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旦是洋節嗎,跟聖誕的區別在哪裡?現狀跟孫中山袁世凱有關

2017年即將過去, 2018年就要到來,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 大鵬給大家說說“元旦”這個節日的由來, 它到底是洋節呢?還是中國節呢?

傳說古時候, 堯帝死後, 舜為了紀念他, 就決定把堯的忌日, 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 稱之為“元旦”, 並在這一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

元旦跟聖誕, 雖然讀起來都是“蛋“, 但是含義卻不太一樣, 人家西方是把生日當作節日, 咱們東方是把忌日當作節日。

不過, 由於各朝各代的曆法不同, 元旦具體在什麼日子過, 後來也出現了多種選擇。

據記載, 夏朝是正月初一, 商朝是十二月初一, 周朝是十一月初一, 秦朝是十月初一, 到了漢朝又恢復到正月初一, 並延續至今。

不光是過元旦的日子不一樣, 各朝各代叫的名字也不一樣, 在先秦時, 叫 “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

到了兩漢時期, 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

到了唐宋元明, 則被稱為“元旦”、“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 則叫“元旦”或“元日”。

辛亥革命後, 為了和世界接軌, 經過各省商議, 孫中山最終決定棄用陰曆, 改用陽曆。 並且決定將元旦定為陽曆年的1月1日。

1912 年1月2日, 孫中山正式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曆, 以1912年1月1日(陰曆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

《改曆改元通電》雖然發出了, 但沒有正式對民眾公佈。 民間仍然按照傳統沿用陰曆, 在正月初一過得元旦。

為了順應民心, 1913年1月21日, 內務部民治司第一科以內務總長的名義向當時的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提出定舊曆元旦為春節的申請。

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 端午為夏節, 中秋為秋節, 冬至為冬節。 凡我國民均得休息, 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 本部為順從民意起見, 是否有當?理合呈請大總統鑒核施行。

謹呈大總統

內務總長朱啟鈐

一月二十一日

袁世凱閱後, 批曰:“據呈已悉, 應即照準, 此批”。

於是內務部在1月23日發出了內務部訓令, 要求各地順應民意, 尊重社會風俗習慣, 陽曆1月1日是元旦, 陰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

儘管北洋政府極力推廣, 軍、政、教育各界大力提倡, 但一般百姓並不買帳, 仍然只過農曆元旦, 堅決不過陽曆元旦。

為了推廣這一規定,政府甚至在春節期間派員警強迫停業的商店開門營業,有的還處以罰金,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

後來,商家發現,多一個節日沒什麼不好,增加了不少商機,於是開始接受。在商家的熱情推廣下,老百姓才開始漸漸接受陽曆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採用西元紀年法,並將陽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也就是說,“元旦”一詞確系中國“土產”,並在中國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的陽曆“元旦”其實是孫中山定的,只有“105歲”。

堅決不過陽曆元旦。

為了推廣這一規定,政府甚至在春節期間派員警強迫停業的商店開門營業,有的還處以罰金,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

後來,商家發現,多一個節日沒什麼不好,增加了不少商機,於是開始接受。在商家的熱情推廣下,老百姓才開始漸漸接受陽曆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採用西元紀年法,並將陽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也就是說,“元旦”一詞確系中國“土產”,並在中國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的陽曆“元旦”其實是孫中山定的,只有“105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