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征服亞洲的“猴子”,為何先被明朝暴打,後被妹夫滅門

日本戰國, 群雄亂毆, 這幫梟雄中, 有個叫織田信長的傢伙, 他立志一統日本, 也確實吃掉不少強敵, 但最終卻被屬下所害, 夢斷本能寺。 到頭來繼承織田大業的卻是一個其貌不揚、出身卑賤、綽號“猴子”的人, 他的名字叫豐臣秀吉。 這個“猴子”為“恩主”織田信長報仇後, 掃平群雄, 終成霸業。 然而統一日本後, 他欲壑難填, 又妄圖征服朝鮮和中國甚至稱雄亞洲, 結果大吃苦頭, 美夢成空, 撒手歸西。 更可悲的是, 他死後沒多久, 豐臣家族就被其“忠誠”的“大老”(輔臣), 也是秀吉的妹夫——德川家康滅得一乾二淨……

織田信長(遊戲形象)

秀吉於1537年生於日本尾張國愛知郡中村(今名古屋市中村區)一個農民家庭, 從小就長得難看且身材瘦小, 後得一綽號“猴子”。 他童年喪父, 少年流浪, 18歲時投奔了尾張國的大名(領主)織田信長, 生活才算有了著落。 秀吉精明能幹, 不辭勞苦, 在織田信長手底下,

從一個提鞋的小跟班混成了一員大將和一方小諸侯。 順便說一下, 當時“猴子”的大名並非“豐臣秀吉”, 而叫“木下藤吉郎”, 後又更名“羽柴秀吉”, “豐臣”是他發達後天皇賜給他的“貴姓”。

豐臣秀吉

“猴子”的“恩公老大”織田信長是日本歷史上最出色的軍事統帥之一,

他的夢想是一統日本, 在織田的一系列征戰中, 秀吉屢立戰功, 表現極佳。 1582年, 秀吉率軍征討中國(日本本州西部, 並非“中華”)的毛利氏的時候, 忽聞得京都傳來噩耗——織田信長麾下的得力大將明智光秀舉兵叛亂, 圍攻織田所在的本能寺, 織田斃命!“恩公”突然死亡, “猴子”悲痛欲絕, 但他很快就從悲痛中鎮靜下來, 與敵手毛利議和, 接著率軍殺回京都, 迅速打敗明智光秀, 並將其首級懸於本能寺示眾!“恩主”大仇得報, 秀吉人氣飆升, 很多豪傑紛紛歸順。 沒多久, 秀吉滅掉了一個看不起他的高手, 即織田信長麾下第一猛將和首席重臣, 也是信長的妹夫(織田的妹妹阿市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美女)柴田勝家。 距離信長之死整整一年,
秀吉就掃平障礙, 成為織田的繼承者。

柴田勝家(遊戲形象)

滅了柴田勝家後, 秀吉最強勁的對手就是織田生前的盟友德川家康了, 此人與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並稱“日本戰國三傑”, 堅忍、奸詐, 和秀吉一樣, 一生傳奇。 1584年, 秀吉與家康在小牧山、長久手激戰,

一直牛哄哄的秀吉竟然受挫, 不過家康也沒能力徹底掀翻秀吉, 兩人最終握手言和。 秀吉把妹妹嫁給了家康, 還把老媽送給他當人質, 家康也表示臣服。 收服家康後, 秀吉以自己興建的大阪城為總部四處征討:1585年攻佔四國島;1587年平定九州;1590年征服小田原;1593年又把北海道正式劃為日本版圖。 “猴子”終於統一了日本!同時, 秀吉在朝廷中的地位也節節攀升。 1584年, 他被天皇任命為關白, 相當於攝政王, 統全國軍政。 次年又任太政大臣, 類似于宰相, 並被賜姓“豐臣”。 1591年, 秀吉把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 自任“太閣”, 依然把握實權。 那時的日本天皇, 不過是個擺設。

秀吉酬躇滿志, 開始對日本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 如改革行政制度、收繳民間兵器、實行檢地、統一度量衡、興修水利等, 使飽經戰亂的日本出現了祥和繁榮的面貌。秀吉越發感覺自己無敵偉大了,其野心也不斷膨脹,小小島國已裝不下他了。秀吉決定先征服朝鮮(當時為李朝的天下,今日朝鮮和韓國皆屬其統治)、再滅掉中國明朝,然後橫掃東南亞,繼而吞併印度,到時把天皇安置在北京,他自己呢,坐鎮寧波,號令天下!為了這個夢想,秀吉再次揚起戰刀,於1592年出兵朝鮮,東亞歷史上著名的朝鮮壬辰戰爭爆發(日本稱“文露·慶長之役”,中國稱“萬曆朝鮮之役”)。

萬曆朝鮮之役

早已習慣刀口舔血的日本武士們一路燒殺,瘋狂挺進,先後攻佔忠州(今韓國中部)、平壤和首都漢城(今首爾),朝鮮軍隊一敗塗地。但日本水軍卻沒那麼順利,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連續擊沉日軍數百艘艦艇,使秀吉水路並進的計畫失敗,日本陸軍的補給也出現困難!為了抗敵,李舜臣改進了朝鮮水軍中的王牌武器——龜船,這種戰船形如烏龜,背覆鐵甲,上插利刃,四面有炮,兩側多槳,行動敏捷,日軍很難靠近,即使靠近也難以攀上。

