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虎嘯龍吟》刻意美化司馬懿,醜化其他配角,篡改歷史,忍無可忍

追了半個月的《虎嘯龍吟》再度迎來一波高潮, 那就是“曹叡臨死托孤司馬懿”, 這也許是弑母的報應。

郭照死後, 輔臣陳群也去世,

曹丕給曹叡留下的四大輔臣只剩司馬懿一人, 他也60多歲, 曹叡原本想著就是耗也能耗死司馬懿, 這樣就能政由己出, 為了萬無一失, 他把司馬懿派去征遼東, 希望這只老狐狸死在戰場上。

沒想到司馬懿不僅沒死, 僅用數月就大敗遼東, 曹叡怒氣攻心,

倒地不起, 太醫診斷他命不久矣!

曹叡將死, 而曹氏子弟不堪承擔輔助太子的重任, 這場勾心鬥角的戲拍得很幽默, 也讓觀眾把魏室的情況看得清楚, 這時候的曹叡只能依靠司馬懿。

為了測試司馬懿有沒有謀反之心, 曹叡下旨讓他孤身入京, 如果司馬懿違命不遵, 就是亂臣賊子, 而司馬懿敢單獨前來, 就是砧板上的魚肉, 隨曹叡處置。

司馬懿單槍匹馬入京, 辟邪和曹爽已經安排了殺手, 只要曹叡手一舉, 就能將司馬懿亂刀砍死, 這裡又鬧了烏龍, 為這場莊嚴的托孤戲增加了趣味。

最後曹叡死在了司馬懿的背上, 這場戲拍得很有深意, 所有人都怕司馬懿, 都想他死, 但大魏就是缺他不可!

這幾場戲都是編劇精心安排, 突出司馬懿走向權臣之路都是被逼的, 曹叡的不得已托孤、曹爽的咄咄逼人、其他角色都想司馬懿死,用一句話來說:美化司馬懿,醜化所有配角!

編劇很有心機,極少安排司馬懿的內心戲,有也僅是他與司馬昭的對話,可司馬懿還讓兒子對渭水發誓,永遠做微臣,相信歷史上這段這對是沒有的。

編劇刻意安排這段,說明最後也不得不給司馬懿造反的理由,反正司馬懿就是站在正義、道德的一邊,做什麼都是被逼的!

這樣的電視劇,相信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電視劇可以虛構,但也不能太離譜是不是?小夥伴的意見呢?

曹叡的不得已托孤、曹爽的咄咄逼人、其他角色都想司馬懿死,用一句話來說:美化司馬懿,醜化所有配角!

編劇很有心機,極少安排司馬懿的內心戲,有也僅是他與司馬昭的對話,可司馬懿還讓兒子對渭水發誓,永遠做微臣,相信歷史上這段這對是沒有的。

編劇刻意安排這段,說明最後也不得不給司馬懿造反的理由,反正司馬懿就是站在正義、道德的一邊,做什麼都是被逼的!

這樣的電視劇,相信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電視劇可以虛構,但也不能太離譜是不是?小夥伴的意見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