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我們盤點了2017年十大最有溫度遊戲瞬間:它們不熱鬧,但足夠有力量

作者:蝦丸君

回首2017, 關於這一年的遊戲記憶, 我們會回憶到些什麼?是鋪天蓋地的一個手遊和一個端遊的新聞?是中國電競的集體落敗?是一些主播的不良事件?還是愈發壁壘分明的“遊戲陣營”之間永恆的爭吵?

2017是個熱鬧的遊戲年, 它足夠“熱”, 玩家數量在幾款遊戲的影響下迅速突破了“億”的數量級;它也足夠“鬧”, 借助發達的社交網路, 我們總是能夠看到那麼多的遊戲事件。

但我們應該看到更多的事, 記住更多的事。

因為2017年, “遊戲”所產生的巨大社會效應標誌著遊戲開始足夠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既然如此,

遊戲, 或許已經有這個能力、也應該做到這樣的事情:

它足夠有力量, 有力量作為一種文化符號, 影響到社會思潮的進步與發展。

而遊戲比其他娛樂形態更有力量之處在於, 遊戲不僅僅關乎“作者”, 它更關乎“使用者”與“欣賞者”——也包括我們——“玩家”們。

這裡, 我們為大家盤點了2017年, 十個足夠有溫度和力量的遊戲故事。 故事的主角有遊戲開發者、遊戲直播者、遊戲媒體人和遊戲玩家——其實, “他們”也是“你”, 和“我”。

《守望先鋒》D.Va與女性權利

2017年1月21日, 世界各地都進行了規模盛大的名為“Woman's March”的女子遊行活動。 最初這個活動是為了抗議川普歧視女性的言辭的, 後來它的主題已經延伸到了有關女子權利的各個方面。

參與遊行的人打著各種各樣的標誌, 其中就包括暴雪的《守望先鋒》中, D.Va的兔子噴漆圖案。

這個“兔子臉”圖案其實由來已久。 它可能來自於一部電影, 《Sucker Punch》。 在那部電影中, 人們用機械兔子來對抗法西斯主義者。 如今, 這只兔子和全球婦女訴求平等和權利的遊行, 以及對壓迫的反對聯繫在了一起。

直播、慈善、意外去世

他叫Vigneault, 生前是位著名的《坦克世界》玩家。 因為影響力很廣, Vigneault決定做些讓世界更美好的事情:一邊直播, 一邊為Make-A-Wish基金會籌集資金。

基金會的人希望透過“願望成真”的經歷, 讓這些身患重病的孩子們的人生充滿希望、毅力及歡樂。 Wish Child(申請願望的小朋友)的願望可能是小至希望得到一件玩具, 或是大至到外地遊玩。

為了給這個基金會籌集資金, Vigneault決定進行一場馬拉松直播:他將在一周時間內, 好幾天直播《坦克世界》超過20個小時。

然而……令人揪心的事情發生了。

2月19號晚上, Vigneault在連續直播22小時後起身去抽煙, 然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直播上了……最開始, 觀眾們以為他睡著了, 直到第二天, 他們才接到了令人震驚的消息:

Vigneault因心臟病猝死。

他突然去世後, 他的遊戲家族FAME說:

Minecraft中的淨土

Autcraft是一個Minecraft的伺服器, 它的規則很簡單:不許霸淩, 不許惡意破壞, 不許偷竊。 這是一個寧靜的地方:一個私密、經過過濾的MC伺服器, 專為自閉症兒童、他們的家人和朋友所設。

斯圖亞特·自閉症父親·鄧肯(Stuart "AutismFather" Duncan)曾經是一名網路研發員, 現在則全職運營這個伺服器。 他第一次坐在自己的大兒子身邊時, 就知道了他患有自閉症。 他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 連醫生都束手無策, 但當他拿起Wii手柄時, 卻沒有任何問題。

