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皇帝為什麼要殺功臣?

“飛鳥盡, 良弓藏”,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 周而復始地上演著這出鬧劇。 整個歷史陷入一個怪圈, 無論你如何掙扎, 終究不能走出迴圈, 就如齊天大聖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般。

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 確保江山萬代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 功臣們造不造反就成為皇帝們絞盡腦汁要解決的問題。 解決功臣們造不造反的問題的關鍵在於識別到底誰會造反, 但這是一個資訊不對稱的格局:大臣們自己知道自己造不造反, 皇帝卻不知道誰是奸臣, 誰是忠臣。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 大意是國家要麼有外患, 要麼有內憂。 外患是有形的, 而內憂則無法察覺(原文是奸邪無狀)。 一句“奸邪無狀”道出了皇帝們的無奈, 那麼, 有什麼信號能讓皇帝識別出奸臣呢?

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加強懲罰威脅力度, 諸如滅九族、淩遲等處罰手段, 這樣有一部分人會因為害怕嚴厲的懲罰而選擇不造反。

不過當皇帝的收益是如此之高, 風險愛好者在有機會時總是會去賭一把的。 而功臣, 尤其是開國功臣本身就意味著他們是風險愛好者, 否則他們當初也不會“提著腦袋幹革命”了!所以, 事後懲罰的威脅對以冒險為業的功臣們來說不會有太大的震懾意義。

那麼以親戚關係來識別呢?從呂後到李世民, 從多爾袞到雍正, 親戚的血緣、親情約束對爭奪帝位來說只是很小的成本, 成大事者從不會將其放在心上, “分我一杯羹”更是千古名言。 那能否根據對皇帝是否恭順這個信號來識別奸臣呢?不能!真正要造反的人對皇帝表面上照樣會畢恭畢敬, 安祿山對唐明皇的“肚裡只有一顆赤心”的絕對服從令人記憶猶新, 這個信號沒有任何意義。 那能否逆向思維, 認為敢和皇帝爭辯的就是忠臣, 不敢爭的就是奸臣呢?可惜, 歷史上的權臣是敢和皇帝爭辯的, 不敢爭的依然是忠奸難辨。

因此, 在不能辨別忠奸時, 皇帝們只能辨別有能力造反的和沒有能力造反的。

對於皇帝來說, 只要把有能力造反的殺掉, 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 也無造反之力了。 每一代皇帝都面臨同樣的困境, 面臨著同樣唯一的選擇, 最後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讓我們後人見識了一幕幕鬧劇。 功臣們天然有罪, 誰讓他們有能力造反呢?

也有一個解決方案:功臣們做出不造反的承諾, 並交出兵權。 功臣們喪失了發動政變的能力, 這樣皇帝們可安枕無憂, 大家也就相安無事, 歷史上“杯酒釋兵權”就是這一方案的經典案例。 應該承認, 這一方案是極好的, 但對一個掌握過大權的有功之臣來說, 誰也不願意這樣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 而且, 對那些有極高威望的開國功臣來說, 就算是交出兵權仍然不可能讓皇帝放心。

比如韓信, 漢朝建國之初他就被廢為淮陰侯, 兵權盡無, 呆在長安無所事事。 即使這樣, 韓信最後也被滅三族。 又如李世民, 由於唐朝實行府兵制, 李世民平定天下後回到長安其實也沒有什麼兵權, 他在長安的實力不如李建成。 在李建成被殺後, 李建成的人馬差點把秦王府攻破,後來靠扔出李建成的人頭破壞對方的軍心才奠定勝局。為何功臣交出了兵權還要被清洗呢?

仔細想想,功臣們的資產除了官位、兵權這些有形資產外,還有不可與其肉體分離的威望、才幹、人際關係和勢力集團等無形資產。功臣們交出了兵權,但這些無形資產卻無法一起上交。可口可樂的總裁宣稱,即使可口可樂的所有工廠被毀,可口可樂憑藉其無形資產也能迅速東山再起。同樣,韓信、李世民等的無形資產足夠讓皇帝睡不好覺了。比如韓信,雖然賦閑在家,類似軟禁,但他到劉邦的另一大功臣樊噲家做客時,樊噲還是畢恭畢敬,說“大王乃肯臨臣”。樊噲在劉邦功臣中位列第五,又是呂後的妹夫、劉邦的老相識,對韓信如此態度,足見韓信在劉邦集團中的威望了。

大部分功臣在沒有兵權後倒真的喪失了發動政變的能力,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像劉邦,他殺的就是韓信、彭越、英布等能獨當一面的大功臣,還囚禁過獨自鎮守過後方的蕭何,而周勃等戰將就逃過了清洗,因為劉邦很清楚沒有獨當過一面就很難形成自己的勢力集團。

對於韓信、李世民這類威望極高的開國功臣來說,除非上交自己的無形資產――這就意味著必須消滅自己的肉體。如果韓信自殺的話,相信劉邦不會滅他的三族,相反會到韓信的墓前掉下幾滴眼淚,說不定還會給韓信的兒子封官。李世民就很聰明,他沒有抱任何幻想,果斷地發動了軍事政變,殺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囚禁了自己的父親,成為中國歷史上開國功臣奪取天下的唯一例證。不過李世民能成功恐怕也因為他是皇族的緣故,遇到的反抗較小,異姓的開國功臣做此事成功的機會就小得多,像英布就失敗了。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直達書房記優選店!

李建成的人馬差點把秦王府攻破,後來靠扔出李建成的人頭破壞對方的軍心才奠定勝局。為何功臣交出了兵權還要被清洗呢?

仔細想想,功臣們的資產除了官位、兵權這些有形資產外,還有不可與其肉體分離的威望、才幹、人際關係和勢力集團等無形資產。功臣們交出了兵權,但這些無形資產卻無法一起上交。可口可樂的總裁宣稱,即使可口可樂的所有工廠被毀,可口可樂憑藉其無形資產也能迅速東山再起。同樣,韓信、李世民等的無形資產足夠讓皇帝睡不好覺了。比如韓信,雖然賦閑在家,類似軟禁,但他到劉邦的另一大功臣樊噲家做客時,樊噲還是畢恭畢敬,說“大王乃肯臨臣”。樊噲在劉邦功臣中位列第五,又是呂後的妹夫、劉邦的老相識,對韓信如此態度,足見韓信在劉邦集團中的威望了。

大部分功臣在沒有兵權後倒真的喪失了發動政變的能力,也就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像劉邦,他殺的就是韓信、彭越、英布等能獨當一面的大功臣,還囚禁過獨自鎮守過後方的蕭何,而周勃等戰將就逃過了清洗,因為劉邦很清楚沒有獨當過一面就很難形成自己的勢力集團。

對於韓信、李世民這類威望極高的開國功臣來說,除非上交自己的無形資產――這就意味著必須消滅自己的肉體。如果韓信自殺的話,相信劉邦不會滅他的三族,相反會到韓信的墓前掉下幾滴眼淚,說不定還會給韓信的兒子封官。李世民就很聰明,他沒有抱任何幻想,果斷地發動了軍事政變,殺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和侄子,囚禁了自己的父親,成為中國歷史上開國功臣奪取天下的唯一例證。不過李世民能成功恐怕也因為他是皇族的緣故,遇到的反抗較小,異姓的開國功臣做此事成功的機會就小得多,像英布就失敗了。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直達書房記優選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