍嫂一把摟住方非,“我這是哪世修來的福啊!”

其實,方非聽了珍嫂講述的遭遇,內心被深深感動了。他自幼失去了母親,是父親把他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父子倆相依為命,直到他考上省城的一所技術學校。他從小懂得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一次,他父親從衢州老家來杭州看望兒子,不料在衢州火車站候車時被偷了錢包,不僅所有的錢沒了,連火車票也沒了,急得他沒了主意。幸好一個佩戴浙江大學校徽的學生幫他補了票,還給了他200元錢。父親問他叫什麼,住在哪裡,他笑笑沒有回答。方非父親只是從對方同伴的呼叫中知道這位學生名叫李明。方非對這件事的印象特別深。現在方非不能確定那個李明就是珍嫂的兒子,但他對珍嫂一家的遭遇感同身受,就想著為珍嫂做點什麼。另外,他對玉蘭也是深感敬佩。她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很想能見到她。

這些事,珍嫂當然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她隨乾兒子方非來到了他的點心店。

來到“方非點心店”的門口,珍嫂依稀記起,剛才自己就是走到這裡時暈倒的。

這個點心店鋪面不算大,二三十個平方米,兩邊靠牆擺著一溜兒桌椅。裡邊大的一間是工作間,兩間小的,一間用作倉庫,一間用作辦公加值班。店裡賣的主要是鍋貼和雙煎包,還有粥、粉絲等。原來生意還不錯,可一個月前因有家點心店的雙煎包被發現用了死豬肉,於是連累了所有賣肉餡點心的店。“方非”店生意一落千丈,弄得每天入不敷出,眼見虧損越來越大。

看著夥計們無事可幹、店內冷冷清清無人光顧的景象,珍嫂對方非說:“我家鄉有種金瓜絲餅和草頭印糕,可好吃了,別的地方我都沒見過,你不妨試試改做這個。”

方非一聽覺得有道理,與其跟在人家後面做毫無特色的大呼隆點心,還不如自己創新搞幾個特色產品,於是說幹就幹。草頭是一種植物,杭州各家農貿市場上都有賣的,但金瓜是個稀罕物,只有珍嫂的家鄉才有。珍嫂一個電話打給自己村的村長,村長立馬就準備好了貨,這邊方非派人派車,立即啟程去裝運。

第二天,“方非點心店”隆重推出三款特色點心:又脆又爽口的金瓜絲餅、又糯又清香的草頭印糕以及細膩滑溜的麥面粽子。凡上門的顧客一律免費品嘗。頃刻,店堂內人頭攢動,買點心的隊伍排成了長龍。

“方非點心店”的特色點心一炮打響。

卻說珍嫂聽從方非的勸說,當天就讓他把自己送回了長風公寓玉蘭的住處。方非將珍嫂送進門後就回店裡忙去了,但珍嫂想著這些天來的遭遇,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遇到了這麼好的好心人,現在不僅有了玉蘭這麼個好女兒,又有了方非這麼個好兒子,心裡真是說不出的感動。人家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不僅風景好,而且人更好啊,天堂上能比嗎?

第二天傍晚,玉蘭打電話回來說,她有事要遲些回來,讓母親一人先吃晚飯。不料一會兒門鈴就被按響了。珍嫂打開門一看,見是乾兒子方非提著兩盒子熱乎乎剛出爐的點心。

“媽,您快嘗嘗。這是您教我做的糕餅。我店裡都賣瘋了!”

珍嫂邊吃邊稱讚道:“比我在老家做的更好吃,樣子也好看!”

方非又取出一個搪瓷大杯,裡面盡是些糊糊狀的東西:“媽,這個您也吃吃,每天早晚各一勺,溫開水沖著吃。”

“這是什麼?”

“這是天麻等8種中藥材熬成的膏方。我看您的頭暈與我奶奶當年的頭暈症狀很像。她後來吃這個吃好了,所以我也讓您試試。反正都是滋補品,沒副作用的。”方非說。

“哎呀,這,這……”珍嫂感激得不知說什麼好。

“玉蘭還沒下班嗎?”方非見只珍嫂一人,問。

“她剛來電話,說要遲點回。你在這兒吃飯吧!”

“不了,我店裡還有事。”方非告別珍嫂,珍嫂不舍地送他到門口:

“你可得常來啊!”