李舜臣雖強,但朝鮮國力有限,朝鮮國王李昖只好向中國明朝求援,大明王朝看不下去了,正所謂唇亡齒寒,明神宗朱翊鈞即萬曆皇帝決定“抗日援朝”!同年7月,第一批明軍來到朝鮮,然而明將祖承訓(明末名將祖大壽之父)大意輕敵,他輕率地調動全部兵力進攻平壤,哪知大雨連綿,道路泥濘,明軍騎兵剛沖入平壤就遭到日軍將領小西行長的伏擊,日軍多配備歐式火槍,明軍死傷慘重,明將史儒當場陣亡,祖承訓被迫撤退!秀吉戰前還對明朝有一定戒心,而初戰的勝利使他覺得大明王朝不過如此。他馬上增兵朝鮮。10月,第二批明軍奉命出征,1593年1月,明軍包圍平壤。

李舜臣

這次明軍主帥是名將李成梁之子、東征提督李如松,前不久他剛在寧夏打敗了韃靼人(蒙古),這次又重新披掛上陣。李如松一聲令下,明軍勁弩齊射,萬炮狂轟,日軍雖有歐式火槍,但難敵明軍的虎蹲炮等王牌武器,日軍死傷慘重。不過武士們畢竟凶頑,戰鬥異常慘烈,李如松坐騎也被日軍擊斃。戰至最後,日軍支撐不住,被迫撤退,明軍收復平壤。

明軍休整後,繼續前進,收復多處城池,直逼漢城!秀吉心急如焚,搞了個緩兵之策,同意和談。明朝答應了。1593年5月,明朝使臣沈唯敬來到了名古屋,秀吉提出了七個講和條件,包括明朝公主嫁給日本天皇、恢復中日貿易、朝鮮割地賠款給日本並向日本稱臣等。明朝也提出了議和基本原則:日軍全部退回國內,永不侵朝。按說照這樣談下去,沒法成功,但兩個談判代表沈唯敬與小西行長合夥搞了一個外交史上的大笑話——老沈向上面彙報說豐臣同意稱臣了;小西對秀吉說,明朝答應全部條件了。明廷和秀吉都挺開心。

1596年,明朝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的詔書送到了日本,秀吉一看,差點沒氣死,他摔了詔書,趕走明使,於次年1月發兵14萬,再次進攻朝鮮!明朝也大為震怒,調動大軍第二次“抗日援朝”!朝中聯軍數次重創日軍,而日軍越發殘暴,他們下令把朝鮮人斬首、割耳、削鼻,還把耳朵鼻子送給秀吉觀看,秀吉看到這些戰利品眉開眼笑,命人把它們埋在京都方廣寺,號稱“耳塚”。至今朝鮮人和韓國人只要提起豐臣秀吉就恨得牙根癢癢!

1597年9月,李舜臣指揮12艘朝鮮戰艦打敗了日軍300多艘戰艦,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的奇跡!1598年11月,李舜臣和明將陳磷指揮中朝聯合水軍在露梁海域與日軍廝殺,朝中水師逼近日艦,以猛烈炮火轟擊,李舜臣親乘旗艦與日軍對決,70多歲的明軍老將鄧子龍指揮千余水兵,分乘三艘巨型戰艦,也殺入敵陣。明軍巨艦齊射火箭,日艦多艘著火,烈焰映紅海面!廝殺中,鄧子龍壯烈殉國,李舜臣前來增援,但被流彈擊中,也為國捐軀!朝中艦隊主將雖死,但日本海軍也損失慘重,無力再戰,只好撤退。

李舜臣

這時日本戰時最高領袖豐臣秀吉在幹什麼呢?他已大病纏身,大限將至了。1599年8月18日,秀吉傳位於兒子秀賴(其外甥秀次已因涉嫌謀反被殺),並讓德川家康等“五大老”輔佐幼子,而後帶著遺憾撒手離去。臨終前他作詩一首:朝露消逝如我身,世事已成夢中夢。 “猴子”死後不久,家康撤回了在朝鮮的日軍,這場戰爭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秀吉去世的16年後,即1615年,他的“好妹夫”家康攻陷豐臣總部大阪,屠大阪城,秀吉妻兒斃命,豐臣家族滅絕!秀吉臨終前那首詩說得確實不錯,一切都是夢一場……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使飽經戰亂的日本出現了祥和繁榮的面貌。秀吉越發感覺自己無敵偉大了,其野心也不斷膨脹,小小島國已裝不下他了。秀吉決定先征服朝鮮(當時為李朝的天下,今日朝鮮和韓國皆屬其統治)、再滅掉中國明朝,然後橫掃東南亞,繼而吞併印度,到時把天皇安置在北京,他自己呢,坐鎮寧波,號令天下!為了這個夢想,秀吉再次揚起戰刀,於1592年出兵朝鮮,東亞歷史上著名的朝鮮壬辰戰爭爆發(日本稱“文露·慶長之役”,中國稱“萬曆朝鮮之役”)。