目前, 世界上大概有1%左右的人口受自閉症譜系障礙影響, 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和別人的想法與感情,無法有效溝通,因此也無法維繫長久的人際關係。而這正是Minecraft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

它在非常簡單且固定的規則下提供充分的自由度。它“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真實世界的版本”,幫助他們瞭解現實世界其實並不是看上去那麼複雜。同時,多人合作的模式提供了一個鼓勵社交的環境,共同創造一個世界的過程讓他們去學習如何去與別人交談,最終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一位LOL玩家和遊戲中的語言暴力

iniuria1是一位LOL玩家。在一次匹配中,他遇到了一個人,而那位玩家的故事震驚了他,後來,他們成為了很好地朋友。

“他經歷了太多事以至於我不知該從何說起。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家人就罵他是個廢物,一無是處……還說,他為什麼不去死呢?他的父母十分的暴力,幾乎每天都會打他。他沒有任何的朋友,他的生命裡也沒有什麼是值得他活下去的。他嘗試過自殺,但是失敗了……他開始通過藥物對抗他的抑鬱症,但是這對他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每天當他在低沉的階段,或者遊戲打的很糟糕,我都試圖去激勵他,讓他繼續前行。我告訴他,他是我見過最好的人,他已經擁有了他所需要的一切。他表現出只有我告訴他這些,他才會感覺好點。”

今年5月份,那位玩家和iniuria1說,他不想打LOL了,他想自殺。iniuria1很憂心,於是在Reddit上發了帖子尋求幫助,幸運的是,那位玩家也許是看到了,於是上線了:

“他剛剛上線了。但我依然很高興能開這個帖子,因為它可能已經從其他管道擴散出去了。他告訴我他幾天前藥物使用過量,所以有些神志不清,還送進了醫院,但他現在看起來已經好起來了。謝謝你們的支持,你們太給力了。”

EVE國服的太空葬禮

“九尾白狐”是EVE國服中的一位玩家。遊戲中,他負責軍團的招新工作,但現實生活裡,他是一位身患癌症的年輕人。

他與癌症鬥爭了1年多,但手術和化療沒能拯救他的生命……10月28日,他病情加重去世。

為了紀念他,遊戲中的軍團決定為他舉行送別活動,並將一座空間站以他的名字命名。得知消息後,EVE官方也為這次悼念活動做了宣傳和通知。

11月1日,全服幾百名玩家紛紛從宇宙各處趕來紀念地點悼念“九尾白狐”。玩家們展開誘導力場,讓友軍的旗艦能夠跳躍到紀念空間站;有些玩家則自爆飛船化作煙花,將其獻給因病去世的“九尾白狐”。

正如九尾白狐的軍團說的那樣:

“沙丘自2007年組建至今,也在晨曦伺服器裡拼搏了十年了。《EVE》這個遊戲本身夠殘酷、夠真實,所以有把人的野心和陰暗面無限放大的特色,這宇宙從來不缺爾虞我詐,也不缺落井下石。但這片黑暗叢林掩蓋不住的,始終是那些人性裡最柔和的閃光。我們共同點燃的誘導立場的光輝在這個EVE最偏遠的星系居然輻射到了半個宇宙,甚至一度擊潰伺服器。這些充滿溫暖的瞬間如此閃耀,如此美好。”

R.I.P. ——EVE中的墓地

在那些大型多人線上遊戲中往往會有很多令人感觸頗深的情景,這回故事發生在《EVE Online》——那個浩瀚飄渺、冷酷無情的宇宙中。

這個戰火不斷的世界中,玩家們為了各自的利益進行著搶奪、侵略與背叛。不過,在宇宙深處——Molea第二星系的衛星旁,玩家Azia Burgi和Linara Faerin在這裡守望著寂靜的死亡之地。他們收集遊戲中那些因戰亂、侵略、襲擊死亡後的玩家屍體,埋葬於此。在這個被屠殺和背叛血染的銀河系之中,至少還有少部分玩家會考慮死亡後的事情,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這裡也曾遭受到海盜的襲擊,但他們沒有放棄,Azia和他的守墓人盡力的拯救著這片遭受攻擊的墓地。慢慢的,這片墓地也被玩家用來紀念現實中死去的人們,和那些不能忘卻的記憶。

