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兵家七聖第五位,謀聖張良,起事早名聲大智謀神,為何不自立門戶

張良起事那麼早, 名聲那麼大, 智謀更是神, 為什麼就是不自立門戶?

在陳勝以後的反秦豪傑義士之中, 張良可謂是起事早, 名聲大的一個人, 他的智謀更是前無古人, 被稱之為“謀聖”。 博浪沙刺殺秦始皇那鐵錘一擲, 使張良名震天下;他的父、祖皆為韓國相, 先後輔佐過五代韓王, 可說是出身高貴。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 相國的地位是高於將軍的, 但項梁、項羽叔侄作為將門之後選擇了獨立起事, 而張良卻沒有;像英布、彭越這些人儘管都依附了他人, 卻始終保留著自己的隊伍, 張良卻把拉起來的隊伍交給劉邦並最終選擇了跟隨劉邦。

那麼, 張良為什麼沒有自立門戶呢?其根本原因, 在於張良受家族影響太深, 這種影響已經使他形成了一種難以改變的性格。

張良父親、祖父都是韓國的相國, 這種家庭雖然算得上是貴族階層, 但相對于國王(諸侯)而言,

仍然是主人和從屬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家庭環境薰陶和影響了張良, 所以, 張良既從父祖那兒繼承了忠心懂禮好學的一面, 同時也延續了依附性的一面。 這種依附性的性格特徵就是習慣性跟隨他人, 因而張良不想也不會自己為主起事, 即便是博浪沙刺殺秦始皇, 也是為韓國報仇, 而不是要推翻秦朝奪取天下, 因為他的父、祖做過韓國的相國, 而韓國又是為秦始皇所滅亡, 所以他要刺秦以報仇。

(網路圖)或許有人說, 張良在遇見劉邦時, 義軍已經擁立楚懷王為共主, 張良人員不多, 沒有地盤, 不可能獨立成事。 其實這事還仍然取決於張良給自己的定位, 像劉邦雖然也承認楚懷王, 但他始終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至於地盤, 像劉邦、陳嬰、英布、彭越等人, 都是些逃亡之人, 哪裡又有自己的地盤, 起事了, 攻下一座縣城, 打出一個反秦的旗號, 自然就有了地盤, 也就會有人跟隨。

除了這種習慣性的依附性格, 張良還明白, 自己不具有領袖氣質, 甚至不具備統帥氣質, 因而他從來不統兵,

不爭官。 韓王成這個王是張良給要來的, 而張良卻只做了一個司徒, 這當中雖然有項梁的考慮, 不能讓韓王坐大, 但既然為王, 就有封侯的權力, 韓王成卻並沒有這樣做, 而張良也沒有絲毫要求。 韓王成沒有什麼作為, 張良仍然不離不棄的跟隨他, 甚至在劉邦西行去自己封地的時候, 他仍然回到韓王身邊, 足可見他的這種從屬性格。 因為他只出主意, 而沒有做過“具體事”, 所以在漢六年劉邦封賞大臣的時候, 張良竟然“不曾有戰功”。 好在劉邦知道張良的功勞, 當他把曹參、蕭何等人封過之後, 單獨提出來封賞張良, 並對大臣們說:“運籌帷幄中, 決勝千裡外, 子房功也”。 這既說的是張良的功勞所在, 又是給張良做的結論。

劉邦多次想廢掉太子劉盈, 呂後很害怕, 有人給她出主意, 說, 劉邦很信任張良, 他又善於出謀劃策, 呂後就派人找張良。 張良給呂後出了一個主意, 呂後照做了, 果然有效, 這就是“商山四皓”的故事。 劉邦死後, 呂後當政, 她非常感激張良, 但張良不但沒有向呂後要官討封, 反而閉關修行,不問政事。就是蕭何這個相國,張良極力推薦和勸說劉邦最終才得到了任用。這一切足以說明,張良知道自己,對自身有一個恰當的定位,同時也是他的一種不可改變的性格。

張良的不爭是骨子裡的東西,這就決定了他不會選擇自立門戶,而只能是跟隨他人。接下來就是,張良要選擇跟隨誰呢?

