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老漢路遇賣蛙人,樵夫救下百隻蛙,青蛙引路得寶盆,一兒街頭橫死

舊時, 有一個青蓮鎮, 坐落在蒼山腳下, 那裡風景怡人, 民風淳樸, 世代以農耕為生。 閒暇之時, 也有做做樵夫的, 上山砍柴, 背到集市上賣, 換些許銅錢貼補家用。 吳貴清老漢, 便是如此勤奮之人, 只要得空必去賣柴。

老漢家有兩個兒子, 已到娶妻年齡, 因家境貧寒媒人不肯登門。 俗話說:“寒門出孝子。 ”老大吳寶路憨厚老實, 一根筋的直腸子人, 待他好的人善與之, 惡他之人遠離也。 老二吳寶財自小聰慧靈光, 嘴甜能說會道,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老漢妻子田秀蓮經常誇讚小兒子聰明, 會說話, 讓老大多跟老二學, 說這世道老實人總是吃虧。

吳老漢是一個心地善良的本分人, 信佛, 從不殺生, 連螞蟻都怕踩死。 熱心腸, 村裡誰家需要幫忙找到他, 他都會屁顛屁顛地跑去搭把手。

兩個兒子都長大成人後, 莊稼地裡的活吳老漢就全交給了妻子和兒子們打理, 自己專心致志地做起了樵夫。

每天清晨, 天剛放亮, 吳老漢便拿著扁擔、斧子等工具上山了。 砍兩擔柴要小半天, 再走十幾裡的路去縣城, 賣完柴回到家基本上天就黑了。

吳老漢賣柴講良心, 不幹透的柴不砍, 買主們都喜歡買他的柴, 有的甚至提前預訂下, 供不應求。

每天, 老漢柴擔子剛放下, 擦汗的功夫柴便賣完了, 日過三竿老漢便到家了。

後來, 吳老漢在半山腰小溪邊尋了塊空地, 搭了個簡易窩棚, 帶夠乾糧便在山上住下了。 把砍下來的柴晾曬好後, 便儲存起來。 早上, 挑上一擔去縣城集市上賣, 下午再挑上一擔給那些老客戶送去。 晚上回來, 燙壺燒酒, 挖點山野菜, 吃飽喝足便去砍柴。 這裡山不高, 林不深, 也沒什麼猛獸, 無非野雞、野兔什麼的, 再有就是小溪邊青蛙、秋蟲什麼的特別多。 每天, 吳老漢都能在一片蛙聲中甜甜地睡去。

吳老漢漸漸喜歡上這種生活, 每天多賣一趟柴, 賺得也多些, 但是離給兩個兒子娶媳婦可還差得十萬八千里呢!

一天, 吳老漢上午賣完柴從縣城往家裡走, 在路上遇到一個捕蛙人。 那人的背簍裡不知裝了多少只蛙, 還在不停地叫著呢。 當吳老漢走過去的時候, 蛙聲聽得格外清晰, 吳老漢心裡很不是滋味, 便動了惻隱之心, 心想羊啊、牛的自己沒錢救得了, 這青蛙總能救上一救吧。

吳老漢攔住那個人, 問蛙價幾何?

那人認得吳老漢, 便說:“怎麼著, 老吳頭想打牙祭了, 我是鄰村的, 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賣別人一個銅板一隻, 你嘛, 折半。 正好我這有百隻, 你想要多少?”

吳老漢數了數兜裡的錢, 加上幾天前的收入才四十個銅板, 便狠狠心說:“你這蛙我全要了, 差你十個銅板, 改天到家裡取, 我住在村東頭老吳家, 你可以打聽村裡人都知道。 ”

那人忙說:“行, 行, 就這麼著!您這是要請客啊!”

吳老漢提著蛙, 回到山上便在小溪旁放生了。 他不敢在山下放生, 怕它們再被捕蛙人捉到。 口中還念有詞:蛙啊蛙, 就在山上生活吧, 千萬別下山, 再被捉到說不得救不了你啦!

吳老漢做完這些, 便下山回家了, 把救蛙欠錢一事跟妻兒說了。 儘管妻子埋怨幾句, 但是吳老漢做這事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也就這麼過去了。

幾天後,吳老漢又帶足了乾糧上山了。走到小屋前,看見幾隻蛙蹲在門前不停地沖著老漢叫,吳老漢心裡很納悶:該不會是幾天前放生的,回來報恩呢!

