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上七大洲四大洋還是九大洲五大洋

按照舊的定義, 當今世界分為七大洲四大洋。 從天地初開到洪荒辟離, 從生物滅絕到板塊漂移, 從海陸構造猜測到地質學成熟穩定,

如今人類走遍全世界, 還能發現新大陸嗎?新海洋嗎?

中國文明上下五千年, 史料記載炎黃時期就已經有了世界五海九部洲的劃分。 5000年以來, 後人一直以為“五海九部洲”不過是是一個虛數, 就是很多的意思, 並不是具體的數位。 當今隨著科學技術和理論的不斷發展,

人們發現了世界上第五大洋——2000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把南緯60度為界的經度360度環繞南極洲的大洋定義為南大洋(我的發的前兩篇帖子都是關於四大洋的, 有興趣的關注我後, 可以去看一下, 這裡就不在詳述海洋了)。 2016年年底, 美國地質學會(GS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旗下期刊GSA Today發表文章稱發現了第八個大洲——西蘭迪亞(西蘭洲)。

這個新大陸發現不得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下子推翻很多過去的科學論述和觀點, 也帶來了北冰洋是不是大陸, 是不是洲的大探討, 如果第八大洲被認可, 自然第九大洲——北極洲必然也是存在的了。

5000年前的“五海九部洲”提法竟然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古人的智慧簡直不可思議啊。 為什麼第八大洲如果被定義, 能牽扯到第九大洲呢?原來第八大洲它總面積94%被海水淹沒, 唯一露出來的這片陸地反而是最不新鮮的, 雖然它叫“紐西蘭”。 但是等一下, 紐西蘭不就那麼大一點兒, 憑啥就變成大洲大陸了?被水淹的也能算?那太平洋咋不立個大洲啊?

別看都是水, 水底下的事情差異可多了去了, 相反別看都是陸, 陸上的事情差異也多了去了。 板塊構造學說把板塊分成兩種主要類型, 一個叫“大陸板塊”, 一個叫“大洋板塊”。 不是按照海陸分的, 而是按照內部物質成分區別。 大陸板塊指對海洋地質、海洋地貌和地球物理等資料進行分析後建立的一種新的大地構造理論。 它認為岩石圈的構造單元是板塊, 板塊的邊界是洋中脊、轉換斷層、俯衝帶和地縫合線。 由於地幔的物質的對流, 使板塊在洋中脊處分離、擴大, 在俯衝帶和地縫合線俯衝、消失。 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首先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後來被證實。大陸板塊的關鍵特點是岩石圈特殊的一類成分:它們在化學成分上矽鋁比較豐富,鎂鐵比較貧乏。在礦物成分上,相對富集長英質礦物(如長石、石英等),玄武質礦物(以橄欖石、輝石等為主)的比例則相對較少。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大洋板塊的石頭成分,和大陸板塊基本相反;露出水面的,也可以是大洋板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威夷群島:誰也不能否認它是“露在水面之上的陸地”,可是它不是大陸或者大洲。它依然是大洋板塊,只是有些地方比較高,碰巧高過了水面而已。大家早就知道紐西蘭的成分不是大洋板塊的成分了,“西蘭洲”這名字也有二十多年歷史了。無非是過去大家認為西蘭洲太小、太破碎,只能算作是大陸碎片或者迷你大陸;但過去幾年的累積研究認為,它其實是連續的,算算總面積趕上澳洲的一半,已經可以和別的大陸比拼一下了。所以,論文彙聚總結了這些資料,提出應該正式賦予它大陸(或者大洲)之名。

既然西蘭洲成為了第八大洲,自然第九大洲北極洲也是成立的。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部分占800萬平方公里。北極地區絕大部分是被大陸板塊的亞歐板塊、美洲板塊瓜分。 全球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塊全部侵沒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個板塊上,既有大陸也有海洋。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當兩個板塊逐漸分離時,在分離處即可出現新的凹地和海洋,有時還會出現另一種情況:當兩個堅硬的板塊發生碰撞時成了很深的海溝或者巨大的山脈。隨著研究的深入,有人在這些大板塊中又分出一些較小的板塊,例如從亞歐板塊中分出以中國大陸為主體的東亞板塊等等。表面上看北極洲區域太破碎,只能算作是大陸碎片、拼湊板塊,其實整個地球的岩石圈都是一塊一塊拼起來的,失落的北極洲,需要一個逐漸的認識過程,未來幾年的不斷豐富沉澱科學依據,相信會有被獨立的一天,好比天文界冥王星降級事件一樣,不過北極洲是升級。

後來被證實。大陸板塊的關鍵特點是岩石圈特殊的一類成分:它們在化學成分上矽鋁比較豐富,鎂鐵比較貧乏。在礦物成分上,相對富集長英質礦物(如長石、石英等),玄武質礦物(以橄欖石、輝石等為主)的比例則相對較少。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大洋板塊的石頭成分,和大陸板塊基本相反;露出水面的,也可以是大洋板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威夷群島:誰也不能否認它是“露在水面之上的陸地”,可是它不是大陸或者大洲。它依然是大洋板塊,只是有些地方比較高,碰巧高過了水面而已。大家早就知道紐西蘭的成分不是大洋板塊的成分了,“西蘭洲”這名字也有二十多年歷史了。無非是過去大家認為西蘭洲太小、太破碎,只能算作是大陸碎片或者迷你大陸;但過去幾年的累積研究認為,它其實是連續的,算算總面積趕上澳洲的一半,已經可以和別的大陸比拼一下了。所以,論文彙聚總結了這些資料,提出應該正式賦予它大陸(或者大洲)之名。

既然西蘭洲成為了第八大洲,自然第九大洲北極洲也是成立的。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部分占800萬平方公里。北極地區絕大部分是被大陸板塊的亞歐板塊、美洲板塊瓜分。 全球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塊全部侵沒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個板塊上,既有大陸也有海洋。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當兩個板塊逐漸分離時,在分離處即可出現新的凹地和海洋,有時還會出現另一種情況:當兩個堅硬的板塊發生碰撞時成了很深的海溝或者巨大的山脈。隨著研究的深入,有人在這些大板塊中又分出一些較小的板塊,例如從亞歐板塊中分出以中國大陸為主體的東亞板塊等等。表面上看北極洲區域太破碎,只能算作是大陸碎片、拼湊板塊,其實整個地球的岩石圈都是一塊一塊拼起來的,失落的北極洲,需要一個逐漸的認識過程,未來幾年的不斷豐富沉澱科學依據,相信會有被獨立的一天,好比天文界冥王星降級事件一樣,不過北極洲是升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