幸福的家庭

玉蘭一回到家裡,就迫不及待地告訴珍嫂一個好消息:剛才公司領導找她談話,要她繼續留在銷售部工作,考慮到她家的實際情況,以後可不安排需在外面過夜的出差。

“我並沒有對領導說過我家裡的具體情況,也不知他們怎麼知道的。”玉蘭興奮地說。

“你們的領導也真是關心自己的員工。”珍嫂一邊感歎,一邊從鍋內端出熱的飯菜,還有各種式樣的點心。

“媽,您這是從哪裡買來的?”玉蘭很是驚喜,她抓起一個就吃,邊吃邊叫嚷,“好吃,真好吃!我怎麼沒見過這種點心?您是從哪裡淘來的?”

珍嫂笑笑,又從冰箱裡拿出那個大搪瓷杯給玉蘭看。

玉蘭左看看右看看,見裡面盡是些膏糊狀的東西,越發吃驚:“媽,您今天到哪兒去過啦,怎麼盡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是你媽碰上仙人了!”珍嫂笑道。接著,她把她前天晚上想了一晚,昨天一早趁玉蘭上班的機會,準備偷偷回家鄉去敬老院,不料路上暈倒,幸虧被點心店老闆方非救起,說服了她並把她送了回來,今天又給她送來治頭暈的膏方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這點心就是他們店的特色產品。他特地送來給我們嘗的。”

“啊,真是當代活雷鋒啊!媽,我們得好好去謝謝他才是!”玉蘭既為母親當初要回去的決定感到心疼,又為母親得救,並讓好心人勸說了回來感到欣慰。

“特地去謝他倒是不必了。這個年輕人還一定要認我當乾媽,想一起幫助照顧我。我想著你一人也怪不易的,所以也就同意了。玉蘭,你不怪罪媽吧?”

“怎麼會呢?媽,只是——我們與他素不相識,怎好麻煩他呢?媽,那他是我哥還是我弟?我這個獨生子女,倒是很想有個哥哥或者弟弟!”

“他說他今年29歲,該比你小兩歲吧。他老家在衢州農村。母親在他3歲那年就死了,他父親今年57歲,還在種著幾畝地呢。他高中畢業後,考上了這裡的一所技術學校,學的是烹飪,畢業後先後去了兩家大飯店當助工,後來就自己租房開了家點心店。我看這孩子很實誠,也特別熱心。”

“媽,您好眼力,也好福氣啊!”玉蘭笑道。

“當然,有你這樣的好女兒,又從天上掉下一個兒子來,我是夢裡都要笑醒哪!”珍嫂也笑道。

“不過,我們還是要謝謝他!”玉蘭感到心底裡有一股暖流,她覺得,在她艱難地挑起一副重擔的時候,突然有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悄悄地給她分擔了。實際上,“感激”二字,根本不足以表達她此刻的心情。

娘兒倆商定,明天晚上請方非上她們家來吃飯。

次日傍晚,方非提著好幾個熟菜和一些點心,上門來了。一進門,就說笑道:“你們就是不請我,我自己也要來蹭飯吃了!”

飯桌上,雖然三人是第一次相聚,但大家一點兒也不覺得陌生,沒有什麼距離感,說說笑笑的,氣氛十分融洽。

方非對玉蘭說:“姐,還是讓媽到我那兒去住吧。我的店後面就是我的家,照顧方便。你們公司領導雖然照顧你,不用你遠途出差,但是你還是應該以工作為重,搞銷售的怎可以一直不出遠門呢?”

玉蘭說:“我現在已經離不開媽了,我可不讓媽離開我。”

方非說:“我也需要媽幫我料理料理,也讓我享受享受家的味道嘛!”

“瞧你們說的,好像我倒成了寶貝疙瘩似的。”珍嫂見兩個兒女在爭,心裡像灌了蜜似的甜,她說,“我倒是有個辦法……”

“什麼辦法?”兩個年輕人同時瞪大了眼睛。

“你們如真的成了一家人,不就——”

“媽!您瞎說什麼!”玉蘭和方非兩人的臉霎時都紅了,他們同時打斷了珍嫂,說。

“我瞎說,我瞎說!你們別見怪。”珍嫂忙打圓場。

最後三人達成協議:平時珍嫂就在玉蘭家,如玉蘭要外出,就讓珍嫂去方非家住。逢年過節,他們再臨時作商定,或一同去遊玩,或玉蘭、珍嫂到點心店去幫忙。

事後,珍嫂問玉蘭:“你覺得方非怎麼樣?為什麼不可以和他談談朋友呢?”