應該說,張良選擇的第一個要跟隨的物件是韓王成,這是他的忠心所在,是觀念之中根深蒂固東西,非常難以改變。所以在和劉邦分別的時候,張良建議劉邦燒斷棧道,又主動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項羽,說明張良是明白劉邦是要打回來的。即便如此,張良仍然要離開劉邦回到韓王成身邊,這又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在張良的意識當中,他是韓國人,他首先是韓王室的臣子,其次才是“天子”的子民。只不過這個韓王成難成大器,最終被殺,這才迫使他只能另作選擇。

除卻韓王成,天下可以讓張良選擇跟從的人有三個:項梁、項羽、劉邦。項羽屬於項梁這個體系的,開始為主的是項梁。張良雖然先遇見了劉邦,但這時的劉邦根本不成氣候,於是兩人一起去見項梁。張良提出來要項梁立韓國公子橫陽君韓成為韓王,項梁同意了,並派張良找到了韓成立為韓王。張良是個忠義之人,假如項梁不是過早戰死,說不定張良知恩圖報,能夠選擇跟隨項梁。但歷史不能假設,項梁死後,項羽成了天下反秦最強大的楚國集團的實際統治者,而項羽除了打仗勇猛,其他方面實在不值得張良選擇依附。還是在項梁為楚軍統帥的時候,派項羽去攻打城陽,破城後項羽屠戮了這個地方。項梁派項羽攻打襄城,襄城堅守,不肯投降,破城後,項羽把城裡的軍民全部活埋了。

章邯率部投降了秦軍,項羽卻趁夜擊殺坑埋了二十萬秦軍降卒,這等殘暴,無異于張良所仇恨的秦始皇,絕不是一個智謀之士所能接受的行為。項羽殺上司宋義,無視楚懷王的存在封章邯為王,也不是張良這等忠義之士所能容忍。智謀之士的願望是自己的主張能被“主公”接受,項羽是個過於相信武力、相信自己的人,對於謀略很不重視,手下人才了了,只有一個範增還不能信任到底,張良是不可能選擇依附這樣一個人的。更重要的是,項羽殺了韓王成,這甚至比秦始皇殺韓王還要令張良驚心,對秦始皇都要報仇,難道張良還會放過這樣的人嗎?

那麼,張良為什麼要選擇跟隨劉邦呢?

兩人一見如故,各自都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陳勝起兵反秦,劉邦、張良各自都組織了隊伍,但兩人給自己的定位不同。張良後來被封為留侯,是因為在留這個地方初次遇見劉邦,但這時候劉邦是帶領人馬奪取下邳以西土地,而張良是打算前去依附自立為王的景駒。所以,善於招攬人才的劉邦和需要依附他人的張良一拍即合是必然之事。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只有劉邦能使用張良,也只有劉邦能令張良的才能得以真正施展。張良勸說劉邦的意見,撤出秦宮,還軍霸上、燒斷棧道、銷毀已經刻制好了的封立六國後裔的印信、封韓信等人為王以合兵打敗項羽,劉邦無不一一聽從。作為謀士,沒有什麼能比所出計謀得到採用更能使心理得到滿足了,劉邦能用,張良的自身價值得到了最大彰顯,他又有什麼理由不跟隨這樣的人呢?反觀項梁、項羽,人才在眼前不留用,韓王成有人不會用,這就是張良要跟隨劉邦的又一個原因。

劉邦對張良始終尊重。劉邦對人輕慢無禮,排斥儒生,酈食其說自己是個儒生劉邦不見,說自己是高陽酒徒劉邦反而見了。但是,劉邦對於張良卻始終尊重有加,每當大事爭論不下或者出現危機的時候,他總是要聽取張良的意見。如留宿秦宮,樊噲勸諫劉邦不聽,張良說了就有用。鴻門宴前,多數人勸劉邦不要赴宴,張良卻勸說劉邦赴宴,劉邦最終聽取了張良的意見,先見項伯,後赴宴會,最終化解了危機。在定都問題上,劉敬提出定都關中,多數人希望定都洛陽,張良說劉敬的建議是對的,劉邦就採納了劉敬的建議。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在封賞一事上,劉邦讓張良在天下最富饒的齊國自選三萬戶作為封邑,要知道,除了那個長得像劉邦,又是兒時最好夥伴的盧綰封王,從起事就跟隨劉邦,戰功赫赫的曹參也不過封賞萬戶,排名第一的蕭何是在增加封邑後才過萬戶!張良一次封賞就是三萬戶,這是何等榮耀。當然,這當中有劉邦拿張良當客卿需要客氣一番的意味在其中,但也充分說明了劉邦對張良的尊重。

當然,張良跟隨劉邦,既是自己的選擇,也有一些機緣巧合。正如張良自己所說:“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如此說來,這段結合也可以說是“天作之合”吧!

張良雖然沒有自立門戶,但他的選擇卻是正確的,這為他贏得了劉邦的尊重,也為後世不少文人所景仰!

反而閉關修行,不問政事。就是蕭何這個相國,張良極力推薦和勸說劉邦最終才得到了任用。這一切足以說明,張良知道自己,對自身有一個恰當的定位,同時也是他的一種不可改變的性格。

張良的不爭是骨子裡的東西,這就決定了他不會選擇自立門戶,而只能是跟隨他人。接下來就是,張良要選擇跟隨誰呢?

