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錯字該不該“糾”

最近一時期, 有關洛陽街頭上的錯字, 我寫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比如:洛陽獨有的一個字“瀍”, 很多人寫錯或讀錯;餜子油茶寫成“果子”, “坐婆”顯然也是寫錯了, 但大家也不知道該怎麼寫, 我的建議是寫成“座笸”比較合乎字義, 畢竟“坐”是動詞, 小孩子使用的這個坐具在北方有很大範圍, 但怎麼怎麼寫出來未知, 大家都是根據發音寫出了“坐婆”, 可查閱字典“坐婆”乃古代的“助產婆”…

錯字該糾正, 可實際糾正很難, 約定俗成的名稱或“先來者為師”的傳統習慣很難更改, 大家都習慣了, 你能怎麼的?錯了也不能改了。

“熊貓”的名稱已經錯了, 誰也無法更改, 最初乃:像貓一樣的熊, 定義名稱為:貓熊。 我們大家都比較喜歡的“肉夾饃”錯了吧?明顯是:饃夾肉, 可錯了幾百年了, 誰也不可能去糾錯啦, 就算你天大的本事兒也糾正不過來啦呀…

年齡的關係, 我早就不喜歡較勁、抬杠啦, 因為那樣會傷和氣, 也會影響自己的情緒, 一天或幾天不開心何必呢。 有一點需要強調:當朋友糾正我的錯誤、錯字的時候, 我挺開心, 因為畢竟是錯了, 自己還不知, 人家指出來了, 不是挺好的嗎, 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難道不好嗎?昨天。 頭條編輯修改了我一個標點符號還通知我啦, 在此表示感謝....

人生有學不完的文化, 素養也得一輩子規範提升, 善意的勸解咱還得聽, 那種:譏諷、嘲笑甚至辱駡實際很無聊啦。

“識字秀才, 錯字布袋”, 這是全國人都知道的俗語, 也有說“洛陽秀才、錯字布袋”, 不管怎麼說, 文化人錯了就糾改吧, 社會上已經錯的字或名稱咱也不好改, 也改不了, 瀍河橋上的錯字我想會修改的, 儘管已經錯了37年啦, “果子油茶”那要看老闆啦, “坐婆”一詞還在爭議, 發音未錯, 書寫是那位東大街木匠張師傅為先, 怎麼改還不好說, 提出來是商榷絕不是顯擺、露能。 過多的“抬杠”甚至為這個名稱“聯想”挺可怕的, 因為“譏諷、嘲笑、辱駡”又讓我想起了歷史上多次出現的“文字獄”…沒必要為這事兒傷了和氣, 搞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像“鬼打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