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旦論火鍋的來歷,媽媽的火鍋

火鍋起源之說眾說紛紜, 就好比阿拉伯數字一樣, 起源於印度, 但卻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 這就是後來人們誤解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原因。

關於火鍋的起源,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中國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 那時的“銅鼎”, 就是火鍋的前身;另一種說是火鍋始于東漢, 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火鍋。 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重慶火鍋早在左思的《三都賦》中有記錄。 可見1700年以上《魏書》記載, 三國時代時代曹丕代漢稱帝時期, 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出現, 但當時並不流行。 到了南北朝時期,

人們才使用火鍋煮, 用來涮豬、牛、羊、雞、魚等各種肉食, 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達, 烹調技術進一步的發展, 各式各樣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 到北宋時代, 汴京開封的酒館, 冬至已有火鍋後市。 到了清朝統治年代, 火鍋涮肉已經成為宮廷的美味佳餚, 在清末民初年代, 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品味的、各具特色的火鍋了。 如今的火鍋已傳遍世界各地。

火鍋, 古稱”古懂羹“, 因其投料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 歷史悠久。 唐朝白居易的《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 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杯無?“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當時食火鍋的美妙情景。

而我們小時候印象中的火鍋, 卻是另外一種別樣的情景,

我們兄妹五人, 就爸爸一個人在學校當教師, 經濟上的窘迫可想而知, 而我們家裡的”吃貨“又這麼多, 媽媽經常為吃了上頓沒下頓而犯愁, 這也就成就了母親的創新性思維模式, 媽媽把家裡的各種剩菜、採擷的野菜等等薈在一起, 拿出我家的”古懂“砂鍋, 墊上幾塊磚頭, 下面在點燃樹枝, 每到這個時刻是我們兄妹最快樂的時刻......

媽媽的火鍋,陪伴我們度過了饑渴歲月中最難捱的童年時分......

童年捱餓的經歷,時刻激勵著我一往無前......,十幾年的打拚我已在南方定居,因工作原因和北方的家還是聚少離多。

這次又到元旦了, 不由得想起了兒時的時光, 自己放下手頭上的工作, 直接廣州飛太原, 回到了睽違已久的家。

從天空中俯瞰大地, 儘管得到政府部門的努力治理, 但霧霾依然十分嚴重, 這不由得使我擔心起父親的哮喘病來。

急切切回到家中, 老人家雖然徒增幾分卷老, 但身體依然瞿瞿硬朗, 這時廚房中不時飄來了火鍋的”香味“......。

媽媽又做火鍋了?在饞蟲的勾引下, 徑直走向了廚房, 原來是鄰居家吃火鍋的”香味“, 通過公共煙道借道來到了我家。

想到外面的霧霾, 家裡的火鍋味, 我流淚了。 一首歌也正好響起:愛一個人就別讓她受傷害......

於是,決心在家治理好油煙倒灌問題。 京東上定購了”十能飛牌智能電動油煙止逆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