“於此長眠的是Jelica Zajc,1929-2017,敬愛的祖母——安息吧。”其中一個標籤上寫著。

“於此長眠的是Choronzon Eaterofworls,安息吧。1977-2017。我悲痛欲絕。”另一個標籤上寫著。

喪屍之父的去世

喬治•羅梅羅是美國的著名導演、製片人、演員。2017年7月16日,這位被譽為“現代喪屍電影之父”的喬治•羅梅羅因肺癌不幸去世,終年77歲。

如果沒有他,恐怕你steam上能買到的喪屍遊戲要少一大半。沒錯,沒有他,可能就沒有《求生之路》、《生化危機》、《H1Z1》、《消逝的光芒》、《DayZ》、《半條命》、《死亡空間》、《喪屍圍城》、《死亡島》等無數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喪屍遊戲佳作。

羅梅羅導演逝世後不久,國外的《使命召喚》遊戲社區上也出現了大批悼念他的遊戲粉絲——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喪屍遊戲。不少玩家在帖子評論中表達了自己對羅梅羅導演的悼念,一些知名的油管博主也上傳了羅梅羅導演的作品介紹視頻,悼念導演的同時不忘告知更多人有關這位開山鼻祖的故事。

81歲老奶奶自學程式設計設計遊戲

這位老奶奶的故事,讓我感觸頗多。

許多人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期待安逸的生活,加上失去年輕時的活力與熱情,可能會變的與時代脫軌。

而若宮正子的想法卻與大多數老人不同——即使已經81歲了,也要去接受新事物、去追尋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她在60歲退休後,買了台電腦,開始研究電腦程式設計,並於2014年的TED上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學習過程;隨後,在2017年6月於App Store上架了自己開發的小遊戲——《女兒節祭壇》。

400萬退伍士兵,和Stack-Up組織

士兵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因為他們必須忍受和忍耐戰爭帶來的最大傷痛。

在美國,有很多退伍軍人組織始終致力於説明消除退伍軍人深深的與世隔絕與孤獨感,這些人大概有400萬之多。影視作品中,很多退伍軍人(甚至是大量的現役軍人)都很難從實際作戰的狀態中徹底擺脫出來,患有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軍人,讓他們在恍惚中殺掉了家裡的親人或是自己,而這些慘劇在現實生活中也真實存在。

Stack-Up,一家關注退伍軍人的慈善組織、美國最年輕的退伍軍人志願組織之一,他們正使用電子遊戲(以及其他能令人沉浸其中的愛好)來緩解這些軍人的各方壓力,試圖幫助他們更好地重返正常的市民生活。臨床心理學家Kathleen M. Chard博士稱其為“虛擬實境暴露(VRE)治療法”,在使用此方法經歷7到15個療程後,70%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退伍軍人)都徹底擺脫了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綜合症的困擾,另外30%的病人也出現了明顯的好轉。

對此,Stack-Up發言人稱:“我們就是想找到一種用遊戲幫到他們的方法,我們找到了,我們能感到我們幫到了這些戰士。不論是從治療的角度,還是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之後呢?我們還可以用它來做些什麼?很可能有一天我們的團隊就解散了,會有跟我們抱著相似初衷的人來繼續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會做的更好,那就足夠了。”

為了那些仍然在“地獄”中的人們

遊戲是什麼?

