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中國幫助這2個鄰國化解70年仇怨,印度與日本卻強烈反對

在偉人誕生的日子, 大國外交再次獲得突破性成就。 12月26日, 首次“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三國外長會取得了“政治互信與和解”、“發展合作與聯通”、“安全合作與反恐”3個進展和亮點。 “安全合作與反恐”不難理解, 而前兩個共識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簡而言之, “政治互信與和解”是指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放下仇怨, “發展合作與聯通”則指的是“中巴經濟走廊”計畫延伸到阿富汗。 巴阿矛盾從1947年巴基斯坦建國時就已經存在, 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達到頂峰。 當年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 得到巴方的幫助和支援,

最終擊敗蘇軍獲得政權。 但塔利班並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 911之後, 美國組織聯軍進入阿富汗, 推翻了塔利班政權, 但其軍事力量退到巴阿邊境。 阿富汗新政權指責巴基斯坦支持塔利班, 而巴基斯坦否認所有指責, 聲稱希望看到阿富汗和平和繁榮。 雙方的不信任依舊根深蒂固, 也為地區安全帶來隱患和困擾。

英國媒體認為, “中阿巴三國外長會議”取得了一個重要成果:中巴兩國正式考慮將合作金額達57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延伸到阿富汗。 這不僅是在夯實“帶路倡議”的基礎, 減少這一倡議的風險和隱患, 而且試圖利用經濟手段和共同富裕的發展理念化解巴阿兩國長達70年的仇怨。 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實現, 無疑將可以穩定中國西部的局勢, 為內陸地區尋找到安全的出海口, 還能對經濟走廊上人員和貨物的安全起到保護作用。

這次外長會上,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同意儘快改善關係, 並承諾不會允許任何人和任何勢力在本國從事反對另一方的活動。 中巴願意充分發揮“中巴經濟走廊”對地區經濟的輻射和帶動效應,

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中國想幫助巴阿兩國化干戈為玉帛, 可謂功德無量。 然而, 面對這麼一件造福千秋的睦鄰富鄰的義舉, 印度和日本卻橫加干涉, 表示強烈反對。

就在2017年12月3日舉行的伊朗恰巴哈爾港一期工程落成典禮上, 印度、伊朗和阿富汗3個國家簽署協定, 給予印度輸往阿富汗的貨物以稅收減免的優惠。 除此之外, 這3個國家還簽署了“三邊交通運輸走廊”的協定。 這個距離瓜達爾港僅僅75公里的戰略要地成為印度挺進中亞的“希望之門”。 再往前推, 9月21日在聯合國大會上, 印度外長斯瓦拉傑會晤阿富汗總統加尼, 雙方達成這樣一項共識:印度將在阿富汗31個省開展116個提高影響力的專案,

內容包括水電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可再生能源等。

而早在奧巴馬時期, 印度對阿富汗的援助就已經達到20億美元。 印度出資為阿富汗建設了議會大樓、赫拉特省的水電站等等。 印度如此下血本, 無非就是為了拉攏阿富汗對抗巴基斯坦,

令死對頭腹背受敵。 問題是, 印度在關鍵時刻又犯了偷工減料的老毛病, 答應提供給阿富汗的MI-35型直升機居然是從東歐淘換來的翻新二手貨, 令阿富汗感到不滿。

印度敢把阿富汗視為禁臠, 無疑與特朗普8月份提出的“阿富汗和南亞新戰略”有關。 在這份檔裡, 美國默許印度在中亞擴大勢力範圍, 尤其是想讓印度分擔美軍在阿富汗的壓力, 幫助阿富汗重建。

可以看出, 得到美國撐腰的“三哥”儼然已經闊了, 無法忍受眼裡揉沙子。 既然連美國都同意印度收阿富汗當小弟, 那麼美印合夥反對“中巴經濟走廊”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12月中旬, 巴基斯坦已經揭露美印兩國合謀針對中巴之間的經濟合作計畫。

事實上, 印度與日本合作出資建設伊朗的恰巴哈爾港, 目的就是繞過巴基斯坦和“中巴經濟走廊”,打通前往阿富汗的道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印度不是想繞路嘛,對策就是繼續先把路占上。一旦“中巴經濟走廊”延伸到阿富汗,無疑是一著釜底抽薪的妙棋,直接抵消了印度的所有努力。

令印度鬱悶的是,12月26日剛剛在喀什米爾擊斃一名“反印度武裝”的領導者,在清剿行動中取得一個戰果,以為可以逐步肅清通往中亞的道路,結果前方赫然出現了不可逾越的“長城”。

看到本國又做了無用功,有的印媒開始了習慣性謾駡和恐嚇,聲稱“中巴經濟走廊”將讓最大對手的勢力深入中亞和南亞,把印度逼到死角。還有的媒體認為“印度將遭到孤立,因為最大的鄰國一直對著幹。”問題是,就是把你阿三逼到死角了,又能如何?!又敢如何?!