萬曆朝鮮之役

早已習慣刀口舔血的日本武士們一路燒殺,瘋狂挺進,先後攻佔忠州(今韓國中部)、平壤和首都漢城(今首爾),朝鮮軍隊一敗塗地。但日本水軍卻沒那麼順利,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連續擊沉日軍數百艘艦艇,使秀吉水路並進的計畫失敗,日本陸軍的補給也出現困難!為了抗敵,李舜臣改進了朝鮮水軍中的王牌武器——龜船,這種戰船形如烏龜,背覆鐵甲,上插利刃,四面有炮,兩側多槳,行動敏捷,日軍很難靠近,即使靠近也難以攀上。

李舜臣雖強,但朝鮮國力有限,朝鮮國王李昖只好向中國明朝求援,大明王朝看不下去了,正所謂唇亡齒寒,明神宗朱翊鈞即萬曆皇帝決定“抗日援朝”!同年7月,第一批明軍來到朝鮮,然而明將祖承訓(明末名將祖大壽之父)大意輕敵,他輕率地調動全部兵力進攻平壤,哪知大雨連綿,道路泥濘,明軍騎兵剛沖入平壤就遭到日軍將領小西行長的伏擊,日軍多配備歐式火槍,明軍死傷慘重,明將史儒當場陣亡,祖承訓被迫撤退!秀吉戰前還對明朝有一定戒心,而初戰的勝利使他覺得大明王朝不過如此。他馬上增兵朝鮮。10月,第二批明軍奉命出征,1593年1月,明軍包圍平壤。

李舜臣

這次明軍主帥是名將李成梁之子、東征提督李如松,前不久他剛在寧夏打敗了韃靼人(蒙古),這次又重新披掛上陣。李如松一聲令下,明軍勁弩齊射,萬炮狂轟,日軍雖有歐式火槍,但難敵明軍的虎蹲炮等王牌武器,日軍死傷慘重。不過武士們畢竟凶頑,戰鬥異常慘烈,李如松坐騎也被日軍擊斃。戰至最後,日軍支撐不住,被迫撤退,明軍收復平壤。

明軍休整後,繼續前進,收復多處城池,直逼漢城!秀吉心急如焚,搞了個緩兵之策,同意和談。明朝答應了。1593年5月,明朝使臣沈唯敬來到了名古屋,秀吉提出了七個講和條件,包括明朝公主嫁給日本天皇、恢復中日貿易、朝鮮割地賠款給日本並向日本稱臣等。明朝也提出了議和基本原則:日軍全部退回國內,永不侵朝。按說照這樣談下去,沒法成功,但兩個談判代表沈唯敬與小西行長合夥搞了一個外交史上的大笑話——老沈向上面彙報說豐臣同意稱臣了;小西對秀吉說,明朝答應全部條件了。明廷和秀吉都挺開心。

1596年,明朝冊封秀吉為日本國王的詔書送到了日本,秀吉一看,差點沒氣死,他摔了詔書,趕走明使,於次年1月發兵14萬,再次進攻朝鮮!明朝也大為震怒,調動大軍第二次“抗日援朝”!朝中聯軍數次重創日軍,而日軍越發殘暴,他們下令把朝鮮人斬首、割耳、削鼻,還把耳朵鼻子送給秀吉觀看,秀吉看到這些戰利品眉開眼笑,命人把它們埋在京都方廣寺,號稱“耳塚”。至今朝鮮人和韓國人只要提起豐臣秀吉就恨得牙根癢癢!

1597年9月,李舜臣指揮12艘朝鮮戰艦打敗了日軍300多艘戰艦,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的奇跡!1598年11月,李舜臣和明將陳磷指揮中朝聯合水軍在露梁海域與日軍廝殺,朝中水師逼近日艦,以猛烈炮火轟擊,李舜臣親乘旗艦與日軍對決,70多歲的明軍老將鄧子龍指揮千余水兵,分乘三艘巨型戰艦,也殺入敵陣。明軍巨艦齊射火箭,日艦多艘著火,烈焰映紅海面!廝殺中,鄧子龍壯烈殉國,李舜臣前來增援,但被流彈擊中,也為國捐軀!朝中艦隊主將雖死,但日本海軍也損失慘重,無力再戰,只好撤退。

李舜臣

這時日本戰時最高領袖豐臣秀吉在幹什麼呢?他已大病纏身,大限將至了。1599年8月18日,秀吉傳位於兒子秀賴(其外甥秀次已因涉嫌謀反被殺),並讓德川家康等“五大老”輔佐幼子,而後帶著遺憾撒手離去。臨終前他作詩一首:朝露消逝如我身,世事已成夢中夢。 “猴子”死後不久,家康撤回了在朝鮮的日軍,這場戰爭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秀吉去世的16年後,即1615年,他的“好妹夫”家康攻陷豐臣總部大阪,屠大阪城,秀吉妻兒斃命,豐臣家族滅絕!秀吉臨終前那首詩說得確實不錯,一切都是夢一場……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