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人神同台男女混舞儺文化

全國各地有不少儺藝、儺技和儺戲的表演。 但象湖北省利川市毛壩鎮新河村的這種田野鄉儺, 卻十分少見, 它表演豐富, 場面有趣,

故事動人。 而最奇特的就是, 它雖然多數時候是作為過年的花燈表演, 但在田間地頭, 隨處都可以作為它的舞臺, 而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這種儺戲, 都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打土地, 田間地頭三天兩頭跳一回

關於“打土地”的由來, 村裡人傳說: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 秦國十三太子微服遊歷楚國, 在街上遇個潑皮正在作惡, 心中怒起, 不慎將其打死。 為躲避追兵, 逃到湖北利川毛壩的一個村莊, 見村民正在戴著面具、穿著彩衣, 舞蹈娛樂。 他說明緣由, 村民讓他戴上面具, 混入舞蹈群眾, 躲過了追兵。 後來太子來到毛壩新河村對面的人頭山,

身患重病。 村民為他請醫照料, 使其康復。 十三太子為了感謝兩地百姓的救命大恩, 辦了不少善事。 另有傳說, 明朝時候, 有個當地人去外地做生意, 看到當地有類似“打土地”的街頭默劇, 便學了回來。 經過改編移植, 毛壩新河村就有了“打土地” 。 如果傳說是真, 新河的“打土地”, 最少也有600多年歷史了。

在新河人的心目中, “土地”既生長人們奈以生存的莊稼, 如不殺蟲除草, 也會生長邪惡。 洪水氾濫時的滔滔濁浪、瘟疫癆病帶給人的肌瘦面黃, 都是生長在土地上的邪惡在作祟。

“打土地”, 還特指忤逆不孝者, 道德敗壞者。 孝是封建社會的道德基礎, 把不孝與道德敗壞跟打土地相聯繫, 反映出正統儒家學說對鄉儺的滲透。 “打土地”不僅代表自然災害, 還代表人的邪惡, 打土地的過程, 也是在教育人, 糾正人本身的不良道德行為。

儺舞年年有, 儺舞經常看, 特別是毛壩新河村的這種田野鄉儺, 經常是十天半月、田間地頭, 一半練習, 一半演出, 特別是遇到村裡或者附近十裡八鄉有個紅白喜會時, 更是熱鬧非凡。 儺隊每到一家, 村民前呼後擁, 小孩更是捂著耳朵, 興致衝衝地往演出的人堆裡鑽, 甚至拉著儺公儺婆衣襟不願鬆手。 伴著徐疾有致的鼓聲, 很多小孩也情不自禁的跟著跳起來。

跳鄉儺,全村總動員

最先出場的儺神是“土地”,赭臉赤發,狼牙吞口,圓瞪雙目,滿臉飾紋,猙獰兇悍。配合著鏗鏘激烈的鼓點,手舞既是拐仗又是打人工具的長煙杆上劈下砍氣勢賁張,頗有盤古開天闢地之架勢。緊接著“魁星”疾步登場,藍底面目,依然威猛猙獰,火眉豹眼,獠牙外露,彈跳機敏。只見他時而擰身俯瞰、勾腿蹺腳,以筆注鬥,時而立身仰首,伸手運筆,點中試者;神筆在手中交叉揮舞,指天畫地,舞姿剛柔相濟,飄逸灑脫,預示著願主家文運魁首,蓋世無雙。忽然,鼓點放緩,面容親善的“儺公儺婆”從門外蹣跚而來,一前一後,形影不離。儺公和眉善目,嘴角上翹,儺婆彎眉細柳,秀目微開。二老晚年得子,喜不自禁,忽而手舞足蹈,忽而前驅後逐,二人動作紆徐悠緩,張而有度。更為可樂的是,他們甚至當眾表演親吻、交媾,夫妻彼此相互關照,給孩子揩鼻涕、把尿、教兒走步等撫育後代的生活場景,人間煙火氣十足。

在儺儀的神壇上,儺公儺婆是被供奉最為普遍、最具威望的始祖神,問及鄉人二神的由來,哪怕再孤陋寡聞,他們總能給你道出一二。這兩位可能是村民最熟知的儺神。我猜測,這個儺舞應當來自於上古傳說,本為兄妹的儺公儺婆很有可能是上神伏羲和女媧的化身,為了人類的繁衍結為夫婦,象徵著人丁興旺、生生不息。

新河以儺戲為主的花燈演出從正月十四日開始,到正月十六日結束,包括請神、驅邪、抓鬼、遊街、審判、斬鬼等系列儀式,穿插進行大規模的戲曲(包括隊戲、面具戲、賽戲等)、花會(包括花車、旱船、武術、秧歌、獅子舞等)表演,歷時3天。全村2000多口人,直接間接參加演出的人卻總數上千。

我們借宿的農家,主人姓黃,1957年出生,曾歷任新河村的村委書記,家有妻子和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成了家,有了個小孫女。他也是參與“打土地”等的表演者。在新河村的儺戲和花燈表演中幾乎是家家有角色,戶戶都參與。

