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尚書和總督誰的品級更高且實權更大呢?

理論上講, 尚書是從一品, 總督一般是正二品。 尚書的品級肯定高於總督。

實權上講, 就很複雜了。

先說尚書。 尚書是從一品京官,

天子身邊的人, 自然是位高權重。 可是別忘了, 清朝的官制, 是吸取明朝的經驗教訓, 圍繞著鞏固皇權而設計的。 休說是六部尚書, 即便是內閣大學士, 也沒有真正的權力, 僅僅是起到上承下達的作用而已。 說白了, 內閣就是皇帝的顧問, 軍機處就是皇帝的秘書, 六部則承辦一些已成常規的日常事務。 比如吏部, 只能考察中級以下官吏的資歷, 根據例案予以批准或否決其升遷。 至於重要人事任免, 全由軍機處討論, 上報皇帝決定。 兵部聽起來很厲害, 實際上主要也就承辦一些武職的任免, 至於軍政軍令, 非其所能過問。 六部的尚書, 說得好聽一點是尚書, 說得不好聽便是個大辦事員。

但是, 從另一方面講, 六部尚書, 往往有“兼職”。 其一:內閣在名義上是朝廷的最高官署, 內閣大學士稱得上是位極人臣, 即便沒有實權, 也有大把人要巴結他們。 權力尋租的空間, 相當可觀。 大學士的副手叫做協辦大學士, 也算是進入“政治局”的人物。 協辦大學士大多數兼任六部尚書, 無疑提高了尚書的身價。

其二:軍機處是清朝真正的軍政核心, 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處或者辦公廳。 皇帝幾乎每天都要和軍機大臣一起處理公文和政務, 決定帝國的大事。 軍機大臣, 基本上兼任六部的尚書或侍郎。 這就不僅僅是抬高尚書的身價, 而是很有點權力了——畢竟, 天天與皇帝一同工作的人, 多少能夠對皇帝產生一些影響, 是誰都不敢得罪的。 如果把“兼職”的情況考慮進去, 尚書這個角色, 也還是蠻厲害的。

再說總督。 總督是封疆大吏, 掌握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 所謂寧為雞頭, 不為牛後, 在地方當一哥的感覺, 當然是非常之爽。 不知道問題中的“實權”具體是指什麼, 如果是指中飽私囊的權力, 總督自然是高於尚書的。 尤其是富裕省份,

比如兩江總督, 只要稍微動點心思, 便可富得流油。 如果是指辦事的權力, 那麼很明顯, 尚書高於總督——畢竟是帝國中樞的要職, 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是鬧著玩的。 再牛逼的總督, 也明白一個道理:朝中有人好做官。

但是, 到了清朝中後期, 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之後,

情況發生了變化。 各省督撫, 特別是東南地方的總督們, 憑藉與太平軍作戰建立的武裝, 加上雄厚的經濟實力, 獲得了與中央叫板的權力。 義和團興起後, 南方各省督撫以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為首, 與英美等國簽訂“東南互保”協議, 不參與清廷對列國的宣戰, 更是說明總督們的權力已經脫離朝廷的控制, 遠非那些唯唯諾諾的尚書可比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