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時,選擇在元旦登基的皇帝,過著與眾不同的元旦

古代過元旦

新年伊始, 萬象更新。 在清宮中, 元旦節(清朝的元旦節即農曆大年初一)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終日爆竹連響, 晚間燈火通明,

充滿節日氣氛。 從順治八年(1651)開始, 元旦、冬至和萬壽節被定為清宮的三大節慶, 每逢這三節都會設大朝, 行慶賀禮。 儘管在清朝統治的近300年時間裡, 三大節禮每年都按部就班地舉行, 但其中還是有一年的元旦節有些與眾不同。 那是因為有位皇帝要在元旦這天登基。

皇帝登基

這位皇帝就是康乾盛世以後的第一位皇帝---嘉慶皇帝。 嘉慶帝是乾隆帝第十五子, 因其忠厚老實的性格非常符合乾隆帝的立嗣標準, 又因乾隆帝不願超過聖祖康熙帝的在位時長, 所以在位60年後, 便禪位給了嘉慶帝。 作為康雍乾盛世後迎來的首位皇帝, 嘉慶帝的登基大典之日選定在元旦節。 所以這一年的元旦節, 可謂“喜上加喜”, 自是別有一番隆重歡慶的場面了。

嘉慶皇帝

嘉慶帝登基那天, 乾隆帝在太和殿傳位於他, 親手轉交“皇帝之寶”寶璽並向中外頒佈詔書, 受寶禮成。 嘉慶帝接受諸位王公貝勒、文武百官、蒙古各部王公台吉等外藩使臣所上賀表及行慶賀禮。 隨後, 嘉慶帝又來到中和殿, 接受內閣、翰林院、詹事府、禮部、樂部、都察院等一眾官員行慶賀禮。 禮畢, 新帝還宮, 陪侍太上皇前往壽皇殿敬祖行禮, 隨後一同前往乾清宮, 各位宗室王親已在那裡等候多時, 慶賀登基大典及元旦節的筵宴就此開始了。

元旦禮樂隊

嘉慶帝把登基那天選在了元旦, 雖然登基的意義要比過節隆重許多, 但是喜上加喜, 全國都在一種喜氣洋洋的環境中。

清朝元旦的奏摺

嘉慶皇帝在登基元旦的那一天, 開筆禦書當時的流程:開筆前注入屠蘇酒, 取古俗元日飲屠蘇酒可以避瘟疫之義, 而注入金甌永固杯中則意味著平安健康、江山永固;點燃“玉燭長調燭臺”上象徵風調雨順的蠟燭,

萬年青筆在吉祥爐上熏一會兒後寫下吉語數字, 祈求新年的一歲之福。 開筆完成後, 皇帝還要流覽《時憲書》, 以寓授時省歲之義。 由於皇帝們元旦開筆的吉祥祝福寫罷均密封於寶箱內, 任何人不得開啟, 也使得這些珍貴的元旦開筆真跡得以保存至今。

乾隆帝在退位後依然充當著最高決策者的角色, 即位之初的嘉慶帝只是言聽計從, 無所建樹, 這從他登基後的元旦開筆內容就能瞧出端倪——嘉慶元年(1796)後的幾年裡, 他每一年的開筆吉語都是照抄乾隆帝的話, 再沒有了自己切身的體會和祈盼。

從嘉慶以後, 清朝的康乾盛世已消無殆盡, 清朝逐漸走下坡路,至此清朝在後面的一百多年裡走向了王國。

清朝逐漸走下坡路,至此清朝在後面的一百多年裡走向了王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