遊戲,是一種娛樂產品,但更是一種文化載體、一種交流方式的體現,甚至是一種改變世界的方法。

2015年《我的戰爭》發佈了一款戰場兒童慈善DLC(War Child Charity DLC),該DLC的全部收入都被用於敘利亞等戰亂地區兒童的救助。根據接受捐款的戰場兒童組織所述,這款DLC所獲得的收入以及籌款已經幫助了至少350名戰火中的兒童重新過上正常生活。

而在距離中東不遠的南亞次大陸,另一款遊戲——《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也在改變一些女孩的命運。

在印度,人口販賣之猖獗令人震驚。2016年,澳大利亞人權組織自由行走基金會公佈的《全球奴隸指數報告》顯示,印度“現代奴隸”人數高達1830萬人。

而前面提到的《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是一部呼籲人們關注被拐賣兒童的遊戲,其製作組“MISSING“來自印度加爾各答,遊戲總監Leena Kejriwal是一位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她投身反人口拐賣事業已經有15年。在這個項目之前,“MISSING”製作組已經發佈了前作《MISING: Game For a Cause》,而且受到了非常好的反響。

《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於2017年8月份起在Kickstarter進行眾籌,製作組明確表示,《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的全部收益,都會用於“MISSING”組織解救被拐賣婦女的活動中。儘管,眾籌來的資金解救婦女,只是杯水車薪,但Leen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這款遊戲能夠比前作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增強人們對於人口販賣的認識”。

其實,2017年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遊戲事件發生在多數玩家的視線之外,比如學生送他們的老師一台NS,以滿足老師患有白血病兒子的簡單快樂;用遊戲對真實世界的跨性別者進行討論與關懷等等……

2018,我們將遇見更多的、期待已久的遊戲;我們也將遇見更多的遊戲事件與遊戲人。未來,遊戲可以做到更多事情,它也有此能力做到更多事情。

因為遊戲和玩遊戲的人,有這種溫度與力量。

標題圖:怒您比起

蝦丸君:

願各位玩家在2018年能遇到更多美好的事情。

更多文章請移步功能表列“蝦丸主線”和“蝦丸社區”遊覽

如有投稿或合作意向可發至geekgaming@163.com郵箱

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和別人的想法與感情,無法有效溝通,因此也無法維繫長久的人際關係。而這正是Minecraft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

它在非常簡單且固定的規則下提供充分的自由度。它“給他們提供一個更容易理解的真實世界的版本”,幫助他們瞭解現實世界其實並不是看上去那麼複雜。同時,多人合作的模式提供了一個鼓勵社交的環境,共同創造一個世界的過程讓他們去學習如何去與別人交談,最終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一位LOL玩家和遊戲中的語言暴力

iniuria1是一位LOL玩家。在一次匹配中,他遇到了一個人,而那位玩家的故事震驚了他,後來,他們成為了很好地朋友。

“他經歷了太多事以至於我不知該從何說起。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的家人就罵他是個廢物,一無是處……還說,他為什麼不去死呢?他的父母十分的暴力,幾乎每天都會打他。他沒有任何的朋友,他的生命裡也沒有什麼是值得他活下去的。他嘗試過自殺,但是失敗了……他開始通過藥物對抗他的抑鬱症,但是這對他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每天當他在低沉的階段,或者遊戲打的很糟糕,我都試圖去激勵他,讓他繼續前行。我告訴他,他是我見過最好的人,他已經擁有了他所需要的一切。他表現出只有我告訴他這些,他才會感覺好點。”

今年5月份,那位玩家和iniuria1說,他不想打LOL了,他想自殺。iniuria1很憂心,於是在Reddit上發了帖子尋求幫助,幸運的是,那位玩家也許是看到了,於是上線了:

“他剛剛上線了。但我依然很高興能開這個帖子,因為它可能已經從其他管道擴散出去了。他告訴我他幾天前藥物使用過量,所以有些神志不清,還送進了醫院,但他現在看起來已經好起來了。謝謝你們的支持,你們太給力了。”

