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雙鞭”呼延灼的祖先是誰?呼延灼為什麼會上梁山?

呼延灼是中國古典名著, 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人物。 祖籍並州太原, 原是汝寧郡都統制, 善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 有“雙鞭”呼延灼之稱。 其本人武藝高強, 自言有“萬夫不當之勇”。

影視劇中的“雙鞭”呼延灼

受朝廷任命為征寇大將軍前往討伐梁山軍之時, 雖然前期殺伐果敢, 為朝廷帶來諸多場勝利, 但是到後來卻先後中宋江、吳用等人的奸計, 最後被生擒。 被綁至梁山後, 在宋江的好言相勸之下, 決定歸順梁山, 坐第八把交椅, 封為“馬軍五虎將”之第四員, 位列天罡星第八位, 上應“天威星”。

後來跟隨宋江接受朝廷招安, 征討遼國、王慶、田虎、方臘, 多建功勳, 最後死于征討金兀術的戰爭中。

《水滸傳》中在他首次出場之時, 描寫道:“頭戴撮尖幹紅凹面巾, 鬢傍邊插一枝羅帛象生花, 上穿一領圍虎體挽絨金繡綠羅袍, 腰系一條稱狼身銷金包肚紅搭膊, 著一雙對掩雲跟牛皮靴,

騎一匹高頭卷毛大白馬。 ”

宋徽宗也說他:“徽宗天子看了呼延灼一表非俗, 喜動天顏。 ”可見其本身相貌絕對英勇非凡。

“雙鞭”呼延灼 畫像

《水滸傳》言:“呼延灼卻是沖天角鐵襆頭, 鎖金黃羅抹額, 七星打釘皂羅袍, 烏油對嵌鎧甲, 騎一匹御賜踢雪烏騅,

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 左手的重十二斤, 右手重十三斤, 真似呼延贊。 ”一句真似呼延贊, 基本上已經斷定了呼延灼的確就是呼延贊的後代。 不僅是後代, 呼延灼還是屬於嫡系一脈。

列個家傳表:第一代為太保呼延晏、呼延謨;第二代為呼延謨之子, 靠山侯呼延壽廷;第三代為呼延壽廷之子鐵鞭王靠山王呼延贊;第四代為呼延贊之子靠山王敬山王雙王呼延丕顯、呼延丕達;第五代為呼延丕顯之子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忠勇侯呼延守信;第六代為平北王忠孝侯呼延守用之子忠孝王呼延慶、鎮殿王呼延平、呼延登、呼延喚、呼延昭、呼延凱、呼延廣、呼延壽、呼延威;第七代為忠孝王呼延慶之子呼延雲龍、震京虎呼延雲飛、呼延雲威,

定疆侯呼延兆之子金錘小將呼延雲靈;第八代為震京虎呼延雲飛之子忠孝王雙錘將呼延豹;第九代為忠孝王雙錘將呼延豹之子呼延飛龍;第十代為呼延飛龍之子呼延啟鵬, 呼延灼;第十一代為呼延灼之子呼延鈺。

呼延灼明明是朝廷倚重的征寇大將軍, 而且還受到天子宋徽宗的賞識, 特御賜良駒踢雪烏雅給他當坐騎, 最後為什麼他卻選擇了歸順梁山, 反叛朝廷呢?

影視劇中的“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最後敗於梁山軍, 被人用計生擒, 最後在宋江的一番好言相勸之下, 選擇了歸順梁山, 成為梁山好漢之一。 “梁山好漢”說的好聽, 但實際上在當時就是一群草寇, 一群不服朝廷統治的叛賊。 從大將軍到叛賊的過渡, 不可謂不大。 所以說, 呼延灼歸順梁山, 絕對不是因為宋江的好言相勸一個原因。

呼延灼會選擇背叛,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呼延灼在征討梁山軍的戰鬥中, 打了一場大敗仗。 正是因為敗給了梁山軍, 所以就算宋江等人將其放走, 等他回到朝廷的時候, 結局也絕對不好。宋朝朝廷向來對武將嚴苛,戰敗而歸的呼延灼,很有可能被嚴責。正是明白了自己的結局,呼延灼才會選擇歸順梁山,保全自己的一條性命。

第二個原因,可能也有對當今政治失望的一層心理原因在。呼延灼在對戰梁山的前期取得勝利,中期吃了敗仗。獨木難支之下,呼延灼選擇了投靠青州知府,希望得到青州知府的幫助。但是青州知府慕容彥達幫助他向朝廷美言的前提條件,卻是讓他幫其將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的賊寇剿盡。這一點讓呼延灼很失望,雖然他沒有說什麼,但是對於這種情況,他應該還是存在著不滿的。

所以在種種情況下,呼延灼最後會選擇歸順梁山,拋棄朝廷高位,也不是那麼難以解釋的了。

結局也絕對不好。宋朝朝廷向來對武將嚴苛,戰敗而歸的呼延灼,很有可能被嚴責。正是明白了自己的結局,呼延灼才會選擇歸順梁山,保全自己的一條性命。

第二個原因,可能也有對當今政治失望的一層心理原因在。呼延灼在對戰梁山的前期取得勝利,中期吃了敗仗。獨木難支之下,呼延灼選擇了投靠青州知府,希望得到青州知府的幫助。但是青州知府慕容彥達幫助他向朝廷美言的前提條件,卻是讓他幫其將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的賊寇剿盡。這一點讓呼延灼很失望,雖然他沒有說什麼,但是對於這種情況,他應該還是存在著不滿的。

所以在種種情況下,呼延灼最後會選擇歸順梁山,拋棄朝廷高位,也不是那麼難以解釋的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