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開出多個澆鑄口,同時以鐵水澆鑄而成,才成就了天下第一劍?

在濟寧兗州博物館內, 一把玄鐵巨劍是格外顯眼。 從劍首到劍尾, 由四個大型木樁一字排開支撐著。 為了承重, 木樁上還箍有鐵圈。 寶劍的身後就是它曾經鎮守的“陣地”———泗河。

雖然劍身早已鏽跡斑斑, 但寶劍的氣勢絲毫不減。 劍柄大概占了四分之一的長度, 形狀還比較像傳統的寶劍。 劍柄部鑄有銘文:“康熙丁酉二月知兗州府事山陰金一鳳置”, 即, 這把劍是在康熙丁酉二月, 西元1717年, 由兗州府的知府金一鳳鑄造的。 由當時的兗州知府金一鳳鑄造的。 在距今二百九十年的西元1712年廈季, 由於泗河洪水暴漲, 衝垮了石橋, 兗州知府金一鳳捐出了薪俸, 組織力量用一年多時間修好了大橋。 然後又主持鑄了這把大劍, 安放於豎立在大橋中間的橋洞外邊, 用來斬蛟伏龍, 鎮祛洪水。

劍格部分鑄有睚眥圖。 睚眥, 相傳是龍的兒子。 民間有龍生九子的傳說。 據說, 當時龍生九子不成龍, 各有各的愛好。 睚眥便是龍的第二個兒子。 因其好兇殺, 口能吞劍, 人們因此將其刻在兇器上。 如果說寶劍的劍格部分比較奇特, 那劍身部分則更為奇特。 它不像普通的寶劍那樣是兩面的, 而是呈菱形, 這也更顯出了它的巨大。 此劍的鑄造難度不小,

分鑄技術很精湛, 中國在春秋晚期時就有了人工鋼鐵製品。 而隋唐時期以後, 中國已經有能力鑄造大型的鋼鐵器物。 到了清朝時期, 中國的鋼鐵鑄造已經遠遠領先于世界水準。 今人對古代大型鐵器的鑄造方法曾進行了仔細研究, 發現這些大型鐵器主要是以分鑄的方法製成。 據文物專家介紹, 像兗州鎮水寶劍這樣的長劍, 要是一次鑄成的話, 肯定會有一定的技術難度。 由此, 專家猜測巨劍很有可能也是採取分鑄方法。 鑄劍人在劍模具上開出多個澆鑄口, 同時以鐵水澆鑄, 最終才形成了這“天下第一劍”。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 豎在河中的大劍被水沖倒埋在了沙中, 人們早已不知道它的存在。 直到1988年春天,

當地人在乾涸的泗河底拉沙時發現了它, 沉睡將近300年的大劍才重見天日。

經過測量鑒定, 此劍長7.5米, 重1539.8公斤, 這在我國現今出土的劍文物中均無劍能及, 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這把劍出土後由兗州博物館收藏, 由於其廣為流傳的名氣, 吸引了八方遊客前來參觀。 這把劍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成為兗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凡參觀過這把大鐵劍的人們, 無不為它的碩大無比而驚歎, 認為它“天下第一劍”的名號當之無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