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韓國將失去“最後的驕傲”?文在寅訪華因這件小事而受到刺激

韓國媒體12月27日報導, 文在寅訪華時吃了一頓68元的早餐, 意外給韓國帶來一個巨大的刺激。 總統夫婦對掃碼瞬間支付系統感到好奇, 露出了略顯吃驚的表情。 韓媒不無憂慮地聲稱“韓國已經淪為第4次工業革命的差等生”。 這個場景或將成為韓國產業界臥薪嚐膽的動力。

豆漿油條小籠包不足為奇, 文在寅分明在中國感受到了第4次工業革命的威力。 以前韓國認為雖然在火箭技術、太空船、人造衛星等戰略工業方面落後於中國, 可在IT產業、汽車產業等領域擁有100%的信心。 韓國自詡是世界半導體領域製造力最強的國家, 這也是韓國“最後的驕傲”, 可這個制高點如今也面臨易手。

韓媒指出, 由於中國具有龐大的內需, IC產品進口額連續4年超過2000億美元, 甚至超過了原油進口額, 而且智慧手機記憶體進口佔據全球40%, 只需利用好國內市場, 就能迅速提升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

相關機構預測:中國的半導體產品自供率將顯著上升, 在3-5年內就將對三星電子、SK海力士以及英特爾等產生實質威脅和競爭壓力。

12月22日, 韓國資訊通信政策研究院的《第4次工業革命與規制改革》報告更加令業界感到憂心。 受限於相關法律法規, 韓國的客觀環境不利於新科技的研發和普及。 計程車使用應用APP仍舊屬於非法, 遠端開藥、共用公寓、二手車交易平臺、測定血糖功能的手機等等在韓國都是新鮮事物。

韓媒認為, 落後的制度阻礙了第4次工業革命在韓國的鋪展, 必須學習中國, 利用“事前不禁止——事後制訂規章”的方式來解放科技發展的動力。

鑒於在部分領域已經處於落後狀態的現狀, 韓國方面的戒心也在不斷增強。

根據韓媒12月27日的報導, 在拖延了5個月之後, 青瓦台終於批准L-G公司在廣州投資近16億美元建立有機發光二極體(LOED)工廠。 但是, 為了保住韓國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 韓國政府對本國高科技企業“約法三章”:

1、提高材料和零部件的國產化率;

2、下一批投資必須投在韓國國內, 不能貪圖優質且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而在華繼續設廠;

3、加強安全檢查, 避免技術外泄。

這3個條件都得到了應允。 按照計畫, 這家工廠最早將在2019年2月投產。 文在寅政府之所以提出限制性條件, 一方面是為了增加本國就業機會和保持本國科技的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是因為“薩德”的分歧。 韓國產業部還特意強調:日後企業再對海外投資, 必須制訂技術保護方案, 並有利於本國就業和創造銷售利潤。 面對第4次科技革命的競爭壓力, 韓國也悄悄地舉起盾牌, 建起技術壁壘, 實行貿易保護。

事實上, 雖然早在2014年中國半導體行業總基金規模就已經超過6000億, 積體電路設計企業暴增到1380家, 可依然存在6萬名人才的缺口。 到2020年, 全球新建的62座晶圓廠裡面有26座將落戶中國, 占比超過40%。 市場和錢都有了, 人才的問題自然要通過合理方式解決。 面對人才的流失, 韓國喊出“狼來了”。 不過從短時期來看, 雖然韓國存在過於依賴存儲晶片和麵板顯示技術的問題, 但領先優勢不會輕易動搖。能否奪走韓國“最後的驕傲”,就看中企爭不爭氣了。(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但領先優勢不會輕易動搖。能否奪走韓國“最後的驕傲”,就看中企爭不爭氣了。(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