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正史中的白袍將軍,武功很爛,智商很高,擅長圍棋

在一些古典小說和評書演義中, 有幾位大名鼎鼎的“白袍小將”, 梅梅登場, 都是又帥又猛, 極其拉風, 諸如“三國”中的趙雲和馬超, “隋唐”中的羅成和羅通。 其實在正史上, 武將不大可能一身白, 這不明顯當敵軍的箭靶子麼?而且這一身白, 多喪氣啊!當然, 正史上, 也不是沒有過所謂的“白袍小將”, 有兩位元武將就是有明確文字記載的“一身白”, 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唐朝名將薛仁貴, 一個呢, 就是沒啥名氣的南北朝時代的梁朝名將陳慶之。 今天咱就說說這個知名度遠不如薛仁貴的陳慶之。 順便說一下, 他們戰場上“一身白”的造型並非一輩子都如此,

而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目的, 通俗點說, 就是想顯擺呢!想當年, 這陳慶之率領一支7000人馬組成的南方“白色軍團”突然殺入北魏, 在北魏境內縱橫馳騁所向披靡, 打得數十萬北魏大軍欲哭無淚, 這段史實簡直如神話一般, 以至於很多人都不太相信。 而這支白色軍團的總指揮更“神話”, 他是一個弓箭特差、騎馬很糟的文弱的圍棋高手。 他創造的真實神話震撼了不少人, 就連20世紀的巨人毛澤東主席讀其傳記後也激動得評論道:“再讀此傳, 為之神往。 ”

陳慶之

陳慶之, 字子雲, 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人, 生於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 效忠于梁朝的建立者—梁武帝蕭衍。 陳慶之早年給人的形象是個典型的江南文士, 弓箭水準很爛, 騎馬水準很糟, 唯一擅長的就是下棋。 而蕭衍是個著名的棋迷, 小陳的本領正好派上了用場。 由於小陳經常陪領導熬夜下棋, 不辭勞苦, 表現極佳, 所以很受領導喜歡。 這陪棋工作, 小陳愣是一連幹了20多年。 41歲那年, “陪棋秘書”陳慶之終於時來運轉,

他離開棋盤, 穿上盔甲, 變成了武將, 這個角色轉換夠雷人的。 別看陳慶之騎射功夫慘點, 但膽略和智謀絕對超強, 在南梁與北魏的大戰中, 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近似神話的沙場傳奇。

西元527年, 陳慶之和戰友曹仲宗等人進攻北魏的渦陽(安徽蒙城), 北魏派出15萬大軍救援。 於是乎, “神話”發生了, 昔日的“陪棋秘書”陳慶之僅率200騎兵對北魏先頭部隊搞了一次夜襲, 竟然把15萬北魏大軍震得惶恐不已士氣狂跌。 此後兩軍相持, 從春到冬, 頻繁互毆百餘次, 將士們被折騰得頭都大了, 不少梁軍將領都打算放棄, 而陳慶之力主決戰, 他率領梁軍精銳又玩了一把夜襲, 連破魏軍13道營壘, 北魏軍死傷慘重, 屍體氾濫, 竟把當地的河水都堵塞了!

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這時的北魏可謂衰運不斷, 遭到梁軍重創後沒多久, 北魏國內發生了內亂, 他們國人自個兒折騰自個兒, 各種勢力拳打腳踢刀來槍往, 把國家搞得慘不忍睹。 一個叫元顥的北魏王爺(北海王)趁亂跑到梁朝, 慷慨激昂地請求梁武帝出兵幫他回國當皇上, “夠義氣”的梁武帝還真答應了, 並把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陳慶之。 就這樣, 陳慶之受命為假節(代表皇上, 戰時可殺違令者)、飆勇將軍, 率領7000兵馬護送落難王爺元顥北還。 從此, “神話”一個接一個地發生……

