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明功臣他排第三朱元璋對他信任度超湯和 兒子是史上第一無間道

《大秦帝國之崛起》不知道大家追完了沒, 這部劇我比較喜歡蘇秦, 這個間者實在是厲害, 窮極一生製造了亡齊之策。

間者現在習慣性被稱為無間道, 那麼歷史上哪個“無間道”最厲害呢?個人認為是李景隆。

為什麼說李景隆是史上最牛的無間道呢?

都說李景隆太無能了, 斷送了朱允炆的江山, 可是咱們為什麼不能說李景隆牛逼大發了呢?

建文元年(1399年), 燕王朱棣起兵靖難, 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大敗長興侯耿炳文。 黃子澄向建文帝推薦李景隆, 建議讓他接替耿炳文。 同年九月, 李景隆率軍圍困北平, 攻打北平九門。 朱棣之子朱高熾只是憑城堅守。 期間, 都督瞿能幾乎攻破張掖門, 卻因被李景隆所忌, 只得撤回, 以致功敗垂成。

看到了沒, 瞿能幾乎攻破張掖門, 但是被李景隆破壞了。

第二年, 朝廷軍隊大敗, 李景隆損兵十萬。 喪師數十萬, 使得攻守形勢逆轉, 朝廷再也難以組織大規模的軍事征討。

御史大夫練子甯、宗人府經歷宋征、禦史葉希賢紛紛上疏, 認為李景隆“失律喪師, 懷貳心”, 應予誅殺。 黃子澄慚憤不已, 請求誅殺李景隆, 以謝天下。

看到了沒?連舉薦李景隆的黃子澄都覺得李景隆有問題, 但是呢?我們的朱允炆皇帝卻不為所動。

建文四年(1402年), 燕軍打過長江, 直逼南京, 建文帝憂懼不已。 方孝孺再次上疏, 請誅李景隆。 建文帝不准, 反而命李景隆與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到燕軍營地請和, 表示願意劃江而治, 被朱棣拒絕。 不久, 燕軍兵至金川門。 李景隆與谷王朱橞開門投降, 迎燕軍入城, 南京陷落。

明知李景隆不是領兵的人才, 朱允炆不僅沒殺他, 還非常重用, 繼續讓他領兵, 然後李景隆就開門投降了。

然後朱棣登基, 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機之功”, 被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 加封太子太師, 並增歲祿一千石。 當時, 朝廷每議大事, 李景隆都位於班列之首。

看到了沒, 一個這麼“沒能力”的庸才, 朱棣竟然授其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 加封太子太師, 並增歲祿一千石。 而且李景隆還成了“班列之首”。 朱棣可不是庸人, 不是對其有大功之人, 他才不會這麼封賞。

所以我認為李景隆一直就是朱棣的人, 而且能力突出, 隨機應變、籠絡人心的能力超級強。

而李景隆的老爸李文忠, 也是一位牛人。

李文忠的祖上世代居住在泗州盱眙縣, 後來李文忠的父親李貞搬家到濠州(今鳳陽縣)的東鄉。 李貞生性友善, 娶朱元璋的姐姐朱氏(明朝建立後, 追封為曹國長公主)為妻, 1339年生子保兒(李文忠)。

朱元璋幼時, 親戚都比較貧寒, 惟有李貞家還能吃得飽飯, 經常接濟朱元璋, 所以朱元璋對李貞一家格外親厚。

但是元末天下大亂, 天災人禍頻發,

李貞家也活不下去了, 這時聽說朱元璋已經在郭子興那混得不錯, 於是舉家投靠。 朱元璋讓李保兒改姓朱, 叫朱文忠。

朱元璋還請來了名師教導朱文忠, 他天資聰穎, 學東西就好像以前學過一樣, 通曉經義、能詩善歌。 但是身在亂世, 朱文忠並未成為出謀劃策、理政治民的文官, 而是成為了武將, 最終成為了一代名將。

1357年(至正十七年),19歲的朱文忠(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朱元璋的親軍隨軍支援池州,第一次作戰就立了功,擊敗在池州的趙普勝的兵,又攻下青陽、石埭、太平、旌德四個縣。之後朱文忠坐鎮江南,讓張士誠不敢再侵擾朱元璋的地盤。因戰功,朱文忠備受重用和提拔,朱元璋還讓他恢復本姓,從此他就叫李文忠。