吳老漢不以為意,那些蛙卻聚而不散,老漢拿了斧頭要去砍柴,青蛙忽然圍了過來,徘徊在腳邊不去。見老漢停步,便向小溪邊蹦去。蹦兩下便停下來,好像在等吳老漢跟上。老漢覺得真是稀奇,難道它們真的有靈性,要帶自己去個地方,便跟著這些蛙走。

到得小溪邊,忽然聽得蛙鳴大作,足有近百隻。它們都圍聚在一個瓦盆附近形成一個圈,見老漢走近便主動讓出一個豁口。老漢上前拾起瓦盆,質地雖然粗糙些,但是還算完整毫無缺口。心想正好小屋內缺一個洗漱用的,便向那群蛙們拱了拱手,道了聲謝謝。

吳老漢當天夜裡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見一隻體型碩大的青蛙,口吐人言。對老漢說道:“恩人,感謝你日前救得我等性命,特送老丈一場福緣,望恩人珍惜。此寶物可聚世外之流財,一生二,二換四,演變無窮。但切記不可貪多,夠用解困方保得全家幸福安康!”

這吳老漢第二天早上醒來,還摸不著頭腦,心想必是這幾日見的青蛙太多了,才會有這奇怪的夢。洗漱完吃過早飯便仍去集市賣柴。

幾日後,正當吳老漢洗漱時,不慎將一枚銅錢掉落入盆中。眨眼間,銅錢變成兩枚,吳老漢以為自己眼花,取出兩枚銅錢扔進水盆,轉瞬出現四枚。老漢忽然想起昨晚的夢,一生二,二換四,演變無窮。聚寶盆,吳老漢也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想不起來還有什麼更貼切的語言。

老吳頭抱著寶貝一路小跑地回到家,兒子們下地去幹活了,妻子還在屋裡收拾著。老吳將瓦盆擺到妻子面前,從外到裡一道門反鎖好。妻子看著丈夫抽瘋般的舉動,嗔道:“大白天的你鎖門做甚?”說完臉上不禁一陣發燒!

吳老漢取過妻子的銀簪子,“老婆子,看清楚哦!”邊說邊輕輕地將簪子放到瓦盆中。老倆口都沒看清楚簪子就變成了兩個,“你這老不死的,哪學來的戲法,就知道騙家裡的!”田秀蓮怪聲道。

吳老漢便把那天如何救蛙,過後蛙們如何指引自己尋得瓦盆,昨天晚上做的夢,詳詳細細地描述了一遍,吳老漢講得吐沫橫飛,妻子終於還是將信將疑地信了。老倆口又試了幾次,百試百靈,可惜沒有碎銀子,不知道行與不行。

“這下我們發財啦!”妻子激動聲音都變了。吳老漢忙做了個停的手勢,說夢裡最後一句話你忘記了嗎?那神蛙只准許我們夠用就止,現在我們不是正愁兩個兒子的婚姻大事嗎,這正是我們的因難啊!但是我們應該止住貪念,真要是一夜暴富,那便不是福而是禍!此寶物乃是行善事得來,我們應該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後來,吳家的兩個兒子都結婚生子了,讓他們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的父親忽然變得聰明睿智,無論做什麼買賣只賺不虧。大兒子開了一間布匹鋪,二兒子開了一間酒館,吳家人再也不用幹那種地活,但也僅限於夠吃夠用而已,真的並未成大富大貴之家。

那段時間,鎮裡流傳著很多觀音菩薩救苦濟困的故事,乞丐一覺醒來會發現身邊多了個錢袋,揭不開鍋的人家早晨在門口發現半袋糧食,有的人甚至向上蒼許願,第二天早上便得到想要的東西等等。青蓮鎮一時之間,家家供奉觀音菩薩,寺院佛堂進香者絡繹不絕,家家向佛,人心向善。

話說,吳老漢一生恪守夢中神蛙之言,不貪圖富貴,家中夠用即止,竭盡所能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享盡兒孫之富。在其臨終前,千叮嚀萬囑咐妻子不可讓兒子們知道此寶物的存在。然而,事與願違善良的妻子不知道等到自己去世之後如何處置這寶物,便把把寶盆之事告訴了兩個兒子。

大兒子表示父親有遺言,夢中神蛙又有告誡,吳家維持現狀就好,不宜大富大貴。二兒子雖然同意大哥的想法,卻明顯眼睛裡放著光。一天晚上酒醉,二兒子與幾個混混吹牛胡侃,不慎將寶盆之事說走了嘴。向個潑皮無賴當然不信,二兒子借酒勁承諾將寶物拿來讓眾人觀賞。

二兒子回家謊稱見到許多有難的人需要幫助,軟磨硬泡將寶盆從母親身邊騙了出來。第二天清晨,在街頭尋得二兒子的屍體,渾身上下血肉模糊,手裡卻緊緊地抱著半個破碎的瓦盆,眼睛瞪得大大的,真個死不瞑目哉。

也就這麼過去了。

幾天後,吳老漢又帶足了乾糧上山了。走到小屋前,看見幾隻蛙蹲在門前不停地沖著老漢叫,吳老漢心裡很納悶:該不會是幾天前放生的,回來報恩呢!