玉蘭說:“媽,您忘了,我是結過婚的人啊!他不僅沒有結過婚,而且還比我小,他完全可以找一個二十來歲的大姑娘。而我,已不再年輕,也不夠美貌。”

隔天,珍嫂又問方非:“你覺得玉蘭怎麼樣?為什麼不可以和她談談朋友呢?”

方非說:“媽,您不知道,玉蘭姐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又是白領,可我,只有大專學歷,而且工作是……自由職業。”

珍嫂心裡有底了。她把玉蘭的話告訴了方非,又把方非的想法說給玉蘭聽。

漸漸的,玉蘭和方非單獨相處的時候多起來了。終於,他們的手牽 到了一起。

玉蘭說:“學歷不代表素質,高學歷不等於高品德。我同事給我介紹的那個男朋友是碩士研究生,但在我眼裡,一文不值!”

方非說:“年輕美貌不等於心底善良,不等於賢淑、淳樸。我談過的女朋友也有過幾個,但不是嫌我賺的錢還不夠多,就是覺得我出身農村夠不上檔次,甚至我還有一個鄉下老爹也成了她們眼中的刺兒。這種只愛自己、不愛別人的女孩兒再年輕再美貌我也不要!”

冬去春來,這一年的“五一”節,玉蘭和方非踏上了紅地毯。他們將各自原來的住房賣了,在西湖附近買了一套四室二廳的住房,除了他們夫妻倆的一間主臥室外,一間珍嫂住,一間保姆住,一間留給他們的孩子以後住。

第二年的秋天,玉蘭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而她,現在已經是公司銷售部的經理。至於方非的點心店,這兩年不僅又推出了寧波青團等五個特色品種,還拓展規模,開出了五家連鎖店,生意紅紅火火。為了表明這是全家人努力的結果,方非還特意將店改名為“玉蘭芳菲”。說來也奇怪,珍嫂的頭暈病後來再沒有發過,也不知是因為她的心情好了,還是因為吃了方非熬制的膏方的緣故。家中雖然請了保姆,但珍嫂還是閒不住,或打理家務,或照看孫兒,生活充實而甜蜜。看著他們一家三代人其樂融融,周圍人嘖嘖稱道。他們說得好:有愛才有幸福,愛是幸福的保障。

那兒雖然有服務人員,也有醫護人員,但整體來說,條件和環境不是很理想,而且那裡七八十歲的老人居多,我媽還年輕,才剛剛滿60歲,顯然不太適合去那裡;二,那裡接收的一般都是沒有親人的孤寡老人,但婆婆不是,她還有我;第三,我知道,我媽內心並不喜歡去敬老院。在三年前一次聊天時我親耳聽媽說過。所以——”玉蘭看著珍嫂,言辭懇切地說,“媽,我決定帶您去杭州,和我在一起生活。”

“不,不,”珍嫂一聽玉蘭這麼說,連連反對,“你一個人已經夠苦的了,我不能再連累你。”珍嫂有一句話沒說出來,她心裡很清楚:兒子已死去多年了,這兒媳實際上已不再是自己的兒媳了,以後她還要做別人的兒媳,我怎能一直拴住玉蘭不放呢?

“跟玉蘭去杭州,當然是最好的。但……”村長說,“玉蘭,恐怕你會有所不便。”

“不,不,我不去杭州,我還是去敬老院。”珍嫂態度堅決。

“媽,我求您了,跟我去杭州吧!”玉蘭一下子跪在珍嫂面前,哭道,“李明在世的時候,我們就有一個心願,將來接爸爸媽媽來杭州養老。雖然李明現在不在了,但我還在呀!媽,如果您覺得我不再是您的兒媳,那麼,就讓我做您的女兒好嗎?母親與女兒還有什麼見外的呀!媽,難道您要我做一個不孝的女兒嗎?媽!……”

“玉蘭,我的好孩子!你起來,媽答應你。”珍嫂淚流滿面,與玉蘭擁抱在一起。

“珍嫂,你就放心地去杭州吧,這裡有我們呢。”村長及在座的都頻頻點頭,眼睛裡淚光閃閃。

蹊蹺的電話

玉蘭的家在杭州東河旁的長風公寓樓內。這房子還是她與李明結婚時買的,首付12萬,剩下的30萬由銀行貸款,他們小夫妻倆分期支付。李明一走,每月付房款的任務落在玉蘭一人肩上。好在玉蘭在銷售部工作,除基本工資外還有提成,所以經濟壓力還不是十分大。這房兩室一廳一廚一衛總面積雖才五十多平方米,但光線充足,環境幽靜,站在前面的陽臺上,可望見東河邊垂柳依依,青磚鋪就的小路曲折蜿蜒。而前面百米遠處,是一所白牆紅瓦十分漂亮的小學,隱隱傳來陣陣讀書聲或歌唱聲,讓人感到勃勃生氣。