EVE國服的太空葬禮

“九尾白狐”是EVE國服中的一位玩家。遊戲中,他負責軍團的招新工作,但現實生活裡,他是一位身患癌症的年輕人。

他與癌症鬥爭了1年多,但手術和化療沒能拯救他的生命……10月28日,他病情加重去世。

為了紀念他,遊戲中的軍團決定為他舉行送別活動,並將一座空間站以他的名字命名。得知消息後,EVE官方也為這次悼念活動做了宣傳和通知。

11月1日,全服幾百名玩家紛紛從宇宙各處趕來紀念地點悼念“九尾白狐”。玩家們展開誘導力場,讓友軍的旗艦能夠跳躍到紀念空間站;有些玩家則自爆飛船化作煙花,將其獻給因病去世的“九尾白狐”。

正如九尾白狐的軍團說的那樣:

“沙丘自2007年組建至今,也在晨曦伺服器裡拼搏了十年了。《EVE》這個遊戲本身夠殘酷、夠真實,所以有把人的野心和陰暗面無限放大的特色,這宇宙從來不缺爾虞我詐,也不缺落井下石。但這片黑暗叢林掩蓋不住的,始終是那些人性裡最柔和的閃光。我們共同點燃的誘導立場的光輝在這個EVE最偏遠的星系居然輻射到了半個宇宙,甚至一度擊潰伺服器。這些充滿溫暖的瞬間如此閃耀,如此美好。”

R.I.P. ——EVE中的墓地

在那些大型多人線上遊戲中往往會有很多令人感觸頗深的情景,這回故事發生在《EVE Online》——那個浩瀚飄渺、冷酷無情的宇宙中。

這個戰火不斷的世界中,玩家們為了各自的利益進行著搶奪、侵略與背叛。不過,在宇宙深處——Molea第二星系的衛星旁,玩家Azia Burgi和Linara Faerin在這裡守望著寂靜的死亡之地。他們收集遊戲中那些因戰亂、侵略、襲擊死亡後的玩家屍體,埋葬於此。在這個被屠殺和背叛血染的銀河系之中,至少還有少部分玩家會考慮死亡後的事情,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這裡也曾遭受到海盜的襲擊,但他們沒有放棄,Azia和他的守墓人盡力的拯救著這片遭受攻擊的墓地。慢慢的,這片墓地也被玩家用來紀念現實中死去的人們,和那些不能忘卻的記憶。

“於此長眠的是Jelica Zajc,1929-2017,敬愛的祖母——安息吧。”其中一個標籤上寫著。

“於此長眠的是Choronzon Eaterofworls,安息吧。1977-2017。我悲痛欲絕。”另一個標籤上寫著。

喪屍之父的去世

喬治•羅梅羅是美國的著名導演、製片人、演員。2017年7月16日,這位被譽為“現代喪屍電影之父”的喬治•羅梅羅因肺癌不幸去世,終年77歲。

如果沒有他,恐怕你steam上能買到的喪屍遊戲要少一大半。沒錯,沒有他,可能就沒有《求生之路》、《生化危機》、《H1Z1》、《消逝的光芒》、《DayZ》、《半條命》、《死亡空間》、《喪屍圍城》、《死亡島》等無數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喪屍遊戲佳作。

羅梅羅導演逝世後不久,國外的《使命召喚》遊戲社區上也出現了大批悼念他的遊戲粉絲——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喪屍遊戲。不少玩家在帖子評論中表達了自己對羅梅羅導演的悼念,一些知名的油管博主也上傳了羅梅羅導演的作品介紹視頻,悼念導演的同時不忘告知更多人有關這位開山鼻祖的故事。

81歲老奶奶自學程式設計設計遊戲

這位老奶奶的故事,讓我感觸頗多。

許多人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期待安逸的生活,加上失去年輕時的活力與熱情,可能會變的與時代脫軌。

而若宮正子的想法卻與大多數老人不同——即使已經81歲了,也要去接受新事物、去追尋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她在60歲退休後,買了台電腦,開始研究電腦程式設計,並於2014年的TED上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學習過程;隨後,在2017年6月於App Store上架了自己開發的小遊戲——《女兒節祭壇》。

