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大逃亡,一個盟軍戰俘如何從德國戰俘營逃脫?

《大逃亡》是1963年上映的一部經典電影, 講述了二戰期間盟軍戰俘從德國戰俘營逃跑的故事。 該電影改編自保羅·布裡克希爾1950年的著作, 該書講的就是發生在納粹德國薩岡第三戰俘營的一次真實大逃亡。

澳大利亞人布裡克希爾曾是第三戰俘營的囚犯。 他隸屬於澳大利亞皇家空軍, 曾在加拿大和英國受訓, 後來被分配至皇家空軍第92中隊。 1943年, 他的座機在突尼斯上空被擊落, 本人也被俘虜。

這場大逃亡的一名幕後英雄就是英國的阿爾菲(比爾)·費瑞普。 費瑞普在12歲時就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他起初是在皇家海軍當學徒, 但由於身高原因而被取消資格, 他身高147cm, 而海軍的身高要求是157cm。

那時的皇家空軍並沒有身高要求, 於是費瑞普就報了名。

1939年10月, 英德戰爭進行了還不到一個月, 他就被擊落了。 在餘下的時間裡, 他輾轉于各個德國戰俘營, 其中就包括第三戰俘營。

那是一段痛苦的生活經歷, 眼睜睜看著朋友們被活活餓死、病死, 甚至因為在宵禁後出屋這種微不足道的罪行而被槍殺。

在他被關押過的十幾個戰俘營中, 費瑞普的工作就是偷偷往戰俘營中運送一些物品, 以幫助其他戰俘俘虜們生存或逃跑。 他有機會接觸紅十字會的包裹, 其中部分做過記號的包裹夾帶著一些需要轉交給戰俘的特殊物品。 費瑞普往往會製造一場激烈的爭吵或行政管理上的麻煩, 來分散守衛的注意力, 好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 把做了記號的包裹送到安全的地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