因珍嫂的到來,玉蘭將房間重新作了調整。她把前面帶陽臺的一間讓給了婆婆,而自己搬到了後面原用作書房的那間。珍嫂過意不去,搶著要住後間,但玉蘭不由分說安置好了一切,說:“媽,你看,這前房間有陽臺,有電視機,活動餘地也大。您整天在家裡,這樣方便多了,而我,反正只是晚上在家,用不著的。這叫合理分配,物盡其用。”珍嫂拗不過玉蘭,只得同意。

玉蘭要上班,怕婆母一人在家有什麼意外,她征得社區物業管理委員會同意,請人在家安裝了一個報警器。在家中只要一按按鈕,大門口的保安就能聽到鈴聲,就能知道她家有情況。而玉蘭同時將自家的門鑰匙以及她的手機號碼留在了保安室。為消除婆母寂寞,玉蘭增訂了好幾份報紙和雜誌,還買來了毛衣針和五顏六色的毛線,供婆母編織消遣。逢休息日,玉蘭就帶婆母去西湖邊、公園裡遊玩。另外,她還做了一張卡片,讓婆母一人出門時隨身帶上,上面寫有與玉蘭的聯繫方式。

珍嫂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雖說開始時有一點不習慣,但慢慢地她也適應了。玉蘭第一天下班時帶回來的菜,她第二天洗洗弄弄,中午她自己一個人隨便吃一點,晚上則做好一頓可口的飯菜等著玉蘭回來。家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搞得整整齊齊,一塵不染。閒置時間,看看報紙雜誌,看看電視,打打毛線,或到陽臺上看看風景,聽聽歌聲。她覺得,生活是如此充實、美好。她想,神仙的日子也不過如此吧?而玉蘭每天回來看著整潔的家,吃著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也是很享受,與婆母有說有笑,她說:“媽,您一來,我這個家才像個家,本來跟狗窩沒什麼兩樣!”不知不覺中,珍嫂打心底裡把玉蘭當成了自己的女兒。

但慢慢地,珍嫂又覺得少了點什麼。這天晚上吃飯時,珍嫂說:“玉蘭,阿明不在已這麼多年了,你該再找一個合自己心意的人才是啊。眼看著你年紀也一年比一年大了,我也急著想抱外孫了!”

“媽,我已……”玉蘭的臉一下紅了,“我現在正在談呢。他是省級機關的一名幹部,和我同年,剛離異的。”

“哦,這好啊!”珍嫂一聽喜出望外,“那可得抓緊點呀!”

這一天,珍嫂正在洗菜,忽聽家中的電話響個不停,便去接聽:“你找玉蘭的吧?她去上班啦。”

“你是誰?你是周玉蘭的什麼人?”對方是個女的,似乎很好奇地問。

“我是玉蘭的——娘。”珍嫂回道。

“哦,是玉蘭的母親呀!”對方很是親切的樣子,“我說呢,玉蘭以前的婆婆怎麼會跟玉蘭住一起呢?最多也就幾天時間,不會住長的。不然,這倒真成了老拖油瓶了!”

“這——”珍嫂聽到這麼尖刻的話,心裡一怔,一時不知說什麼好。以前舊社會裡母親改嫁時拖兒帶女的被叫做“拖油瓶”,若玉蘭再嫁時拖著個婆婆,還真有點像“拖油瓶”了。

“玉蘭媽媽,”對方還在咋咋呼呼,“你知道嗎,玉蘭主動要求從銷售部調到後勤部,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這樣做,不僅收入少了,而且本來就要升銷售部經理的,現在也要泡湯了。難道她只是為了不用再出差而能每天回到家嗎?玉蘭媽媽,你說值不值?”