正月十四日夜晚,村裡人家大都徹夜不眠。原來的村委會裡,畫臉譜、戴面具、穿戲裝、整道具的人們出出進進,忙忙碌碌。

打土地,狂歡享太平

正月十五日淩晨,寂靜的山村響起了嘈雜的腳步聲。大約七點鐘,化好裝的儺爺儺婆們從正屋走出,來到院子裡專門設置的舞臺中,面目猙獰地擺弄出勇猛無畏的姿態,在一個手持柳棒(柳木枝條上用繩子拴一個豬尿包)同樣戴著面具的儺戲演員的驅趕下,一邊高聲呐喊,一邊高聲唱著,行動匆匆,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和順序,從屋裡到院壩,從村裡到村外,往返數遍,驅邪捉鬼,迎取神靈此舉稱為“踏邊” “迎神”。然後, 土地裡的鬼怪跳了出來,立即被神靈圍到了圍到了中間,經過一番舞蹈較量,“土地鬼”終於被緝拿歸案。扮演“土地鬼”者,穿著黑衫,戴著面俱,做出恐懼的神態。仔細看,他已被豬尿包打得鮮血淋淋,當然這都是化裝的結果。 上午8時左右,村子裡更加熱鬧起來,村委院壩,門前,道路兩旁、樓頂上,擠滿了觀看的人群,他們有的來自周圍的村莊,各種民間花燈包括武術、高蹺、花車、採蓮船、蚌殼精、獅子龍燈等等全部在村裡頭集中。一陣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響,花燈演出遊行開始。鑼鼓宣天,彩旗飄飄,所有人一起把整個村莊鬧得沸沸揚揚,人們盡情地宣洩,把自己融入狂歡的海洋。

跳鄉儺,全村總動員

最先出場的儺神是“土地”,赭臉赤發,狼牙吞口,圓瞪雙目,滿臉飾紋,猙獰兇悍。配合著鏗鏘激烈的鼓點,手舞既是拐仗又是打人工具的長煙杆上劈下砍氣勢賁張,頗有盤古開天闢地之架勢。緊接著“魁星”疾步登場,藍底面目,依然威猛猙獰,火眉豹眼,獠牙外露,彈跳機敏。只見他時而擰身俯瞰、勾腿蹺腳,以筆注鬥,時而立身仰首,伸手運筆,點中試者;神筆在手中交叉揮舞,指天畫地,舞姿剛柔相濟,飄逸灑脫,預示著願主家文運魁首,蓋世無雙。忽然,鼓點放緩,面容親善的“儺公儺婆”從門外蹣跚而來,一前一後,形影不離。儺公和眉善目,嘴角上翹,儺婆彎眉細柳,秀目微開。二老晚年得子,喜不自禁,忽而手舞足蹈,忽而前驅後逐,二人動作紆徐悠緩,張而有度。更為可樂的是,他們甚至當眾表演親吻、交媾,夫妻彼此相互關照,給孩子揩鼻涕、把尿、教兒走步等撫育後代的生活場景,人間煙火氣十足。

在儺儀的神壇上,儺公儺婆是被供奉最為普遍、最具威望的始祖神,問及鄉人二神的由來,哪怕再孤陋寡聞,他們總能給你道出一二。這兩位可能是村民最熟知的儺神。我猜測,這個儺舞應當來自於上古傳說,本為兄妹的儺公儺婆很有可能是上神伏羲和女媧的化身,為了人類的繁衍結為夫婦,象徵著人丁興旺、生生不息。

新河以儺戲為主的花燈演出從正月十四日開始,到正月十六日結束,包括請神、驅邪、抓鬼、遊街、審判、斬鬼等系列儀式,穿插進行大規模的戲曲(包括隊戲、面具戲、賽戲等)、花會(包括花車、旱船、武術、秧歌、獅子舞等)表演,歷時3天。全村2000多口人,直接間接參加演出的人卻總數上千。

我們借宿的農家,主人姓黃,1957年出生,曾歷任新河村的村委書記,家有妻子和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成了家,有了個小孫女。他也是參與“打土地”等的表演者。在新河村的儺戲和花燈表演中幾乎是家家有角色,戶戶都參與。

正月十四日夜晚,村裡人家大都徹夜不眠。原來的村委會裡,畫臉譜、戴面具、穿戲裝、整道具的人們出出進進,忙忙碌碌。

打土地,狂歡享太平

正月十五日淩晨,寂靜的山村響起了嘈雜的腳步聲。大約七點鐘,化好裝的儺爺儺婆們從正屋走出,來到院子裡專門設置的舞臺中,面目猙獰地擺弄出勇猛無畏的姿態,在一個手持柳棒(柳木枝條上用繩子拴一個豬尿包)同樣戴著面具的儺戲演員的驅趕下,一邊高聲呐喊,一邊高聲唱著,行動匆匆,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和順序,從屋裡到院壩,從村裡到村外,往返數遍,驅邪捉鬼,迎取神靈此舉稱為“踏邊” “迎神”。然後, 土地裡的鬼怪跳了出來,立即被神靈圍到了圍到了中間,經過一番舞蹈較量,“土地鬼”終於被緝拿歸案。扮演“土地鬼”者,穿著黑衫,戴著面俱,做出恐懼的神態。仔細看,他已被豬尿包打得鮮血淋淋,當然這都是化裝的結果。 上午8時左右,村子裡更加熱鬧起來,村委院壩,門前,道路兩旁、樓頂上,擠滿了觀看的人群,他們有的來自周圍的村莊,各種民間花燈包括武術、高蹺、花車、採蓮船、蚌殼精、獅子龍燈等等全部在村裡頭集中。一陣驚天動地的鞭炮聲響,花燈演出遊行開始。鑼鼓宣天,彩旗飄飄,所有人一起把整個村莊鬧得沸沸揚揚,人們盡情地宣洩,把自己融入狂歡的海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