400萬退伍士兵,和Stack-Up組織

士兵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因為他們必須忍受和忍耐戰爭帶來的最大傷痛。

在美國,有很多退伍軍人組織始終致力於説明消除退伍軍人深深的與世隔絕與孤獨感,這些人大概有400萬之多。影視作品中,很多退伍軍人(甚至是大量的現役軍人)都很難從實際作戰的狀態中徹底擺脫出來,患有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軍人,讓他們在恍惚中殺掉了家裡的親人或是自己,而這些慘劇在現實生活中也真實存在。

Stack-Up,一家關注退伍軍人的慈善組織、美國最年輕的退伍軍人志願組織之一,他們正使用電子遊戲(以及其他能令人沉浸其中的愛好)來緩解這些軍人的各方壓力,試圖幫助他們更好地重返正常的市民生活。臨床心理學家Kathleen M. Chard博士稱其為“虛擬實境暴露(VRE)治療法”,在使用此方法經歷7到15個療程後,70%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退伍軍人)都徹底擺脫了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綜合症的困擾,另外30%的病人也出現了明顯的好轉。

對此,Stack-Up發言人稱:“我們就是想找到一種用遊戲幫到他們的方法,我們找到了,我們能感到我們幫到了這些戰士。不論是從治療的角度,還是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之後呢?我們還可以用它來做些什麼?很可能有一天我們的團隊就解散了,會有跟我們抱著相似初衷的人來繼續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會做的更好,那就足夠了。”

為了那些仍然在“地獄”中的人們

遊戲是什麼?

遊戲,是一種娛樂產品,但更是一種文化載體、一種交流方式的體現,甚至是一種改變世界的方法。

2015年《我的戰爭》發佈了一款戰場兒童慈善DLC(War Child Charity DLC),該DLC的全部收入都被用於敘利亞等戰亂地區兒童的救助。根據接受捐款的戰場兒童組織所述,這款DLC所獲得的收入以及籌款已經幫助了至少350名戰火中的兒童重新過上正常生活。

而在距離中東不遠的南亞次大陸,另一款遊戲——《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也在改變一些女孩的命運。

在印度,人口販賣之猖獗令人震驚。2016年,澳大利亞人權組織自由行走基金會公佈的《全球奴隸指數報告》顯示,印度“現代奴隸”人數高達1830萬人。

而前面提到的《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是一部呼籲人們關注被拐賣兒童的遊戲,其製作組“MISSING“來自印度加爾各答,遊戲總監Leena Kejriwal是一位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她投身反人口拐賣事業已經有15年。在這個項目之前,“MISSING”製作組已經發佈了前作《MISING: Game For a Cause》,而且受到了非常好的反響。

《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於2017年8月份起在Kickstarter進行眾籌,製作組明確表示,《MISSING: The Complete Saga》的全部收益,都會用於“MISSING”組織解救被拐賣婦女的活動中。儘管,眾籌來的資金解救婦女,只是杯水車薪,但Leen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這款遊戲能夠比前作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增強人們對於人口販賣的認識”。

其實,2017年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遊戲事件發生在多數玩家的視線之外,比如學生送他們的老師一台NS,以滿足老師患有白血病兒子的簡單快樂;用遊戲對真實世界的跨性別者進行討論與關懷等等……

2018,我們將遇見更多的、期待已久的遊戲;我們也將遇見更多的遊戲事件與遊戲人。未來,遊戲可以做到更多事情,它也有此能力做到更多事情。

因為遊戲和玩遊戲的人,有這種溫度與力量。

標題圖:怒您比起

蝦丸君:

願各位玩家在2018年能遇到更多美好的事情。

更多文章請移步功能表列“蝦丸主線”和“蝦丸社區”遊覽

如有投稿或合作意向可發至geekgaming@163.com郵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