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禹錫與柳宗元:半世飄零客 一生好“哥們”

在大唐詩歌俱樂部著名的“二人組”裡面, 論才情名氣, 當屬“李杜”, 而要論個人交情, 則首推“劉柳”。

(柳宗元與劉禹錫)

劉禹錫與柳宗元兩人之間是什麼關係?一起進京應試,

同登進士;一起同朝為官, 手足相親;一起詩酒唱和, 趣味相投;一起參與永貞革新, 並肩戰鬥;一起被貶, 一起起用, 再一起被貶。 概括來講就是:半世飄零客, 一生好“哥們”!

同登進士, 彼此志同道合

唐代宗大曆七年, 即西元772年的秋天, 在蘇州為官的劉緒家添了一枚男丁, 取名劉禹錫。 劉禹錫從小聰明伶俐, 父親對他寄予厚望, 很小的時候, 就開始學習儒家經典和吟詩作賦。 一年之後, 千里之外的長安城裡柳鎮家也誕生一名男嬰, 取名柳宗元——一個和劉禹錫一生相關的人物。

十九歲那年, 飽讀詩書的劉禹錫隻身北上, 遊學洛陽、長安, 因為文采出眾, 在文壇逐漸暫露頭角。 而此時的柳宗元同樣因為詩文俱佳,

被選為鄉貢, 直接獲得了參加進士科考的資格。

西元793年, 劉禹錫赴長安參加科考, 遇到了同樣赴京參加考試的柳宗元, 後來兩人雙雙進士及第。 在此之前, 他們之間對對方都有所耳聞, 如今因為考試結緣得以相識, 相談甚歡, 頓時引為知己。

誰也沒有想到, 這一次相遇, 命運就將兩人緊緊地連在一起。 這一年, 劉禹錫22歲, 柳宗元21歲。

永貞革新, 結下革命友誼

科舉高中後不久, 柳宗元父親去世, 丁憂回家, 而“學霸”劉禹錫再次考取吏部取士科, 擔任太子校書, 兩人短暫分手。 三年後, 柳宗元被安排到秘書省任校書郎, 此時的劉禹錫已經外放為官, 做了淮南節度使杜佑的幕府掌書記。

西元800年, 劉禹錫回京覆命, 擔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掛職鍛煉,

兩年後回來升為監察禦史, 而此時的柳宗元正好從藍田尉調回長安任監察禦史裡行。 時隔九年, 兩人調到同一部門工作, 成為同事加密友, 也正是在紀檢部門(監察禦史)工作的緣故, 兩個人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逐漸萌發了要求改革的願望。 但是他們兩人資歷淺、品銜低, 於是他們找到了高層人物王叔文。

(王叔文)

王叔文任柳宗元為禮部員外郎, 然後聯合劉柳二人開始推行改革。 首先著手減免稅賦, 廢止宦官把持的宮市, 史稱“市里歡呼, 人情大悅”, 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王叔文這個人志大才疏, 推行改革帶有一定的政治投機目的, 再加上用人不當, 終於在“永貞內禪”的宮鬥中先被貶謫、後被賜死。

王叔文集團其他骨幹先後被貶, 僅僅持續了一百四十六天的“永貞革新”徹底失敗。 就這樣, 劉禹錫和柳宗元攜手開始了漫長的貶謫生涯。

同聲相應, 共度人生困境

永貞革新失敗後, 劉禹錫和柳宗元同一天遭貶, 劉禹錫貶為朗州司馬,

柳宗元貶為永州司馬。 對於志在通過改革復興大唐的兩位青年才俊來說, 著實打擊不小, 他們忍受著事業上的失敗和空間上的分離, 不斷地詩文往來, 互相促進, 同度人生困境。

在貶謫其間, 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當時柳宗元看到了好友韓愈寫的論文《原道》, 對其中的觀點不以為然, 同樣寫了一篇論文《天說》, 陳述自己的觀點並予以回應, 和韓愈展開了一場哲學領域的論戰。 劉禹錫一看, 馬上揮筆寫了論文《天論》三篇, 對柳宗元進行策應和聲援。 柳宗元深受感動, 算是徹底明白了, 關鍵時刻誰才是真正懂自己的人。

(韓愈)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童話和寓言創作受到劉禹錫的極力推崇,而劉禹錫的小品文同樣得到柳宗元的讚歎。十年後,他們回到長安聚首,但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又被貶謫,自長安南下連州和柳州,有一大段的路途相同,兩人結伴南行的一路上遍遊風景,詩酒唱和。

分手之後,兩人之間的詩詞唱和書信來往也從未停過,這簡直就連山盟海誓的戀人之間也未必做得到。

以播易柳,人格流芳千古

不知不覺間,第一次貶謫已經過去十年,當年推行一系列善政的革新派官員已經老的老、死的死,皇帝起了惻隱之心,也擺出求賢若渴的姿態,將劉禹錫和柳宗元召回京城。兩人自然是喜出望外,從貶所回京的路上,寫了許多的詩歌,表達各自愉悅欣喜的心情。回京之後,劉禹錫又寫了一首詩,沒想到卻引出了禍端。

(唐憲宗李純)

據史書記載,劉禹錫“性格剛毅,好諷刺”,回京後看見小人依然當政,滿臉的嘲諷與不屑。再次遊覽長安城的玄都觀的時候,一時興來,寫了一首《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讀書人發發牢騷很平常,但是劉禹錫估計是發了朋友圈,很快皇帝就知道了,結果龍顏大怒,馬上下詔:再貶!貶更遠!

