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PRO 平凡與不凡的大衛·米勒

他曾在環法的第一賽段“拉爆”阿姆斯壯;他穿過環法的黃衫、環意的粉衫、環西的紅衫;他曾在清晨的香港街道上訓練, 榨幹自己的每一分體力;也曾在法國的酒吧徹夜墮落買醉。

大衛·米勒, 這個曾經了不起的車手, 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和我們一樣, 他會迷茫, 會犯錯;同樣, 米勒也會為了自己的目標而揮灑汗水。

米勒在香港度過的幾年寶貴的青春歲月, 收穫了寶貴的友誼,

也讓他把香港當成了故鄉。

在香港和單車結緣

英國人大衛·米勒生於1977年, 在他13歲的時候, 米勒前去香港和父親一起生活。 1992年, 米勒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公路車。 他深深地被這項運動吸引, 每天天濛濛亮的時候, 米勒就在人煙稀少的馬路上練車。

1995年完成高中學業之後, 米勒回到了他母親所在的英國, 計畫進入藝術院校學習。 為了讓他融入當地, 結交更多的朋友, 他媽媽帶她去了當地的自行車俱樂部。

初露鋒芒

在大學開學前的一周, 米勒在俱樂部的帶領下去法國比賽, 隨後加入了當地的俱樂部。 這個年輕人一發不可收拾, 屢屢獲勝。 在收穫8場勝利之後, 5支職業車隊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他選擇了科菲迪斯, 因為車隊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教練”——西瑞爾·吉瑪律。

吉瑪律教練曾經帶出了三個環法總冠軍, 而環法3冠王萊蒙德更是直呼他為“世界上最好的教練”。

初出茅廬的米勒住在法國租來的房子裡, 開始了他的職業自行車手的生活。 他顯露出不小的天分, 在吉爾馬的指導下, 大衛·米勒進步神速。 很快, 他就有了新的目標:成為下一個贏得環法的英國人。

大衛·米勒在環法穿上黃衫, 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GRAHAM WATSON

一鳴驚人

2000年的環法第一賽段, 大衛·米勒的表現著實給了英國人一個驚喜。 在16公里的個人計時賽, 他領先阿姆斯壯2秒鐘, 並將黃衫保持了數個賽段。

一鳴驚人的開頭帶給了大衛·米勒榮耀, 同時也給了他更高的心理預期和更大的壓力。

米勒在2001年環西第一個賽段之後穿上了環西紅衫, 繼續點燃了他的奪冠之夢;然而當年的ITT世錦賽負于烏爾裡希也讓米勒摸到了自己的天花板。

碰到天花板的原因有很多:相對不科學的訓練習慣, 沒有完全適應自行車手修道士般的生活, 還有隱含的一點——當時有相當比例的車手在嗑藥。

父親曾是空軍, 母親也是教師, 大衛·米勒自幼就養成了用非黑即白看待問題的習慣。

2002年, 米勒在比賽中受傷© GRAHAM WATSON

然而現實並不那麼美好, 英國人們的期許、自己能力的天花板、再加上當時的氛圍;大衛·米勒開始慢慢懷疑自己所堅持的原則。

在大衛·米勒的自傳《Racing Through the Dark》裡有這麼一段:在贏得一個ITT賽段之後,他檢測出的血細胞比容為40.1%(50%以上才會被懷疑),米勒證明了自己可以乾淨地贏得比賽。當時的車隊主管之一在私底下對另一個車手說:“為什麼不是50%?贏得比賽的時候是不是嗑藥了的並不重要。車隊最需要的是你最佳的能力,而你最佳的能力需要嗑藥來達到。”

2003年環法前舉辦的DAUPHINE-LIBERE,大衛·米勒在阿姆斯壯身後© GRAHAM WATSON

從嗑藥到禁藥鬥士

2004年6月23號的平靜夜晚,大衛·米勒和佈雷斯福德(現為天空車隊主管)一起進餐。三個便衣員警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取走了大衛·米勒的手錶、鞋帶、鑰匙和手機。兩個小時之後,便衣們從米勒的家裡搜索出了EPO的空瓶和兩個使用過的注射器。

