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咋一放下就醒?關於嬰兒睡眠的8種困擾,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眾所周知, 良好的睡眠對新生兒及嬰幼兒都是很重要的, 然而家長們卻對於寶寶的睡眠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解與煩惱。 所以今天小康君就盤點了大家常見的嬰幼兒睡眠問題, 各位粑粑麻麻們可以閱讀一下內容, 以解心憂…

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新生嬰兒是做不到一覺睡到天亮的, 寶寶還是需要在夜間吃奶。 家長只能多引導培養寶寶的晝夜意識。 此外, 如果寶寶有時白天連睡3、4小時不醒或者早上起太晚, 也容易發生晝夜顛倒, 出現晚上入睡困難的問題。

愛兒支招:

對於新生寶寶, 家長在白天餵奶的時候,

要多和寶寶說話, 整個氣氛輕鬆愉快。 到了晚上給寶寶餵奶時, 儘量將聲音放低或保持安靜, 燈光調低。

而對於月齡大一些的寶寶, 白天要保持活動量, 接受日光照射, 而且白天寶寶睡眠期間的光線不要太暗, 要讓寶寶慢慢區分白天和夜晚。

剛開始的時候, 寶寶會不分晝夜地吃奶, 但是逐漸就會在晚上睡得稍微比白天的時候時間長一些, 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 晚上早些休息, 減少寶寶發生晝夜顛倒的情況。

很困, 卻不肯睡覺

過於疲倦的嬰兒之所以表現得興奮、易怒、急躁、難以入睡, 是因為體內的化學物質在對抗疲勞。 缺乏睡眠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清醒, 醒太久, 太疲勞就容易引發睡前哭鬧。

愛兒支招:

把睡眠時間一點點地提前, 在寶寶還沒有困得很厲害的時候, 就進行安撫, 安排睡眠環境。

抱著就睡, 放下就醒

3個月內的嬰兒較缺乏安全感, 且剛入睡的20分鐘左右處於淺睡眠, 所以如果寶寶在家長懷中入睡後, 在此階段挪動到床上就比較容易醒。 3個月後, 入睡會先進入深睡眠, 放不下的現象就會好轉。

愛兒支招:

對於小月齡的寶寶, 家長可以等寶寶睡著過20分鐘後再放或直接在床上哄寶寶入睡, 減少放下的步驟能夠有所緩解。 另外, 放下時也不要偷偷摸摸, 有時候小心翼翼反而不如放鬆些坦然告之“媽媽要把寶寶放在床上睡啦”, 嬰兒有了準備就不容易受到驚嚇。

嬰兒淺睡眠比例高, 而淺睡眠期間睜眼睛動兩下甚至哭兩聲,

都是正常現象, 不要誤認為寶寶已經醒了, 從而對睡眠造成過度的干擾。 因此, 當寶寶哭的時候不必著急去哄, 可以讓孩子哼哼兩下, 沒准寶寶自己一會兒就又平靜下來重新入睡了。 但如果哭鬧超過五分鐘還沒停下來的意思, 家長就需要去查看寶寶的狀況了。

夜驚夜啼、搖頭抓耳

在排除了寶寶不是因為饑餓、衣服過緊、大小便等等原因外, 寶寶在睡著後突然大聲啼哭。 這在醫學上稱為嬰兒夜間驚恐症。 同樣, 維生素AD的缺乏也會導致寶寶出現此種症狀, 因此建議出生滿15天后的寶寶補充維生素AD來幫助促進對鈣的吸收。

愛兒支招:

嬰兒睡覺時聽到較大響聲而抖動是正常反應;相反, 若是毫無反應,

而且平日愛睡覺, 則當心可能是耳聾。 嬰兒睡眠時哭鬧, 時常搖頭、抓耳, 有時還發燒, 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濕疹或是中耳炎。 應該及時檢查嬰兒的耳道有無紅腫現象, 皮膚是否有紅點出現, 如果有的話, 及時將嬰兒送醫院診治。

入睡後抽動

嬰兒大腦發育尚不完善, 睡眠時控制肌肉運動的大腦仍然有部分活躍, 產生間歇性的抽動。 此外, 寶寶四肢抖動可能是白天過度疲勞, 受到不良刺激, 如驚恐、勞累等原因所引起的, 家長不必擔心。

愛兒支招:

最初的3-6個月可採用繈褓、摟壓等方式緩解抽動對睡眠的影響, 一般這個現象會隨著成長自愈。

此外, 寶寶出生滿15天后, 家長一定要按時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 以免寶寶因缺乏維生素AD而導致血鈣水準低的情況,