“哦,”珍嫂不置可否地答道,“你是——”

“我是玉蘭的好姐妹。”對方擱了電話。

放下電話,珍嫂感到心裡一陣痛,緊接著覺得天旋地轉起來。自從來到玉蘭的家,頭暈病只發過一次。那次玉蘭在家,扶她沙發上躺了一陣,很快就恢復了。今天又感到了暈眩,她本想去按鈴,但一想,可以不打擾別人還是儘量不去打擾,於是自己扶著沙發半躺了下來。還好,過了一會兒,慢慢恢復了過來。

“媽,您是不是不舒服?”玉蘭下班回來,見婆母臉色不好,飯也只吃了一點點,有些疑問。

“沒有。可能是我剛才吃了一個蘋果,肚子不餓的緣故。”珍嫂不想讓玉蘭為自己多操心。

這個女人打這個電話來什麼意思呢?玉蘭是不是調了工作?調工作是不是為了我?一連串的疑問一直在珍嫂的心頭盤旋。可奇怪的是,接下來的五天,天天有電話打進來,但一聽到珍嫂問“你找誰”,對方什麼也不說就掛了電話。

那天玉蘭下班回來,破天荒地拿出一瓶白酒,說要與娘好好慶祝慶祝。珍嫂從未見玉蘭喝過酒,就是在與兒子結婚的宴席上也是滴酒不沾的,今天怎麼突然喝起酒來了?珍嫂自然不會喝酒,但見玉蘭一杯接一杯地往嘴裡送,嚇壞了。聯想到這幾天這些奇怪的電話,她再也忍不住了。

“玉蘭,你是我的女兒,你跟娘說實話,你是不是為了能天天回來照顧我,放棄了經理的機會,而調去做後勤工作?”

“媽,您想哪裡去了!”玉蘭已有幾分醉意,“經理有什麼好當的?我才不要呢。去後勤部,可以工作和家庭兼顧,不去才是傻瓜呢。哎,媽,您怎麼知道的?”玉蘭突然覺得很奇怪。

於是,珍嫂把那天自稱是玉蘭好姐妹的電話,以及這幾天只顧打來卻又無人說話的蹊蹺電話的事,一一說了出來。

“肯定是她!”玉蘭又一杯酒喝了下去,“幸好今天我炒了他!”

“炒了——他?什麼炒了?”珍嫂聽不懂玉蘭說什麼。

“就是那個男——朋友。他一聽我請調工作,就不舒服,一聽說您在我——這兒,就有——意見。與這種人,還、還有什麼好說的?我,我就與他拜拜了……”

啊,原來是玉蘭與男朋友分手了!怪不得她今天的情緒特別反常。

原來,玉蘭談的這個男朋友是玉蘭的一位同事介紹的。這位同事是玉蘭男朋友的表姐。當她知道玉蘭為了照顧以前的婆婆,不僅把她接到了杭州,而且不惜犧牲自己前途,請調工作,便將這些事一一告訴了她表弟。她表弟難以接受玉蘭帶有一個前夫的婆婆,於是讓表姐打電話給玉蘭的這位婆母。那天他表姐明知玉蘭家接電話的就是玉蘭的婆母,卻假意把她當成是玉蘭的母親,而把這些話說給她聽,意在把她趕走。以後連續幾天又打電話過來,就是為了看看玉蘭的婆母走了沒有,離開玉蘭家了沒有。見她還在,她的表弟——玉蘭的男朋友就約了玉蘭,明確把這事提了出來,說他愛玉蘭,但要玉蘭在他與她的婆母之間做個選擇。玉蘭當然傷心,但她還是毫不猶豫選擇了留下婆母。

這些細節,珍嫂是後來才知道的,但當天玉蘭半醉時的一番話,她也聽明白了七八分。這一天晚上,珍嫂一夜沒合眼。

熱心的老闆

珍嫂悠悠醒來,卻發現自己躺在一家醫院裡。

我這是怎麼啦?

珍嫂終於想起來了:早上,玉蘭離家去上班後不久,自己就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出門了,臨走,給玉蘭留下了一張字條——

玉蘭,我不能再拖累你了。我走了,回鄉下去了。你不要再找我。

珍嫂關上門下得樓來,便感到有點頭暈眼花站立不穩,她硬撐著朝汽車站的方向走去。誰知走著走著,突然眼前一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是誰把我送到這兒來了?珍嫂見這是一個觀察室,一個護士正在低頭做著什麼記錄,便想從床上起來。

“別動,別動!還得觀察一些時間。”護士見她醒了,忙過來阻止,“方老闆付錢去了,馬上就回來!”