米勒承認了自己使用禁藥,他表示2001年序幕賽的失利,2001年ITT世錦賽的時候輸給了烏爾裡希讓他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在那之後,他放棄了自己的立場。

米勒從2001年開始使用epo,有時候也用可的松和睾酮。和當時的許多車手一樣,米勒一般只在在訓練的時候使用這些禁藥來獲得邊際效應。

使用禁藥使得米勒在世錦賽快了25秒(實際上第二名比他慢了1分25秒),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米勒被禁賽兩年(2004-2006),2003年的ITT世錦賽冠軍也因此被剝脫;同時失去的還有他的工作和收入,還有他的榮耀。

雖然有過迷茫和頹廢,幸運的是,米勒的家人和朋友支持著他。2006年,米勒重回主車群,加入西班牙車隊Saunier Duval–Prodir,在當年贏下環西第14賽段——一個計時賽段,2007年他轉投美國隊Slipstream–Chipotle,在當年成為英國公路大組賽和個人計時賽雙料國家冠軍。

在回歸自行車比賽之後,大衛·米勒坦率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成為了反禁藥鬥士,為清潔職業自行車運動的烏煙瘴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要知道,之前被處罰的車手很少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更不用說挺身而出來反抗禁藥了。

2011年環意,米勒身著粉衫© GRAHAM WATSON

不平靜的後職業生涯

2008年他加上了佳明車隊,當年最好的成績是環加州總成績第二。2009年的狀態慢慢回歸,雖然在5月份受了傷,不過這並沒有阻擋他在當年完成了三大環賽,還在環西最後的ITT賽段奪冠。2010年的ITT世錦賽,他僅次於坎切拉拉,部分原因是米勒在環法受傷使得他整個賽季狀態不佳。

2011年,在環意三賽段穿上了粉衫,不過車手沃特·維蘭特意外死亡使得他的勝利黯然失色。不過還好,米勒在當年環意最後的計時賽段展現出自己的實力,獲得第一。對了,大衛·米勒還參加了2011年環北京,獲得了總成績第二。

2012年環法第十二賽段,米勒突圍獲勝© GRAHAM WATSON

2012年初在E3古典賽,米勒摔斷了鎖骨。不過他很快就在環多菲內回歸,並決定開始他的第11屆環法,在第12賽段,他和其他三名車手突圍,領先主集團10分鐘,並最終贏得了賽段勝利。

米勒在2014年沒有入選環法,這讓他非常難過和震驚,隨後他離開了他從事十多年的職業自行車運動。

和競技無關

2012年,在米勒還在主車群中服役的時候,他就出版了自傳《Racing Through the Dark》。退役之後的2015年,米勒繼續通過寫作分享他作為職業自行車運動員的故事:《The Racer: Life on the Road as a Pro Cyclist》。

除了寫作之外,退役的米勒還想要“最好的單車,最好的衣服”。CASTELLI專門為他推出了“Chapter. ///”系列,走英倫紳士路線。而作為Factor的代言人,Factor也推出了Factor One的定製版。

雖然David·Millar與他的公路已經遠離WT級別的職業車手大集團,或許他能利用自己多年的職業車手經歷,寫出主車群中不為人知的故事,還有他對時尚的品位,給大家帶來更棒的衣服。

在大衛·米勒的自傳《Racing Through the Dark》裡有這麼一段:在贏得一個ITT賽段之後,他檢測出的血細胞比容為40.1%(50%以上才會被懷疑),米勒證明了自己可以乾淨地贏得比賽。當時的車隊主管之一在私底下對另一個車手說:“為什麼不是50%?贏得比賽的時候是不是嗑藥了的並不重要。車隊最需要的是你最佳的能力,而你最佳的能力需要嗑藥來達到。”