李文忠最牛的是在1370 年(洪武三年),他被授為征虜左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分道北征,率領十萬人出野狐嶺,到達興和,降服興和守將。進兵察罕腦兒,擒獲平章竹真。駐軍駱駝山,趕走平章沙不丁。駐軍開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

當時元順帝已死,太子愛猷識裡達臘(元昭宗)新立。李文忠派人探知此情,率軍兼程奔往應昌。元昭宗北逃,李文忠俘獲其嫡長子買的立八剌及後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及宋、元玉璽金寶十五件,玉冊二件,鎮圭、大圭、玉帶、玉斧各一件。並派出精銳騎兵窮追至北慶州而返。經過興州時,擒獲北元國公江文清等,降服三萬七千人。到達紅羅山時,又降服楊思祖的部眾一萬六千餘人。

李文忠到京城奉獻捷報,朱元璋禦臨奉天門接受朝賀。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勞最大,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封為曹國公,參與軍國大事,每年的俸祿三千石,並被授予世襲憑證。

1377年(洪武十年),李文忠受命與韓國公李善長一起商議軍國要事。同年,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兼領國子監事。可以說在臣子中,朱元璋對他是最信任的,這份信任程度甚至超過了湯和。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得病。太祖親臨探視,並命淮安侯華中負責醫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農曆三月,李文忠去世,終年四十六歲。太祖懷疑華中下毒,便降低華中的爵位,將其家屬逐至建昌衛,其他醫生及妻子兒女都被斬首。太祖親自寫文致祭,追封李文忠為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

功臣廟位列第三僅次於徐達和常遇春,然後死後被封王,諡號武靖,兒子李景隆也得朱元璋的喜歡喝重用,說李文忠最得朱元璋信任,是不為過的。

1357年(至正十七年),19歲的朱文忠(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朱元璋的親軍隨軍支援池州,第一次作戰就立了功,擊敗在池州的趙普勝的兵,又攻下青陽、石埭、太平、旌德四個縣。之後朱文忠坐鎮江南,讓張士誠不敢再侵擾朱元璋的地盤。因戰功,朱文忠備受重用和提拔,朱元璋還讓他恢復本姓,從此他就叫李文忠。

李文忠最牛的是在1370 年(洪武三年),他被授為征虜左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分道北征,率領十萬人出野狐嶺,到達興和,降服興和守將。進兵察罕腦兒,擒獲平章竹真。駐軍駱駝山,趕走平章沙不丁。駐軍開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

當時元順帝已死,太子愛猷識裡達臘(元昭宗)新立。李文忠派人探知此情,率軍兼程奔往應昌。元昭宗北逃,李文忠俘獲其嫡長子買的立八剌及後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及宋、元玉璽金寶十五件,玉冊二件,鎮圭、大圭、玉帶、玉斧各一件。並派出精銳騎兵窮追至北慶州而返。經過興州時,擒獲北元國公江文清等,降服三萬七千人。到達紅羅山時,又降服楊思祖的部眾一萬六千餘人。

李文忠到京城奉獻捷報,朱元璋禦臨奉天門接受朝賀。大封功臣,李文忠功勞最大,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封為曹國公,參與軍國大事,每年的俸祿三千石,並被授予世襲憑證。

1377年(洪武十年),李文忠受命與韓國公李善長一起商議軍國要事。同年,李文忠掌管大都督府兼領國子監事。可以說在臣子中,朱元璋對他是最信任的,這份信任程度甚至超過了湯和。

1383年(洪武十六年)冬季,李文忠得病。太祖親臨探視,並命淮安侯華中負責醫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農曆三月,李文忠去世,終年四十六歲。太祖懷疑華中下毒,便降低華中的爵位,將其家屬逐至建昌衛,其他醫生及妻子兒女都被斬首。太祖親自寫文致祭,追封李文忠為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肖像掛在功臣廟,位列第三。

功臣廟位列第三僅次於徐達和常遇春,然後死後被封王,諡號武靖,兒子李景隆也得朱元璋的喜歡喝重用,說李文忠最得朱元璋信任,是不為過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