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 望盡天涯路》

古今之成大事業, 大學問者, 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 暮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也。

——引自王國維《人間詞話》

我覺得三種境界最難為的是第一境界姑且稱之為“歸零”

歸零是一種看破。 有道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禪家值的是“十方世界”,也就是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與主觀存在的總和。 而一個人要做到歸零, 他必須要首先“望盡天涯路”中的望盡。 倘若把色即是空單純的理解為看破紅塵, 出家為僧。 未免太過於迂腐。 真正的看破是一種看得了煙花柳巷, 也明白人情冷暖之後的溫馨。 這便是歸零的初始, 讓心無雜念, 一切放得下。

歸零是一種看不破。 從仲尼的 :“用之則行, 不用則藏"。 到孟子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舍生而取義"。 再到之後的蘇東坡“發奮識辨天下字, 立志讀遍天下書”。 這就是一種一種執拗, 一種偏執。 孔子志於複禮, 孟子舍生仁義, 蘇子忘卻死生。 還有現在的老羅執意要做手機, 並提出“以傲慢與偏執回復傲慢與偏見“。 當一個人明白自己一生意義之時, 他會窮盡一生去尋找, 去實現。 而非庸碌無為, 蹉跎歲月。 這是一種歸零的雜想, 欲望, 全身心的投入, 不計回報。 是對人生遠大理想的追求與探索。 拿起自己的”夢想“便放不下這種是歸零後首要之事, 便是拿的起。

歸零是一種看破卻不道破。 人生最曼妙之事, 便是此時此刻面對各種壓力的安靜與從容。 人生無常, 每一天我們都在重逢與離別中, 有時朋友之間, 有時親人之間,

有時戀人之間。 當你看過了”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的離別惆悵, 你才會明白”千山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空“。 的豁達釋然。 明明白白的看這個社會, 卻要懂的糊塗的活著。 也難有鄭板橋”難得糊塗一說“。 大智若愚者, 想必就是如此。 這便是"歸零”後的取捨, 有舍才有得, 歸零並非真的沒有而是介於虛空與現實之間。 這為歸零的結束。

望盡天涯路, 便是由行列知, 由知列行。 從一到零, 從零到一。 一元複始, 萬象更新。 歸零是一個過程, 即是開始也是結束。

塵歸塵, 土歸土。 歸零不代表失去, 也不代表得到, 而是迴圈與融合。

知行合一。 從實踐中取得真理, 並在真實的生活中踐行真理。 以曾經所學, 所知來“望盡天涯路”總此比“盲人騎瞎馬,

摸著石頭過河”要強好多。 理論對實踐是有指導作用的。

驀然回首, 好像自己如新生一般, 重新審視人生, 才知人生之趣。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的人生有所幫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