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司馬懿奮鬥一輩子換來西晉王朝,孫子司馬炎三個決定毀掉一切

很喜歡《虎嘯聯盟》中的一句話, “我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 這一次, 我是執刀人!”諸葛亮掌握蜀漢軍政, 既是刀, 又是執刀人, 司馬懿很羡慕, 他也想做執刀人。

司馬懿曆曹操、曹丕、曹叡三世, 大魏三祖無一不是手段高明, 禦下有方之人。 直到曹芳時期, 經高平陵事變, 司馬懿剪處政敵曹爽, 消滅曹魏宗親, 才真正做起了執刀人。

司馬懿奮鬥了40多年, 幾乎是別人的一輩子, 比如魏明帝曹叡, 甚至文帝曹丕, 換來了司馬氏的崛起, 沒享受兩年就病故了。 但司馬氏能人還是有的, 長子司馬師很像司馬懿。

司馬師消滅了反對司馬氏的敵對勢力,

廢立魏帝如同兒戲, 五年之後, 死於眼疾。 司馬昭雖不如司馬師智慧, 但狠辣和心計絲毫不差,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司馬昭弑君。

虎嘯龍吟曹魏執刀人司馬懿

然而, 司馬昭依舊命不長, 掌權十年, 滅蜀漢一功封王, 隨即病逝。

其子司馬炎從承襲晉王的那天起, 就決定不做魏臣, 不到100天, 他就以晉代魏, 從晉王當上了晉皇帝。

此時西南蜀漢已滅, 滅吳迫在眉睫, 但他沒有急於滅吳, 而是休養生息, 廣開言路, 革除前朝弊政, 重視生產, 勸課農桑, 努力恢復久戰疲乏的社會經濟, 15年後一戰滅吳。

一統天下的晉武帝, 憑藉著繼位之初的寬鬆政策, 出現了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的升平景象, 史稱“太康盛世”。 然而, 志得意滿的他逐漸耽於享樂, 怠惰政事, 荒淫無度。

西晉朝奢侈攀比之風大盛, 社會風氣急轉直下, 而他又做了三個錯誤決定, 徹底地將司馬懿等人奮鬥一輩子換來的西晉王朝玩壞, 一手締造了八王之亂及五胡亂華的政治局面。

晉武帝司馬炎

第一個決定:裁撤軍隊

司馬炎統一天下後, 認為從東漢末年開始, 天下分裂, 刺史對內要處理政務, 對外要統兵。 現在天下一統, 應該收藏兵器, 裁撤州郡軍隊, 大郡設武吏100人, 小郡設50人。

儘管交州牧陶璜和尚書僕射山濤都勸告他, 交廣兩州, 還有很多人沒有歸附,

各夷族依舊虎視眈眈, 只有軍隊才能鎮守, 不能撤去軍隊等等, 晉武帝就是不接受。

國家沒有軍隊的後果很嚴重。 晉惠帝年間, 社會矛盾頻發, 盜賊到處起事, 州郡卻沒有軍備, 不能制服, 於是自然天下大亂。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軍隊, 而是分給了同宗, 也就是諸王國的軍隊。

晉武帝司馬炎像

第二個決定:大封藩王

司馬炎認為, 他能輕易取得皇位, 一是士族的支持, 二是曹魏宗親勢力太弱。 為了防止別的士族勢力過於強大, 讓自己“禪代”的故事重演, 他大肆分封同宗諸侯王, 形成宗室藩屏, 用以對抗一些別有用心的士族。

司馬炎分封諸侯王以郡為國, 城邑2萬戶是大國, 有上中下三軍, 可以有5000軍隊;城邑1萬戶是次國, 有上下兩軍, 可以有3000軍隊, 城邑5千戶是小國, 可以有1500軍隊。

據統計, 司馬炎分封的同宗諸侯王達57王之多。 由於國家沒有軍隊, 宗親王軍隊成為國家武裝, 出鎮許昌、鄴城、長安等處的戰略要地, 拱衛首都洛陽。

但是這一做法存在了重要的隱患, 第一, 監管規則並沒有明確, 因此導致了諸侯王勢力過於膨脹,有不少逾矩的行為,軍隊超過規定太多,第二,諸侯王一旦相勾結,想要對中央有所圖謀,幾乎不會受到限制。這兩點給八王之亂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諸侯王軍隊成為國家軍隊

第三個決定:繼承人選錯

由於司馬炎非常有才能,威望也高,在他在位的時候,還能控制各諸侯,保持政局的穩定,加上晉初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社會也比較健康,整個國家向著良性的狀態發展。

如果晉武帝死後,繼任的皇帝不是個蠢貨,能夠合理的把控朝局,維持國家的穩定,那麼八王之亂根本就沒有發生的土壤。但是他卻選錯了繼承人。

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就是個白癡,卻被立為太子,已經不可思議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還幫他娶了一個貌醜性妒的媳婦賈南風。

引發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就是賈後專政。司馬炎死後,晉惠帝不能治理朝政,皇后賈南風得以專權。賈南風的統治政策是八王之亂爆發的的直接導火索。

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賈南風

賈南風為人凶妒暴虐,專擅朝政,殺害儲君,手段殘忍,終於招致了司馬氏的不滿,各諸侯王為了權利,入京勤王,幾乎是輪番掌權朝政,輪番被殺,持續16年,即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十六年中,參與的宗室王相互攻伐,戰爭非常慘烈,人民死傷慘重,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最終導致西晉滅亡,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一輩辛辛苦苦奮鬥,換來的西晉王朝,就這麼毀在了晉惠帝賈南風之手,但是歸其根由,卻是晉武帝司馬炎的這三個錯誤決定。

可以說,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都是司馬炎一手締造的。

因此導致了諸侯王勢力過於膨脹,有不少逾矩的行為,軍隊超過規定太多,第二,諸侯王一旦相勾結,想要對中央有所圖謀,幾乎不會受到限制。這兩點給八王之亂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諸侯王軍隊成為國家軍隊

第三個決定:繼承人選錯

由於司馬炎非常有才能,威望也高,在他在位的時候,還能控制各諸侯,保持政局的穩定,加上晉初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社會也比較健康,整個國家向著良性的狀態發展。

如果晉武帝死後,繼任的皇帝不是個蠢貨,能夠合理的把控朝局,維持國家的穩定,那麼八王之亂根本就沒有發生的土壤。但是他卻選錯了繼承人。

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就是個白癡,卻被立為太子,已經不可思議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還幫他娶了一個貌醜性妒的媳婦賈南風。

引發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就是賈後專政。司馬炎死後,晉惠帝不能治理朝政,皇后賈南風得以專權。賈南風的統治政策是八王之亂爆發的的直接導火索。

八王之亂的罪魁禍首賈南風

賈南風為人凶妒暴虐,專擅朝政,殺害儲君,手段殘忍,終於招致了司馬氏的不滿,各諸侯王為了權利,入京勤王,幾乎是輪番掌權朝政,輪番被殺,持續16年,即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的十六年中,參與的宗室王相互攻伐,戰爭非常慘烈,人民死傷慘重,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最終導致西晉滅亡,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一輩辛辛苦苦奮鬥,換來的西晉王朝,就這麼毀在了晉惠帝賈南風之手,但是歸其根由,卻是晉武帝司馬炎的這三個錯誤決定。

可以說,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都是司馬炎一手締造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