應該說,張良選擇的第一個要跟隨的物件是韓王成,這是他的忠心所在,是觀念之中根深蒂固東西,非常難以改變。所以在和劉邦分別的時候,張良建議劉邦燒斷棧道,又主動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項羽,說明張良是明白劉邦是要打回來的。即便如此,張良仍然要離開劉邦回到韓王成身邊,這又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在張良的意識當中,他是韓國人,他首先是韓王室的臣子,其次才是“天子”的子民。只不過這個韓王成難成大器,最終被殺,這才迫使他只能另作選擇。

除卻韓王成,天下可以讓張良選擇跟從的人有三個:項梁、項羽、劉邦。項羽屬於項梁這個體系的,開始為主的是項梁。張良雖然先遇見了劉邦,但這時的劉邦根本不成氣候,於是兩人一起去見項梁。張良提出來要項梁立韓國公子橫陽君韓成為韓王,項梁同意了,並派張良找到了韓成立為韓王。張良是個忠義之人,假如項梁不是過早戰死,說不定張良知恩圖報,能夠選擇跟隨項梁。但歷史不能假設,項梁死後,項羽成了天下反秦最強大的楚國集團的實際統治者,而項羽除了打仗勇猛,其他方面實在不值得張良選擇依附。還是在項梁為楚軍統帥的時候,派項羽去攻打城陽,破城後項羽屠戮了這個地方。項梁派項羽攻打襄城,襄城堅守,不肯投降,破城後,項羽把城裡的軍民全部活埋了。

章邯率部投降了秦軍,項羽卻趁夜擊殺坑埋了二十萬秦軍降卒,這等殘暴,無異于張良所仇恨的秦始皇,絕不是一個智謀之士所能接受的行為。項羽殺上司宋義,無視楚懷王的存在封章邯為王,也不是張良這等忠義之士所能容忍。智謀之士的願望是自己的主張能被“主公”接受,項羽是個過於相信武力、相信自己的人,對於謀略很不重視,手下人才了了,只有一個範增還不能信任到底,張良是不可能選擇依附這樣一個人的。更重要的是,項羽殺了韓王成,這甚至比秦始皇殺韓王還要令張良驚心,對秦始皇都要報仇,難道張良還會放過這樣的人嗎?

那麼,張良為什麼要選擇跟隨劉邦呢?

兩人一見如故,各自都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陳勝起兵反秦,劉邦、張良各自都組織了隊伍,但兩人給自己的定位不同。張良後來被封為留侯,是因為在留這個地方初次遇見劉邦,但這時候劉邦是帶領人馬奪取下邳以西土地,而張良是打算前去依附自立為王的景駒。所以,善於招攬人才的劉邦和需要依附他人的張良一拍即合是必然之事。

劉邦對張良言聽計從,只有劉邦能使用張良,也只有劉邦能令張良的才能得以真正施展。張良勸說劉邦的意見,撤出秦宮,還軍霸上、燒斷棧道、銷毀已經刻制好了的封立六國後裔的印信、封韓信等人為王以合兵打敗項羽,劉邦無不一一聽從。作為謀士,沒有什麼能比所出計謀得到採用更能使心理得到滿足了,劉邦能用,張良的自身價值得到了最大彰顯,他又有什麼理由不跟隨這樣的人呢?反觀項梁、項羽,人才在眼前不留用,韓王成有人不會用,這就是張良要跟隨劉邦的又一個原因。

劉邦對張良始終尊重。劉邦對人輕慢無禮,排斥儒生,酈食其說自己是個儒生劉邦不見,說自己是高陽酒徒劉邦反而見了。但是,劉邦對於張良卻始終尊重有加,每當大事爭論不下或者出現危機的時候,他總是要聽取張良的意見。如留宿秦宮,樊噲勸諫劉邦不聽,張良說了就有用。鴻門宴前,多數人勸劉邦不要赴宴,張良卻勸說劉邦赴宴,劉邦最終聽取了張良的意見,先見項伯,後赴宴會,最終化解了危機。在定都問題上,劉敬提出定都關中,多數人希望定都洛陽,張良說劉敬的建議是對的,劉邦就採納了劉敬的建議。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在封賞一事上,劉邦讓張良在天下最富饒的齊國自選三萬戶作為封邑,要知道,除了那個長得像劉邦,又是兒時最好夥伴的盧綰封王,從起事就跟隨劉邦,戰功赫赫的曹參也不過封賞萬戶,排名第一的蕭何是在增加封邑後才過萬戶!張良一次封賞就是三萬戶,這是何等榮耀。當然,這當中有劉邦拿張良當客卿需要客氣一番的意味在其中,但也充分說明了劉邦對張良的尊重。

當然,張良跟隨劉邦,既是自己的選擇,也有一些機緣巧合。正如張良自己所說:“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如此說來,這段結合也可以說是“天作之合”吧!

張良雖然沒有自立門戶,但他的選擇卻是正確的,這為他贏得了劉邦的尊重,也為後世不少文人所景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