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有這三種行為,家長不該打罵孩子,而應該自我反省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 是一張白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 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 也是最為直接的, 影響最為深遠。

常常聽到有家長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

在育兒這件事上, 被弄得焦頭爛額, 束手無策。 其實, 孩子的行為, 往往是模仿他們所見到的“榜樣”。 而這個“榜樣”, 往往正是孩子的家長自身。

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3種不良行為, 家長不該貿然打罵孩子, 而應該首先自我反省, 再去思考解決方法。

1. 罵人

在孩子剛開始學會說話不久, 有的家長會聽到孩子出現罵人的情況。 期初, 許多家長覺得這些髒話從孩子口中說出, 還挺可愛。 慢慢的, 由於沒有及時得到糾正, 家長發現孩子罵人越來越多, 於是就慌神了, 往往採取暴力的方式去制止孩子。

當孩子出現罵人行為時, 家長要越早發現越好。 首先應該排查下, 跟孩子最為親密的幾個人, 是不是存在當著孩子的面罵人的行為, 並及時杜絕。

如果孩子還沒有養成罵人的習慣, 可以不做過多的干預。 只要源頭肅清了, 孩子沒有了模仿的物件, 就會停止罵人。 及時孩子已經養成了口中帶髒字的習慣, 也應該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讓他認識到這種習慣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而不是一頓暴打了事。

2. 打架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尤其是男孩子, 會有一段時間侵佔欲比較強烈, 再加上孩子語言能力發展不夠完善, 說不清楚會著急, 可能就會出現打架行為。

家長這個時候, 如果通過打罵的方式, 去干預孩子,

那麼跟孩子之間的打架行為, 並沒有本質區別, 都是通過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家長要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聊天, 問清楚打架的真實原因, 陪孩子一起分析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替代打架, 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的思想比較活絡, 一定會想出更合適的辦法。 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 孩子會更加傾向於使用自己想出的辦法去解決問題, 並且收穫滿滿的成就感。

3. 撒謊

關於撒謊, 首先要明確, 並不是孩子撒謊了, 就一定是壞事。

剛學會說話的孩子, 對最親近的家長一定是知無不言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 當孩子發現, 居然自己說的話, 可以騙過自己的父母, 他們會有成就感, 於是慢慢就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對於孩子的小秘密, 只要沒有原則性問題, 家長要儘量選擇寬容。 撒謊也是一種鍛煉智力的方法。

但是, 對於孩子惡意的謊言, 家長就要自我反省了。 惡意的謊言, 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人生危害。 孩子會什麼會惡意的欺騙家長呢?一定是孩子害怕家長, 跟家長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導致的。 這個裂痕,不是一天形成的。如果孩子經常惡意欺騙,家長就要想辦法跟孩子拉近距離,千萬不要一頓打了事,那樣,只會讓孩子跟你漸行漸遠。

對孩子一頓打罵,經常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讓罵人的孩子停止罵人,讓打架的孩子相互道歉,讓撒謊的孩子噤若寒蟬。然而,這種效果,經常又是短暫而表面的。孩子會因為懼怕你而改正錯誤,停止不良行為,但他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並沒有明白了這種行為的不良後果。

當孩子出現這些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在自我反省的同時,要對真正有意義的教育方式進行思考,用孩子最能夠接受的方式,説明他們改進自我,提升修養。

這個裂痕,不是一天形成的。如果孩子經常惡意欺騙,家長就要想辦法跟孩子拉近距離,千萬不要一頓打了事,那樣,只會讓孩子跟你漸行漸遠。

對孩子一頓打罵,經常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讓罵人的孩子停止罵人,讓打架的孩子相互道歉,讓撒謊的孩子噤若寒蟬。然而,這種效果,經常又是短暫而表面的。孩子會因為懼怕你而改正錯誤,停止不良行為,但他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並沒有明白了這種行為的不良後果。

當孩子出現這些不良行為的時候,家長在自我反省的同時,要對真正有意義的教育方式進行思考,用孩子最能夠接受的方式,説明他們改進自我,提升修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