吳老漢不以為意,那些蛙卻聚而不散,老漢拿了斧頭要去砍柴,青蛙忽然圍了過來,徘徊在腳邊不去。見老漢停步,便向小溪邊蹦去。蹦兩下便停下來,好像在等吳老漢跟上。老漢覺得真是稀奇,難道它們真的有靈性,要帶自己去個地方,便跟著這些蛙走。

到得小溪邊,忽然聽得蛙鳴大作,足有近百隻。它們都圍聚在一個瓦盆附近形成一個圈,見老漢走近便主動讓出一個豁口。老漢上前拾起瓦盆,質地雖然粗糙些,但是還算完整毫無缺口。心想正好小屋內缺一個洗漱用的,便向那群蛙們拱了拱手,道了聲謝謝。

吳老漢當天夜裡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見一隻體型碩大的青蛙,口吐人言。對老漢說道:“恩人,感謝你日前救得我等性命,特送老丈一場福緣,望恩人珍惜。此寶物可聚世外之流財,一生二,二換四,演變無窮。但切記不可貪多,夠用解困方保得全家幸福安康!”

這吳老漢第二天早上醒來,還摸不著頭腦,心想必是這幾日見的青蛙太多了,才會有這奇怪的夢。洗漱完吃過早飯便仍去集市賣柴。

幾日後,正當吳老漢洗漱時,不慎將一枚銅錢掉落入盆中。眨眼間,銅錢變成兩枚,吳老漢以為自己眼花,取出兩枚銅錢扔進水盆,轉瞬出現四枚。老漢忽然想起昨晚的夢,一生二,二換四,演變無窮。聚寶盆,吳老漢也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想不起來還有什麼更貼切的語言。

老吳頭抱著寶貝一路小跑地回到家,兒子們下地去幹活了,妻子還在屋裡收拾著。老吳將瓦盆擺到妻子面前,從外到裡一道門反鎖好。妻子看著丈夫抽瘋般的舉動,嗔道:“大白天的你鎖門做甚?”說完臉上不禁一陣發燒!

吳老漢取過妻子的銀簪子,“老婆子,看清楚哦!”邊說邊輕輕地將簪子放到瓦盆中。老倆口都沒看清楚簪子就變成了兩個,“你這老不死的,哪學來的戲法,就知道騙家裡的!”田秀蓮怪聲道。

吳老漢便把那天如何救蛙,過後蛙們如何指引自己尋得瓦盆,昨天晚上做的夢,詳詳細細地描述了一遍,吳老漢講得吐沫橫飛,妻子終於還是將信將疑地信了。老倆口又試了幾次,百試百靈,可惜沒有碎銀子,不知道行與不行。

“這下我們發財啦!”妻子激動聲音都變了。吳老漢忙做了個停的手勢,說夢裡最後一句話你忘記了嗎?那神蛙只准許我們夠用就止,現在我們不是正愁兩個兒子的婚姻大事嗎,這正是我們的因難啊!但是我們應該止住貪念,真要是一夜暴富,那便不是福而是禍!此寶物乃是行善事得來,我們應該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後來,吳家的兩個兒子都結婚生子了,讓他們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的父親忽然變得聰明睿智,無論做什麼買賣只賺不虧。大兒子開了一間布匹鋪,二兒子開了一間酒館,吳家人再也不用幹那種地活,但也僅限於夠吃夠用而已,真的並未成大富大貴之家。

那段時間,鎮裡流傳著很多觀音菩薩救苦濟困的故事,乞丐一覺醒來會發現身邊多了個錢袋,揭不開鍋的人家早晨在門口發現半袋糧食,有的人甚至向上蒼許願,第二天早上便得到想要的東西等等。青蓮鎮一時之間,家家供奉觀音菩薩,寺院佛堂進香者絡繹不絕,家家向佛,人心向善。

話說,吳老漢一生恪守夢中神蛙之言,不貪圖富貴,家中夠用即止,竭盡所能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享盡兒孫之富。在其臨終前,千叮嚀萬囑咐妻子不可讓兒子們知道此寶物的存在。然而,事與願違善良的妻子不知道等到自己去世之後如何處置這寶物,便把把寶盆之事告訴了兩個兒子。

大兒子表示父親有遺言,夢中神蛙又有告誡,吳家維持現狀就好,不宜大富大貴。二兒子雖然同意大哥的想法,卻明顯眼睛裡放著光。一天晚上酒醉,二兒子與幾個混混吹牛胡侃,不慎將寶盆之事說走了嘴。向個潑皮無賴當然不信,二兒子借酒勁承諾將寶物拿來讓眾人觀賞。

二兒子回家謊稱見到許多有難的人需要幫助,軟磨硬泡將寶盆從母親身邊騙了出來。第二天清晨,在街頭尋得二兒子的屍體,渾身上下血肉模糊,手裡卻緊緊地抱著半個破碎的瓦盆,眼睛瞪得大大的,真個死不瞑目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