“方老闆?哪個方老闆?”珍嫂有點雲裡霧裡。

“你不認識方老闆啊?”護士說,“就是離我們醫院很近的那家點心店的老闆呀!是他把您送到這兒來的。”

兩人正說著,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走了進來。他見珍嫂醒了,很是高興,說:“我猜想您這病與我奶奶的病很相似,一會兒就會醒的。”

“你是……?”珍嫂問。

“他就是方非方老闆呀!”護士搶著回答。

“謝謝你!”珍嫂仔細打量著眼前這位好心人,只見他與自己兒子一樣,都是差不多1米75的個頭,但特別結實,眼睛大大的十分有神,話未出口臉上先就有了笑意,讓人一見就覺得親切和善。

“你剛才給我付了多少錢?我得還你。”珍嫂見護士走出去了,又翻身起來想從貼身的衣袋裡摸錢包。

“別,別,醫生交代要再觀察半小時。”方非按住了她,“只是一點點費用,您不要在意,不用還。哦,對了,您的一個行李包還在我的店內,等一會兒我先把您接到店內,拿了行李,再送您到——哎,您家在哪裡?我該把您送到哪裡?”

珍嫂沒有回答,兩行淚水在珍嫂的臉上默默地流淌了下來。

“大媽,您……”方非一下子不知該說什麼好。

珍嫂從口袋裡摸出了鑰匙,說:“我女兒的家就在東河邊的長風公寓,可是……”

珍嫂含淚把兒子幾年前遇車禍,後來丈夫又患上不治之症,好好的一個家弄得支離破碎,兒媳玉蘭因擔心孤獨無依又患上無名頭暈病的婆母而把她接來杭州,未曾想到她的到來又使得玉蘭丟了好工作並丟了男朋友的事,原原本本說給這位好心人聽。最後,她說:“我怎能再害玉蘭呢?她還年輕,她生活的路還長著哪……”

“那您準備到哪裡去?”方非沉默了好長時間,低沉地問。

“我還是回我的鄉下去,去敬老院打發餘生。”珍嫂說。

“這樣的話,玉蘭肯嗎?她就不來找您了嗎?那玉蘭的好工作豈不白丟了?再說,依我看,她的那位男朋友既然容不得一個老人,那就不是一個優秀的男人,不值得留戀,分手反而是好事,沒什麼可遺憾的。”方非說。

“但是,我太對不起玉蘭了呀!她本來是完全可以對我不顧不管的。她自己的親生父母都還健在,都還在寧波。她為了我,卻……”珍嫂哭道。

“您別這麼想……”方非想了想,堅定地說,“如果您不嫌棄,我也願做您的兒子,願意和玉蘭一起來給您養老。”

“啊,我這是不是在夢裡?”珍嫂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真的。如您願意,我願做您的兒子,讓您兒女雙全。”

“好兒子!”珍嫂一把摟住方非,“我這是哪世修來的福啊!”

其實,方非聽了珍嫂講述的遭遇,內心被深深感動了。他自幼失去了母親,是父親把他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父子倆相依為命,直到他考上省城的一所技術學校。他從小懂得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一次,他父親從衢州老家來杭州看望兒子,不料在衢州火車站候車時被偷了錢包,不僅所有的錢沒了,連火車票也沒了,急得他沒了主意。幸好一個佩戴浙江大學校徽的學生幫他補了票,還給了他200元錢。父親問他叫什麼,住在哪裡,他笑笑沒有回答。方非父親只是從對方同伴的呼叫中知道這位學生名叫李明。方非對這件事的印象特別深。現在方非不能確定那個李明就是珍嫂的兒子,但他對珍嫂一家的遭遇感同身受,就想著為珍嫂做點什麼。另外,他對玉蘭也是深感敬佩。她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很想能見到她。

這些事,珍嫂當然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她隨乾兒子方非來到了他的點心店。

來到“方非點心店”的門口,珍嫂依稀記起,剛才自己就是走到這裡時暈倒的。

這個點心店鋪面不算大,二三十個平方米,兩邊靠牆擺著一溜兒桌椅。裡邊大的一間是工作間,兩間小的,一間用作倉庫,一間用作辦公加值班。店裡賣的主要是鍋貼和雙煎包,還有粥、粉絲等。原來生意還不錯,可一個月前因有家點心店的雙煎包被發現用了死豬肉,於是連累了所有賣肉餡點心的店。“方非”店生意一落千丈,弄得每天入不敷出,眼見虧損越來越大。

看著夥計們無事可幹、店內冷冷清清無人光顧的景象,珍嫂對方非說:“我家鄉有種金瓜絲餅和草頭印糕,可好吃了,別的地方我都沒見過,你不妨試試改做這個。”

方非一聽覺得有道理,與其跟在人家後面做毫無特色的大呼隆點心,還不如自己創新搞幾個特色產品,於是說幹就幹。草頭是一種植物,杭州各家農貿市場上都有賣的,但金瓜是個稀罕物,只有珍嫂的家鄉才有。珍嫂一個電話打給自己村的村長,村長立馬就準備好了貨,這邊方非派人派車,立即啟程去裝運。