這一次,劉禹錫被貶播州(古代夜郎),柳宗元被貶柳州。此時,距離劉禹錫來京僅一年多時間,而柳宗元則剛剛到達不久。

由於劉禹錫有八十老母,柳宗元上奏皇帝,要求“以播易柳”,自己去更遠的播州,免得劉禹錫的老母舟車勞頓,身體吃不消。最後其他大臣幫著求情,唐憲宗發了善心,劉禹錫才由播州改貶連州。

兩個人在分別的衡陽,寫下了可鑒日月、千古垂青的贈別詩歌,讀來令人感歎,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刊行文集,善養好友子嗣

與劉禹錫豁達開朗的多血質性格類型不同,柳宗元大概屬於抑鬱質的,長期貶謫生活的打擊和艱苦環境的摧殘,使柳宗元的身體受到很大的損害,疾病開始纏身。西元820年,當唐憲宗準備召柳宗元回京時,他已於這年十月五日含冤長逝,年僅四十七歲。

柳宗元臨死前,孩子都還未成年,彌留之際,柳宗元遺書劉禹錫,將孩子和自己的全部遺稿託付給他。此時,劉禹錫的母親剛剛去逝,護送靈柩路過衡陽的劉禹錫,驚聞柳宗元去世的噩耗,悲痛萬分“如得狂病”。他立即停下來為柳宗元料理後事,寫下《重至衡陽傷柳儀曹》詩以寄託哀思,後又兩次寫《祭柳員外文》以悼念追思。

後來劉禹錫為柳宗元整理遺稿,編纂成集,同時介紹他的生平和成就,柳宗元的小兒子,也由劉禹錫收養長大成人。

(“劉柳”君子之交)

春風得意時相互支持、相互砥礪;天涯淪落時不離不棄、生死相依。仕途是波折的,但是友誼是溫暖的,劉禹錫與柳宗元之間的摯友深情,給一千多年後的我們留下了幾多感動、幾多追思。

投稿郵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經採用支付豐厚稿酬

(韓愈)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童話和寓言創作受到劉禹錫的極力推崇,而劉禹錫的小品文同樣得到柳宗元的讚歎。十年後,他們回到長安聚首,但沒想到屁股還沒坐熱又被貶謫,自長安南下連州和柳州,有一大段的路途相同,兩人結伴南行的一路上遍遊風景,詩酒唱和。

分手之後,兩人之間的詩詞唱和書信來往也從未停過,這簡直就連山盟海誓的戀人之間也未必做得到。

以播易柳,人格流芳千古

不知不覺間,第一次貶謫已經過去十年,當年推行一系列善政的革新派官員已經老的老、死的死,皇帝起了惻隱之心,也擺出求賢若渴的姿態,將劉禹錫和柳宗元召回京城。兩人自然是喜出望外,從貶所回京的路上,寫了許多的詩歌,表達各自愉悅欣喜的心情。回京之後,劉禹錫又寫了一首詩,沒想到卻引出了禍端。

(唐憲宗李純)

據史書記載,劉禹錫“性格剛毅,好諷刺”,回京後看見小人依然當政,滿臉的嘲諷與不屑。再次遊覽長安城的玄都觀的時候,一時興來,寫了一首《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讀書人發發牢騷很平常,但是劉禹錫估計是發了朋友圈,很快皇帝就知道了,結果龍顏大怒,馬上下詔:再貶!貶更遠!

這一次,劉禹錫被貶播州(古代夜郎),柳宗元被貶柳州。此時,距離劉禹錫來京僅一年多時間,而柳宗元則剛剛到達不久。

由於劉禹錫有八十老母,柳宗元上奏皇帝,要求“以播易柳”,自己去更遠的播州,免得劉禹錫的老母舟車勞頓,身體吃不消。最後其他大臣幫著求情,唐憲宗發了善心,劉禹錫才由播州改貶連州。

兩個人在分別的衡陽,寫下了可鑒日月、千古垂青的贈別詩歌,讀來令人感歎,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刊行文集,善養好友子嗣

與劉禹錫豁達開朗的多血質性格類型不同,柳宗元大概屬於抑鬱質的,長期貶謫生活的打擊和艱苦環境的摧殘,使柳宗元的身體受到很大的損害,疾病開始纏身。西元820年,當唐憲宗準備召柳宗元回京時,他已於這年十月五日含冤長逝,年僅四十七歲。

柳宗元臨死前,孩子都還未成年,彌留之際,柳宗元遺書劉禹錫,將孩子和自己的全部遺稿託付給他。此時,劉禹錫的母親剛剛去逝,護送靈柩路過衡陽的劉禹錫,驚聞柳宗元去世的噩耗,悲痛萬分“如得狂病”。他立即停下來為柳宗元料理後事,寫下《重至衡陽傷柳儀曹》詩以寄託哀思,後又兩次寫《祭柳員外文》以悼念追思。

後來劉禹錫為柳宗元整理遺稿,編纂成集,同時介紹他的生平和成就,柳宗元的小兒子,也由劉禹錫收養長大成人。

(“劉柳”君子之交)

春風得意時相互支持、相互砥礪;天涯淪落時不離不棄、生死相依。仕途是波折的,但是友誼是溫暖的,劉禹錫與柳宗元之間的摯友深情,給一千多年後的我們留下了幾多感動、幾多追思。

投稿郵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經採用支付豐厚稿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