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照片:遼寧省奉天醫科大學

1892年, 司督閣先生在盛京施醫院內創辦西醫學堂, 招生授課, 培訓醫助, 時稱盛京醫學堂。 1907年, 隨著盛京施醫院重建後新院開診, 前來就診病患與日俱增, “非設立醫學訓練人才, 不足以應付社會之需要”, 司督閣先生多年來就有在盛京醫學堂的基礎上籌辦醫科大學的願望, 乘勢向教會和地方當局提出創辦計畫, 得到前後三任東三省總督的支援:首任總督徐世昌允諾“歲給3000兩, 限10年為期”的辦學經費, 奉天巡撫唐紹儀批撥建校用地;繼任總督錫良捐500英鎊給籌建中的大學;再下一任總督趙爾巽實地勘驗後增撥建校用地。

1912年, 東北地區第一所醫科大學——奉天醫科大學建成。

司督閣先生創辦的奉天醫科大學自1912年到1948年期間, 校名罕有的多次更改:奉天醫科大學(1912年)、奉天醫科專門學校(1917年)、遼寧醫科專門學校(1929), 奉天醫科專門學校(1931年)、盛京醫科大學(1933年)、遼寧醫學院(1946)、遼寧醫科大學(1948)。 校名每次更名所烙下的印痕, 蘊涵著這所學校經歷的滄桑歲月和時代變遷。

冬景, 奉天醫科大學教學樓。 左側是盛京施醫院門診部, 病房在門診部後側, 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1912年3月, 位於盛京施醫院東南側的一片高地上, 奉天醫科大學教學樓竣工, 這幢三層帶有地下室的教學大樓是當時小河沿地區的標誌性建築。

兩層的女生宿舍樓, 于1926年竣工, 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女生宿舍樓大門, 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新建學生宿舍樓, 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學校建築和大禮堂, 建於1921- 1936年, 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此為奉天文會書院的建築)

1927年, 學校建築。 (此為奉天文會書院的建築)

1927年,科學樓。(此為奉天文會書院的建築)

安樂克醫生住所。

奉天醫科大學,司督閣校長(前排左2)和安樂克(前排左1)、婁德恩(前排左3)、榮威廉(後排左3)等教授合影,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當時學校隸屬盛京施醫院管轄,醫院的醫務人員均在兩個機構中同時工作。

安樂克醫生,內科教授,1912-1940年在奉天醫科大學從事教學和醫療工作,1923-1927年繼司督閣博士接任校長職務;

榮威廉醫生,放射學專家,曾任盛京施醫院院長,1913-1933年在職。

婁德恩醫生,內科教授,盛京施醫院男醫院內科主任,奉天醫科大學兼教生理學及生物化學,1913年-1934年在職。

1922年,司督閣先生卸任回英國前與學校師生合影。

1922年初,司督閣因健康和年齡原因向學校董事會提出辭去校長職務。

安樂克醫生在講課,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蓋爾文醫生在生理實驗課上指導學生,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蓋爾文醫生,生理學及病理學教授,40年代初曾任醫大副校長及教務處主任,1925-1948年在職。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一位畢業生與劉同倫醫生(右)在司督閣紀念碑前合影,影像攝於1929年。

劉同倫,1912年奉天醫科大學首屆學生,1917年畢業,曾兩次出洋留學研修肺結核科,是我國結核病科奠基人之一。1941-1942年、1945-1948年劉同倫任盛京施醫院院長。

1930年,奉天醫科大學首批3名女生畢業:呂淑賢、劉述真、賈玉蓉,她們被譽為“學校之光,女界之優”。

1924年,

奉天醫科大學招收了

首批3名女生,經過六年學業後於1930年畢業。

1934年5月14日,婁德恩醫生(前排右1)、安樂克醫生(前排左2)與一群年輕醫生合影,這是安樂克醫生帶出的最後一屆中國學生。

1938年,安樂克醫生(前排中間)、貝德森醫生(前排右1)與奉天醫科專門學校第十五屆畢業生合影,後側是司督閣紀念碑。

1924年,畢業生第一次學友聯歡會。

1927年,科學樓。(此為奉天文會書院的建築)

安樂克醫生住所。

奉天醫科大學,司督閣校長(前排左2)和安樂克(前排左1)、婁德恩(前排左3)、榮威廉(後排左3)等教授合影,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當時學校隸屬盛京施醫院管轄,醫院的醫務人員均在兩個機構中同時工作。

安樂克醫生,內科教授,1912-1940年在奉天醫科大學從事教學和醫療工作,1923-1927年繼司督閣博士接任校長職務;

榮威廉醫生,放射學專家,曾任盛京施醫院院長,1913-1933年在職。

婁德恩醫生,內科教授,盛京施醫院男醫院內科主任,奉天醫科大學兼教生理學及生物化學,1913年-1934年在職。

1922年,司督閣先生卸任回英國前與學校師生合影。

1922年初,司督閣因健康和年齡原因向學校董事會提出辭去校長職務。

安樂克醫生在講課,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蓋爾文醫生在生理實驗課上指導學生,影像拍攝時間不詳。

蓋爾文醫生,生理學及病理學教授,40年代初曾任醫大副校長及教務處主任,1925-1948年在職。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一位畢業生與劉同倫醫生(右)在司督閣紀念碑前合影,影像攝於1929年。

劉同倫,1912年奉天醫科大學首屆學生,1917年畢業,曾兩次出洋留學研修肺結核科,是我國結核病科奠基人之一。1941-1942年、1945-1948年劉同倫任盛京施醫院院長。

1930年,奉天醫科大學首批3名女生畢業:呂淑賢、劉述真、賈玉蓉,她們被譽為“學校之光,女界之優”。

1924年,

奉天醫科大學招收了

首批3名女生,經過六年學業後於1930年畢業。

1934年5月14日,婁德恩醫生(前排右1)、安樂克醫生(前排左2)與一群年輕醫生合影,這是安樂克醫生帶出的最後一屆中國學生。

1938年,安樂克醫生(前排中間)、貝德森醫生(前排右1)與奉天醫科專門學校第十五屆畢業生合影,後側是司督閣紀念碑。

1924年,畢業生第一次學友聯歡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