這樣也容易引起寶寶抽動。

睡眠恢復不到從前

以前睡得好, 但生了場病就夜醒無數, 即便病好了, 睡眠也不如從前好了, 或是媽媽上班或孩子回了趟老家之後, 好睡眠就一去不復返了。 還有的寶寶夜醒每天在同一時間出現, 呈現類似1點、3點、5點這種“對表醒”。

這個現象就和習慣性夜醒有關, 一般是由於在這個因為偶然的原因醒過, 受到餵奶, 抱哄等干預, 又沒有及時回檔, 變成會主動醒的習慣固化下來。 比如說:本來晚上11點寶寶不會夜醒, 但家長如果連續3、4天都在夜裡11點主動餵奶, 那麼很有可能之後嬰兒就會主動在這個點醒。 這表明父母的行為是能夠影響和改變嬰兒的睡眠。

愛兒支招:

這種固定的模式會延續相當長的時間, 看清楚習慣性夜醒產生的根源,就知道這個習慣並沒有需要繼續維持的生理基礎,勇敢的打破,維護好寶寶睡眠的完整性。

頻繁地翻身、醒來

新生寶寶胃容量很小,剛出生可能吃,一次能吃幾口,一頓吃完2小時就會餓,這是早期頻繁夜醒的生理因素。隨著嬰兒的長大,餓不再是主導因素,尤其是遠遠小於饑餓週期的夜醒,更可能是睡眠環境不一致、習慣性夜醒導致的。

而且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狀態。對小嬰兒來說,深睡眠和淺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斷交替的。深睡眠時,寶寶處於完全休息狀態,除了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活動,淺睡眠時,寶寶的手臂、腿和整個身體經常會有些活動,臉上還可能會做怪相、皺眉、微笑等等,這些都是淺睡眠時期的正常表現。

愛兒支招:

夜醒不單單是因為餓了!屎尿、濕疹、冷熱、白天受刺激、換床、家裡來人、媽媽上班、學翻身、長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幾秒時間判斷,不要一醒就餵奶,無原則夜奶是導致習慣性夜醒的主因。如果寶寶出現輕輕抽泣或運動,不要急著去拍他、抱他或者給他餵奶,先觀察一段時間再去進行處理。如果是夜奶引起的夜醒頻繁,要及時減少夜奶次數。

睡覺時打呼嚕

寶寶偶爾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痊癒後,打鼾的症狀就會消失。但如果寶寶經常打鼾,那可能是由於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或其他原因,影響了鼻咽部通氣造成的。這時,在醒著的情況下,有些寶寶也會出現鼻堵、張口呼吸的現象。時間長了,對寶寶的腦發育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愛兒支招:

如果你的寶寶的確有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的情況,最好帶他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一下。

給寶寶的好睡眠點個 贊!

精選往期內容,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看清楚習慣性夜醒產生的根源,就知道這個習慣並沒有需要繼續維持的生理基礎,勇敢的打破,維護好寶寶睡眠的完整性。

頻繁地翻身、醒來

新生寶寶胃容量很小,剛出生可能吃,一次能吃幾口,一頓吃完2小時就會餓,這是早期頻繁夜醒的生理因素。隨著嬰兒的長大,餓不再是主導因素,尤其是遠遠小於饑餓週期的夜醒,更可能是睡眠環境不一致、習慣性夜醒導致的。

而且寶寶的睡眠分為深睡眠和淺睡眠兩種狀態。對小嬰兒來說,深睡眠和淺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斷交替的。深睡眠時,寶寶處於完全休息狀態,除了偶爾的驚跳和極輕微的嘴動外,沒有其他活動,淺睡眠時,寶寶的手臂、腿和整個身體經常會有些活動,臉上還可能會做怪相、皺眉、微笑等等,這些都是淺睡眠時期的正常表現。

愛兒支招:

夜醒不單單是因為餓了!屎尿、濕疹、冷熱、白天受刺激、換床、家裡來人、媽媽上班、學翻身、長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幾秒時間判斷,不要一醒就餵奶,無原則夜奶是導致習慣性夜醒的主因。如果寶寶出現輕輕抽泣或運動,不要急著去拍他、抱他或者給他餵奶,先觀察一段時間再去進行處理。如果是夜奶引起的夜醒頻繁,要及時減少夜奶次數。

睡覺時打呼嚕

寶寶偶爾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感冒痊癒後,打鼾的症狀就會消失。但如果寶寶經常打鼾,那可能是由於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或其他原因,影響了鼻咽部通氣造成的。這時,在醒著的情況下,有些寶寶也會出現鼻堵、張口呼吸的現象。時間長了,對寶寶的腦發育會造成一定的危害。

愛兒支招:

如果你的寶寶的確有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的情況,最好帶他到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一下。

給寶寶的好睡眠點個 贊!

精選往期內容,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