2003年環法前舉辦的DAUPHINE-LIBERE,大衛·米勒在阿姆斯壯身後© GRAHAM WATSON

從嗑藥到禁藥鬥士

2004年6月23號的平靜夜晚,大衛·米勒和佈雷斯福德(現為天空車隊主管)一起進餐。三個便衣員警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取走了大衛·米勒的手錶、鞋帶、鑰匙和手機。兩個小時之後,便衣們從米勒的家裡搜索出了EPO的空瓶和兩個使用過的注射器。

米勒承認了自己使用禁藥,他表示2001年序幕賽的失利,2001年ITT世錦賽的時候輸給了烏爾裡希讓他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在那之後,他放棄了自己的立場。

米勒從2001年開始使用epo,有時候也用可的松和睾酮。和當時的許多車手一樣,米勒一般只在在訓練的時候使用這些禁藥來獲得邊際效應。

使用禁藥使得米勒在世錦賽快了25秒(實際上第二名比他慢了1分25秒),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米勒被禁賽兩年(2004-2006),2003年的ITT世錦賽冠軍也因此被剝脫;同時失去的還有他的工作和收入,還有他的榮耀。

雖然有過迷茫和頹廢,幸運的是,米勒的家人和朋友支持著他。2006年,米勒重回主車群,加入西班牙車隊Saunier Duval–Prodir,在當年贏下環西第14賽段——一個計時賽段,2007年他轉投美國隊Slipstream–Chipotle,在當年成為英國公路大組賽和個人計時賽雙料國家冠軍。

在回歸自行車比賽之後,大衛·米勒坦率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成為了反禁藥鬥士,為清潔職業自行車運動的烏煙瘴氣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要知道,之前被處罰的車手很少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更不用說挺身而出來反抗禁藥了。

2011年環意,米勒身著粉衫© GRAHAM WATSON

不平靜的後職業生涯

2008年他加上了佳明車隊,當年最好的成績是環加州總成績第二。2009年的狀態慢慢回歸,雖然在5月份受了傷,不過這並沒有阻擋他在當年完成了三大環賽,還在環西最後的ITT賽段奪冠。2010年的ITT世錦賽,他僅次於坎切拉拉,部分原因是米勒在環法受傷使得他整個賽季狀態不佳。

2011年,在環意三賽段穿上了粉衫,不過車手沃特·維蘭特意外死亡使得他的勝利黯然失色。不過還好,米勒在當年環意最後的計時賽段展現出自己的實力,獲得第一。對了,大衛·米勒還參加了2011年環北京,獲得了總成績第二。

2012年環法第十二賽段,米勒突圍獲勝© GRAHAM WATSON

2012年初在E3古典賽,米勒摔斷了鎖骨。不過他很快就在環多菲內回歸,並決定開始他的第11屆環法,在第12賽段,他和其他三名車手突圍,領先主集團10分鐘,並最終贏得了賽段勝利。

米勒在2014年沒有入選環法,這讓他非常難過和震驚,隨後他離開了他從事十多年的職業自行車運動。

和競技無關

2012年,在米勒還在主車群中服役的時候,他就出版了自傳《Racing Through the Dark》。退役之後的2015年,米勒繼續通過寫作分享他作為職業自行車運動員的故事:《The Racer: Life on the Road as a Pro Cyclist》。

除了寫作之外,退役的米勒還想要“最好的單車,最好的衣服”。CASTELLI專門為他推出了“Chapter. ///”系列,走英倫紳士路線。而作為Factor的代言人,Factor也推出了Factor One的定製版。

雖然David·Millar與他的公路已經遠離WT級別的職業車手大集團,或許他能利用自己多年的職業車手經歷,寫出主車群中不為人知的故事,還有他對時尚的品位,給大家帶來更棒的衣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