西元529年, 陳慶之指揮7000軍團殺入北魏, 很多魏軍將領紛紛上陣與陳慶之對打, 然而他們哪裡想到, 這個貌似弱不禁風的南方敵將竟是如此恐怖……

北魏

首先出場的是率領7萬大軍的北魏睢陽守將丘大千, 他和陳慶之7000兵馬開練的結果是——被打得全體投降。

第二個出場的是指揮2萬羽林軍的北魏征東將軍元暉業, 其下場是全軍崩塌, 元暉業被生擒。

接著出場的是率領20萬大軍的北魏上党王元天穆, 其結局是被全殲,元天穆狼狽逃跑。

繼而出場的是率領1萬精銳的北魏虎牢關守將爾朱世隆,結果打都沒打就被陳慶之嚇跑了。

……

北魏將軍們一個比一個面,領導人就更沒轍了,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為躲避梁軍,逃到了並州(山西太原)。不久前還是落難王爺的元顥樂顛顛地進入洛陽。此次保王行動,陳慶之以7000兵馬在北魏境內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歷時7月,經47戰,克32城!由於陳慶之軍團皆以非常搶眼的白袍造型亮相,所以當時洛陽城中的流行兒歌唱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當然,如今也有些人質疑史書上陳慶之的這一系列輝煌戰役,因為太誇張了!對於這些爭議,本文不做評論,只按正史上來說吧。

陳慶之攻打北魏

陳慶之雖然英雄,但被他送上皇位的元顥卻是個混球,這廝登基後馬上墮落,除了酒色啥也不顧,陳慶之只得到一串空職銜,並不被重用。就在此時,一個北魏軍事高手出現了,他組織了一支號稱百萬的大軍猛踹陳慶之7000白袍軍,這人便是曾殺死北魏胡太后和幼主元釗、主掌北魏軍政大權的梟雄爾朱榮。雖然陳慶之很能打,但畢竟是孤軍深入、毫無支援,敵我力量又懸殊得太厲害,再加上山洪突然來襲,這位締造戰爭神話的名將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慘敗,他的白袍軍團徹底玩完,他本人化妝成和尚逃回了南梁。昔日戰神落得如此境遇,實在令人歎息!

回到南梁後,陳慶之又有了新的軍事任務。有一個叫僧強的和尚(陳慶之與和尚有緣呀),裝神弄鬼,自稱天子,當地土豪蔡伯龍也起兵回應,兩個要權不要命的人聯起手來攻城掠地,擾亂國家。梁武帝很生氣,立即派陳慶之前去討伐。事實證明,陳慶之雄風不減,而那個僧強遠沒有八百多年後他的同行、造反和尚朱元璋的本事。不到12天,陳慶之就擺平了這場叛亂,兩個造反頭子的腦袋被送到都城建康(南京)。

再立大功的陳慶之更加受到梁武帝的重用,西元530年,他被任命為都督南州、北司州、西豫州、豫州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這職銜夠長的,相當於這些地方的最高軍政首長),任務是和老對手北魏幹仗。陳慶之的敵手是很多和他平級的北魏將領。又有事實告訴我們:同樣是當刺史的,差距咋就那麼大呢!具有豐富“打魏”經驗的陳慶之刺史在多次戰役中擊敗了北魏的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是雲寶、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他再次證明了自己果然是北魏的剋星!

梁武帝

戰爭中的陳慶之堪稱無雙猛人,而生活中的陳慶之則是一位性格沉穩謹慎、生活簡樸而且特有愛心的大好人,他愛護士兵,體恤百姓,經常幹一些開倉放糧賑濟災民的善舉,堪稱梁朝人民的好幹部,很多百姓都請求為陳慶之立碑頌德,獲得了梁武帝的批准。

西元539年,56歲的陳慶之因病去世,梁武帝追贈其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諡號為“武”,並下令義興郡發動500人為其送葬。

關於陳慶之北伐的神話戰績,如今有不少爭議,很多人認為史料記載實在誇張,並不可信,還有人認為陳慶之是乘虛而入,打敗的對手都非強敵。但無論如何爭議,這位白袍將軍打了一連串的勝仗確實是正史所載,毛主席他老人家都“為之神往”呢,《梁書》是這樣稱讚陳慶之的——““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也就是說,陳慶之的才能堪比四位前輩軍事高手,即:廉頗、李牧、衛青和霍去病。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其結局是被全殲,元天穆狼狽逃跑。