同樣對此橫加指責和詆毀的還有日本媒體。日本方面認為,通過三國外長對話,大國無疑想將阿富汗納入到自己的影響範圍之內,而巴阿兩國為了明顯的經濟利益,也不斷迎合大國。日方還不忘在中美之間挑撥離間,聲稱“美國副總統彭斯12月21日剛剛訪問阿富汗,批評巴基斯坦長期以來都支恐,而且特朗普總統在國家安全戰略裡也嚴厲指責巴基斯坦。恰在此時,中巴進一步加強關係,甚至還拉上了阿富汗,無疑是在挑戰美國的地區角色。”

日媒還進一步使出了絕招“抹黑歸謬法”,聲稱“中巴陣營與美印陣營出現對峙,揭示了崛起中的大國要在中亞和南亞挑戰美國的權威。”探客發現,日本的攪局功夫,果然既陰狠又毒辣,明顯的嫁禍於人,非要引起美國的主意和圍堵不可。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對“中巴經濟走廊”延長計畫表示熱烈歡迎。巴基斯坦外長高度評價這一計畫,認為能給區域內其他國家之間進行交流合作提供成功範例和範本。阿富汗外長阿巴尼則對中國表示感謝,希望可以借助“帶路倡議”令中阿巴三個國家在經貿發展和反恐上取得更大的成績。有媒體指出,早在2016年10月阿富汗就已經準備加入這個“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個內陸國家,需要的是通向大海的道路,而不是在通向大海的道路上樹敵。

前景美好,道路曲折。就在三國外長會召開之時,美國及北約駐阿部隊指揮官約翰-尼科爾森宣佈:2018年將向阿富汗增兵6000人,支援各大作戰隊伍,使總兵力再次達到20000人。很顯然,在付出近10000億美元和20000多名軍事人員傷亡的代價之後,美國絕不會放棄在“亞洲之心”的存在。事實證明,軍事手段不能解決阿富汗問題,只有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戰略才能化戈為鋤。美國的方案註定會失敗,但美國也不會輕易退出。印度與日本的雜音不過是聒噪而已。如何在經濟重建的同時避免投資損失,這需要考慮大國的智慧。(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目的就是繞過巴基斯坦和“中巴經濟走廊”,打通前往阿富汗的道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印度不是想繞路嘛,對策就是繼續先把路占上。一旦“中巴經濟走廊”延伸到阿富汗,無疑是一著釜底抽薪的妙棋,直接抵消了印度的所有努力。

令印度鬱悶的是,12月26日剛剛在喀什米爾擊斃一名“反印度武裝”的領導者,在清剿行動中取得一個戰果,以為可以逐步肅清通往中亞的道路,結果前方赫然出現了不可逾越的“長城”。

看到本國又做了無用功,有的印媒開始了習慣性謾駡和恐嚇,聲稱“中巴經濟走廊”將讓最大對手的勢力深入中亞和南亞,把印度逼到死角。還有的媒體認為“印度將遭到孤立,因為最大的鄰國一直對著幹。”問題是,就是把你阿三逼到死角了,又能如何?!又敢如何?!

同樣對此橫加指責和詆毀的還有日本媒體。日本方面認為,通過三國外長對話,大國無疑想將阿富汗納入到自己的影響範圍之內,而巴阿兩國為了明顯的經濟利益,也不斷迎合大國。日方還不忘在中美之間挑撥離間,聲稱“美國副總統彭斯12月21日剛剛訪問阿富汗,批評巴基斯坦長期以來都支恐,而且特朗普總統在國家安全戰略裡也嚴厲指責巴基斯坦。恰在此時,中巴進一步加強關係,甚至還拉上了阿富汗,無疑是在挑戰美國的地區角色。”

日媒還進一步使出了絕招“抹黑歸謬法”,聲稱“中巴陣營與美印陣營出現對峙,揭示了崛起中的大國要在中亞和南亞挑戰美國的權威。”探客發現,日本的攪局功夫,果然既陰狠又毒辣,明顯的嫁禍於人,非要引起美國的主意和圍堵不可。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對“中巴經濟走廊”延長計畫表示熱烈歡迎。巴基斯坦外長高度評價這一計畫,認為能給區域內其他國家之間進行交流合作提供成功範例和範本。阿富汗外長阿巴尼則對中國表示感謝,希望可以借助“帶路倡議”令中阿巴三個國家在經貿發展和反恐上取得更大的成績。有媒體指出,早在2016年10月阿富汗就已經準備加入這個“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個內陸國家,需要的是通向大海的道路,而不是在通向大海的道路上樹敵。

前景美好,道路曲折。就在三國外長會召開之時,美國及北約駐阿部隊指揮官約翰-尼科爾森宣佈:2018年將向阿富汗增兵6000人,支援各大作戰隊伍,使總兵力再次達到20000人。很顯然,在付出近10000億美元和20000多名軍事人員傷亡的代價之後,美國絕不會放棄在“亞洲之心”的存在。事實證明,軍事手段不能解決阿富汗問題,只有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戰略才能化戈為鋤。美國的方案註定會失敗,但美國也不會輕易退出。印度與日本的雜音不過是聒噪而已。如何在經濟重建的同時避免投資損失,這需要考慮大國的智慧。(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