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我國面積最小的縣級市,面積僅88.6平方公里,被稱為“河湟雄鎮”

臨夏市, 古稱枹罕、河州, 位於甘肅省西南部, 隸屬于臨夏回族自治州, 是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 也是全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面積僅88.6平方公里, 人口41萬。

臨夏, 古為罕羌侯邑, 秦滅之, 在此置縣, 西漢時置枹罕縣, 屬之。 西元344年, 分涼州地置河州, 河州之名自此始。 1913年改河州為導河縣, 1928年導河縣易名臨夏縣。 建國後, 設鎮級臨夏市, 屬臨夏縣, 後升為縣級市, 1953年改為省轄市, 1958年-1961年, 臨夏縣、永靖縣曾併入臨夏市。 1973年, 臨夏市撤銷, 併入臨夏縣, 1983年複置縣級市臨夏市。

臨夏曆史悠久, 區位優越, 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上的重要節點並依藏面蘭, 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 是西部地區的重要商埠, 素有“茶馬互市”、西部“旱碼頭”和“河湟雄鎮”之稱, “東有溫州、西有河州”的讚譽。

臨夏市花兒”藝術自成一脈、源遠流長, 紫斑牡丹冠絕國內, 磚雕、彩陶、雕刻葫蘆更為眾多文化瑰寶之最, 堪稱臨夏“三絕”, 享有彩陶之鄉、牡丹之鄉、花兒之鄉等諸多美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