第二天,“方非點心店”隆重推出三款特色點心:又脆又爽口的金瓜絲餅、又糯又清香的草頭印糕以及細膩滑溜的麥面粽子。凡上門的顧客一律免費品嘗。頃刻,店堂內人頭攢動,買點心的隊伍排成了長龍。

“方非點心店”的特色點心一炮打響。

卻說珍嫂聽從方非的勸說,當天就讓他把自己送回了長風公寓玉蘭的住處。方非將珍嫂送進門後就回店裡忙去了,但珍嫂想著這些天來的遭遇,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遇到了這麼好的好心人,現在不僅有了玉蘭這麼個好女兒,又有了方非這麼個好兒子,心裡真是說不出的感動。人家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不僅風景好,而且人更好啊,天堂上能比嗎?

第二天傍晚,玉蘭打電話回來說,她有事要遲些回來,讓母親一人先吃晚飯。不料一會兒門鈴就被按響了。珍嫂打開門一看,見是乾兒子方非提著兩盒子熱乎乎剛出爐的點心。

“媽,您快嘗嘗。這是您教我做的糕餅。我店裡都賣瘋了!”

珍嫂邊吃邊稱讚道:“比我在老家做的更好吃,樣子也好看!”

方非又取出一個搪瓷大杯,裡面盡是些糊糊狀的東西:“媽,這個您也吃吃,每天早晚各一勺,溫開水沖著吃。”

“這是什麼?”

“這是天麻等8種中藥材熬成的膏方。我看您的頭暈與我奶奶當年的頭暈症狀很像。她後來吃這個吃好了,所以我也讓您試試。反正都是滋補品,沒副作用的。”方非說。

“哎呀,這,這……”珍嫂感激得不知說什麼好。

“玉蘭還沒下班嗎?”方非見只珍嫂一人,問。

“她剛來電話,說要遲點回。你在這兒吃飯吧!”

“不了,我店裡還有事。”方非告別珍嫂,珍嫂不舍地送他到門口:

“你可得常來啊!”

幸福的家庭

玉蘭一回到家裡,就迫不及待地告訴珍嫂一個好消息:剛才公司領導找她談話,要她繼續留在銷售部工作,考慮到她家的實際情況,以後可不安排需在外面過夜的出差。

“我並沒有對領導說過我家裡的具體情況,也不知他們怎麼知道的。”玉蘭興奮地說。

“你們的領導也真是關心自己的員工。”珍嫂一邊感歎,一邊從鍋內端出熱的飯菜,還有各種式樣的點心。

“媽,您這是從哪裡買來的?”玉蘭很是驚喜,她抓起一個就吃,邊吃邊叫嚷,“好吃,真好吃!我怎麼沒見過這種點心?您是從哪裡淘來的?”

珍嫂笑笑,又從冰箱裡拿出那個大搪瓷杯給玉蘭看。

玉蘭左看看右看看,見裡面盡是些膏糊狀的東西,越發吃驚:“媽,您今天到哪兒去過啦,怎麼盡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是你媽碰上仙人了!”珍嫂笑道。接著,她把她前天晚上想了一晚,昨天一早趁玉蘭上班的機會,準備偷偷回家鄉去敬老院,不料路上暈倒,幸虧被點心店老闆方非救起,說服了她並把她送了回來,今天又給她送來治頭暈的膏方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這點心就是他們店的特色產品。他特地送來給我們嘗的。”

“啊,真是當代活雷鋒啊!媽,我們得好好去謝謝他才是!”玉蘭既為母親當初要回去的決定感到心疼,又為母親得救,並讓好心人勸說了回來感到欣慰。

“特地去謝他倒是不必了。這個年輕人還一定要認我當乾媽,想一起幫助照顧我。我想著你一人也怪不易的,所以也就同意了。玉蘭,你不怪罪媽吧?”

“怎麼會呢?媽,只是——我們與他素不相識,怎好麻煩他呢?媽,那他是我哥還是我弟?我這個獨生子女,倒是很想有個哥哥或者弟弟!”