繼而出場的是率領1萬精銳的北魏虎牢關守將爾朱世隆,結果打都沒打就被陳慶之嚇跑了。

……

北魏將軍們一個比一個面,領導人就更沒轍了,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為躲避梁軍,逃到了並州(山西太原)。不久前還是落難王爺的元顥樂顛顛地進入洛陽。此次保王行動,陳慶之以7000兵馬在北魏境內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歷時7月,經47戰,克32城!由於陳慶之軍團皆以非常搶眼的白袍造型亮相,所以當時洛陽城中的流行兒歌唱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當然,如今也有些人質疑史書上陳慶之的這一系列輝煌戰役,因為太誇張了!對於這些爭議,本文不做評論,只按正史上來說吧。

陳慶之攻打北魏

陳慶之雖然英雄,但被他送上皇位的元顥卻是個混球,這廝登基後馬上墮落,除了酒色啥也不顧,陳慶之只得到一串空職銜,並不被重用。就在此時,一個北魏軍事高手出現了,他組織了一支號稱百萬的大軍猛踹陳慶之7000白袍軍,這人便是曾殺死北魏胡太后和幼主元釗、主掌北魏軍政大權的梟雄爾朱榮。雖然陳慶之很能打,但畢竟是孤軍深入、毫無支援,敵我力量又懸殊得太厲害,再加上山洪突然來襲,這位締造戰爭神話的名將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慘敗,他的白袍軍團徹底玩完,他本人化妝成和尚逃回了南梁。昔日戰神落得如此境遇,實在令人歎息!

回到南梁後,陳慶之又有了新的軍事任務。有一個叫僧強的和尚(陳慶之與和尚有緣呀),裝神弄鬼,自稱天子,當地土豪蔡伯龍也起兵回應,兩個要權不要命的人聯起手來攻城掠地,擾亂國家。梁武帝很生氣,立即派陳慶之前去討伐。事實證明,陳慶之雄風不減,而那個僧強遠沒有八百多年後他的同行、造反和尚朱元璋的本事。不到12天,陳慶之就擺平了這場叛亂,兩個造反頭子的腦袋被送到都城建康(南京)。

再立大功的陳慶之更加受到梁武帝的重用,西元530年,他被任命為都督南州、北司州、西豫州、豫州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這職銜夠長的,相當於這些地方的最高軍政首長),任務是和老對手北魏幹仗。陳慶之的敵手是很多和他平級的北魏將領。又有事實告訴我們:同樣是當刺史的,差距咋就那麼大呢!具有豐富“打魏”經驗的陳慶之刺史在多次戰役中擊敗了北魏的潁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是雲寶、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他再次證明了自己果然是北魏的剋星!

梁武帝

戰爭中的陳慶之堪稱無雙猛人,而生活中的陳慶之則是一位性格沉穩謹慎、生活簡樸而且特有愛心的大好人,他愛護士兵,體恤百姓,經常幹一些開倉放糧賑濟災民的善舉,堪稱梁朝人民的好幹部,很多百姓都請求為陳慶之立碑頌德,獲得了梁武帝的批准。

西元539年,56歲的陳慶之因病去世,梁武帝追贈其為散騎常侍、左衛將軍,諡號為“武”,並下令義興郡發動500人為其送葬。

關於陳慶之北伐的神話戰績,如今有不少爭議,很多人認為史料記載實在誇張,並不可信,還有人認為陳慶之是乘虛而入,打敗的對手都非強敵。但無論如何爭議,這位白袍將軍打了一連串的勝仗確實是正史所載,毛主席他老人家都“為之神往”呢,《梁書》是這樣稱讚陳慶之的——““陳慶之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也就是說,陳慶之的才能堪比四位前輩軍事高手,即:廉頗、李牧、衛青和霍去病。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