“他說他今年29歲,該比你小兩歲吧。他老家在衢州農村。母親在他3歲那年就死了,他父親今年57歲,還在種著幾畝地呢。他高中畢業後,考上了這裡的一所技術學校,學的是烹飪,畢業後先後去了兩家大飯店當助工,後來就自己租房開了家點心店。我看這孩子很實誠,也特別熱心。”

“媽,您好眼力,也好福氣啊!”玉蘭笑道。

“當然,有你這樣的好女兒,又從天上掉下一個兒子來,我是夢裡都要笑醒哪!”珍嫂也笑道。

“不過,我們還是要謝謝他!”玉蘭感到心底裡有一股暖流,她覺得,在她艱難地挑起一副重擔的時候,突然有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悄悄地給她分擔了。實際上,“感激”二字,根本不足以表達她此刻的心情。

娘兒倆商定,明天晚上請方非上她們家來吃飯。

次日傍晚,方非提著好幾個熟菜和一些點心,上門來了。一進門,就說笑道:“你們就是不請我,我自己也要來蹭飯吃了!”

飯桌上,雖然三人是第一次相聚,但大家一點兒也不覺得陌生,沒有什麼距離感,說說笑笑的,氣氛十分融洽。

方非對玉蘭說:“姐,還是讓媽到我那兒去住吧。我的店後面就是我的家,照顧方便。你們公司領導雖然照顧你,不用你遠途出差,但是你還是應該以工作為重,搞銷售的怎可以一直不出遠門呢?”

玉蘭說:“我現在已經離不開媽了,我可不讓媽離開我。”

方非說:“我也需要媽幫我料理料理,也讓我享受享受家的味道嘛!”

“瞧你們說的,好像我倒成了寶貝疙瘩似的。”珍嫂見兩個兒女在爭,心裡像灌了蜜似的甜,她說,“我倒是有個辦法……”

“什麼辦法?”兩個年輕人同時瞪大了眼睛。

“你們如真的成了一家人,不就——”

“媽!您瞎說什麼!”玉蘭和方非兩人的臉霎時都紅了,他們同時打斷了珍嫂,說。

“我瞎說,我瞎說!你們別見怪。”珍嫂忙打圓場。

最後三人達成協議:平時珍嫂就在玉蘭家,如玉蘭要外出,就讓珍嫂去方非家住。逢年過節,他們再臨時作商定,或一同去遊玩,或玉蘭、珍嫂到點心店去幫忙。

事後,珍嫂問玉蘭:“你覺得方非怎麼樣?為什麼不可以和他談談朋友呢?”

玉蘭說:“媽,您忘了,我是結過婚的人啊!他不僅沒有結過婚,而且還比我小,他完全可以找一個二十來歲的大姑娘。而我,已不再年輕,也不夠美貌。”

隔天,珍嫂又問方非:“你覺得玉蘭怎麼樣?為什麼不可以和她談談朋友呢?”

方非說:“媽,您不知道,玉蘭姐是名牌大學的高材生,又是白領,可我,只有大專學歷,而且工作是……自由職業。”

珍嫂心裡有底了。她把玉蘭的話告訴了方非,又把方非的想法說給玉蘭聽。

漸漸的,玉蘭和方非單獨相處的時候多起來了。終於,他們的手牽 到了一起。

玉蘭說:“學歷不代表素質,高學歷不等於高品德。我同事給我介紹的那個男朋友是碩士研究生,但在我眼裡,一文不值!”

方非說:“年輕美貌不等於心底善良,不等於賢淑、淳樸。我談過的女朋友也有過幾個,但不是嫌我賺的錢還不夠多,就是覺得我出身農村夠不上檔次,甚至我還有一個鄉下老爹也成了她們眼中的刺兒。這種只愛自己、不愛別人的女孩兒再年輕再美貌我也不要!”

冬去春來,這一年的“五一”節,玉蘭和方非踏上了紅地毯。他們將各自原來的住房賣了,在西湖附近買了一套四室二廳的住房,除了他們夫妻倆的一間主臥室外,一間珍嫂住,一間保姆住,一間留給他們的孩子以後住。

第二年的秋天,玉蘭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而她,現在已經是公司銷售部的經理。至於方非的點心店,這兩年不僅又推出了寧波青團等五個特色品種,還拓展規模,開出了五家連鎖店,生意紅紅火火。為了表明這是全家人努力的結果,方非還特意將店改名為“玉蘭芳菲”。說來也奇怪,珍嫂的頭暈病後來再沒有發過,也不知是因為她的心情好了,還是因為吃了方非熬制的膏方的緣故。家中雖然請了保姆,但珍嫂還是閒不住,或打理家務,或照看孫兒,生活充實而甜蜜。看著他們一家三代人其樂融融,周圍人嘖嘖稱道。他們說得好:有愛才有幸福,愛是幸福的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